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PKP治疗32例(36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观察椎体高度恢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每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为40 min,无穿刺失败和损害神经情况。患者术后平均1 d下床活动,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有效恢复椎体高度,Cobb角减小,远期疼痛无复发。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n fracture,OVCF)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腰背疼痛[1-3]。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应用PKP治疗11例OVCF。测定手术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患者较术前视觉模拟评分减小、伤椎高度增加及Cobb角恢复(P<0.01)。术中出现1例骨水泥渗漏,但未出现肺栓塞和脊髓、神经受压。术后2个月出现1例相邻椎体骨折,无肋骨骨折、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 PKP治疗OVCF能够迅速减轻骨折引起的疼痛,并能恢复伤椎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且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钟永伟  陈小伟  季必池 《重庆医学》2015,(18):2515-2517
目的:探讨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48例OVC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实施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影像学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 A 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4.393,P=0.019;F=61.388, P=0.028);观察组V A S评分治疗后1 d、6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843,P=0.000;t=-17.174, P=0.000)。观察组S F‐36总分为(85.18±8.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6.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569,P=0.006)。观察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7,P=0.010);观察组治疗后1 d、6个月椎体中间高度分别为(19.72±2.44)mm、(19.70±2.17)mm均高于治疗前(F=23.221,P=0.028)。结论 PKP术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23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男7例,女11例;年龄58~85岁,平均71.5岁.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2例16个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6例7个椎体.术后对患者的疼痛、镇痛药使用、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个月(3~14个月).椎体成形术组视觉类比评分(VAS)平均由术前7.9到术后2.7和最终随访2.4;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2.3到术后0.6和最终随访0.7;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2.4到术后1.5和最终随访1.3.后凸成形术组VAS平均评分由术前8.1到术后2.8到最终随访2.4 (P<0.01) ;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2.4到术后0.7和最终随访0.7(P<0.01);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2.5到术后1.5和最终随访1.4(P<0.05).椎体成形术组和后凸成形术组均能恢复伤椎前中柱高度,后凸成形术组效果更明显,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均能迅速缓解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依赖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后凸成形术能更好恢复伤椎高度,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体经皮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26个椎体,经皮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穿针注入适当黏度和剂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术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压缩塌陷椎体高度恢复程度。结果: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 5ml,疼痛不同程度缓解,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试,21例中10例完全缓解,6例中度缓解,疼痛缓解率达76.1%,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较好,但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增加椎体强度和脊柱稳定性,微创操作,并发症少,临床前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PV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椎体后凸畸形Cobb角、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椎体后凸畸形Cobb角、疼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椎体后凸畸形Cobb角仍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疼痛轻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6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给予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椎体后凸角均明显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及椎体后缘高度均明显升高,实验组术后椎体后凸角下降程度及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两组均未发生动静脉栓塞或脏器衰竭,实验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椎体成形术为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段,其中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椎体形态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上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08年12月在C臂X光机引导下共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3例54椎,男11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9岁。对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时进行VAS、ODI评分,测量椎体平均高度及椎体后凸角。术后随访8-30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疼痛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率100%。2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术前、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8.0±0.76)分,(3.6±0.42)分和(3.9±0.58)分;ODI评分分别为(45±1.16)%,(21±0.25)%和(23±0.14)%;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14.5±2.3)mm提高到术后(23.4±2.6)mm,末次随访(23.1±1.3)mm;椎体后凸角由术前(22.40±12.15)°降低到术后(10.16±5.37)°及末次随访(11.25±6.57)°。所有指标数据术后3天、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53例,108个椎体。其中1个节段17例,2个节段14例,3个和3个节段以上共22例。结果:每个椎体术中注入骨水泥2.6-3.0ml,平均2.81±0.6ml,出血约10-20ml,平均101±3ml,手术用时30-50min,平均40±6min。术后随访2月吨年,平均16个月。术后疼痛完全消失45例,疼痛部分消失7例,无效1例。单节段术后1-2天支具保护下可下地行走,多节段术后7天支具保护下可下地行走。53例患者中并发骨水泥漏8例,其中骨水泥漏压迫神经根需作椎板减压1例,无症状性肺栓塞4例,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2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缓解疼痛迅速、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董志坚  马宁强  卫凌  巩宁 《医学综述》2011,17(11):1753-175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随机双盲的前提下,18例患者于椎体新鲜压缩骨折发生后1周内行经皮椎体成形(PVP)手术;对照组18例患者于椎体新鲜压缩骨折发生后首先保守治疗2周后,然后择期行PVP手术。结果采用WHO标准,1周内行PVP手术患者与2周后行PVP手术患者疼痛减轻程度和功能的改善程度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VP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临床上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手段,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临床应用较多。该研究就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PKP组与PVP组,各35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累计透视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前后VAS评分及Cobb'角。结果PKP组手术时间及累计透视时间明显长于PVP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KP组骨水泥漏发生率8.6%,与PVP组的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术后3个月时Cobb's角[(13.6±3.5)VS(18.3±3.8)]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与PVP治疗OVCF疗效类似,前者骨水泥漏发生率明显低,且椎体后凸角度恢复更好,但后者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本组22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脊椎骨折部位为Tq~L5)在单C臂DSA机透视引导下于俯卧位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在术前、术后3d、随访期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时间3~20个月。结果22例48个椎体手术操作全部成功。骨水泥注射量1.5~4.0mL/椎体。患者术后4~24h开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VAS术前(7.2±1.1),术后3d(2.5±1.0)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随访时为(2.2±1.0),比术后3d又略有下降。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d(1.5±0.4)较术前(2.5±0.7)明显改善(P〈0.001);随访时为(1.4±0.5),行动能力较术后3d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的医学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术前、术后3天疼痛缓解情况和椎体高度恢复程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3天(2.6±0.3)较术前(7.8±0.1)明显下降(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8.8±2.3 mm增加到术后的22.7±1.5 mm(P〈0.05),未发生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手术精心操作,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价值及并发症防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68例,其中男21例,女47例,年龄62~82岁.用国产的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套件,患者取俯卧位,在C型臂监测下,胸伤椎穿刺点位于横突肋凹与上关节突之间,腰伤椎位于椎弓根投影外上缘,即左侧9点钟或右侧3点钟确定穿刺位位置,穿刺针经椎弓根侧位确认穿刺针尖位于骨折椎体,正侧位确认位置无误后,按步骤进行手术操作.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2例骨水泥向椎间盘渗漏,2例向椎旁组织渗漏,4例7节椎体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其中1例手术第2天离床活动后出现左侧大腿前外侧疼痛,对症治疗后6 d好转外,余未引起临床症状;2例术中出现血压、脉搏下降,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低热3例,所有患者在手术第2天离床活动.术后3~18月随访,伤椎最大塌陷处的平均高度由1.58cm增加至2.13cm,后凸cobb角较术前平均缩小(12.3±3.4)°.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恢复骨折椎体部分高度,改善后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前进针角度的测量,MRI及3DCT判断伤椎周壁骨质的完整性,全程监测骨水泥推注过程,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预防骨水泥外渗的效果。方法4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7个椎体均采用改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首先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渗透情况。造影剂渗入椎管的共17例22个椎体,将骨水泥搅拌至胶状后,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缓慢逐渐注入椎体后缘,然后调整注射针的深度至椎体前缘再逐渐注入骨水泥。结果22个造影剂外渗进入椎管的椎体通过改良式手术注入骨水泥,未发现渗入椎管内。结论改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预防骨水泥外渗进入椎管。  相似文献   

18.
李华  王云清  刘刚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695-169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382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及MR检查。用VAS评分评价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260患者疼痛较术前迅速缓解。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溢出11例,其中1例骨水泥突入椎管造成神经根损害,无肺栓塞发生,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适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强化椎体,即刻止痛作用,恢复椎体高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规范细致的治疗下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单侧穿刺法行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对16个压缩椎体进行单侧穿刺球囊扩张的治疗,观察椎体高度以及Cobb角的改变。结果手术均安全完成,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分别由术前的1.8±0.3cm、1.4±0.4cm及28.4°±10.2°改变为术后的2.2±0.4cm、2.3±0.3cm及19.2°±4.5°;椎体两侧前缘高度都有所恢复,两侧高度净差值为0.1cm。结论单侧穿刺法行脊柱后凸成形术,能够很好地恢复脊柱的形态,减少手术时间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彭东 《中外医疗》2016,(15):114-115
目的:探讨不同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各55例。A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B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 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3%,与B组的90.71%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前疼痛得分(8.06±1.37)分,与B组的(8.02±1.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疼痛得分(2.31±0.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95)分(P<0.05)。结论两种椎体成形术都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式,但PKP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