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分别做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3导联24h动态心电图.结果 动态心电图诊断变异心绞痛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变异型心绞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诊断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采用单导心电图机,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采用12导联同步记录,分别分析ST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T波高尖伴对应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U波倒置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结果:60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其常规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0.2mV且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1例(1.67%);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0.2mV且伴有对应导联ST段下移18例(30.0%),且ST—T改变发生的时间为:第一高峰在00:00~08:00,第二高峰在13:00~15:00。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对于诊断变异性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动态心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玉霞  岳宏丽 《中国医药导报》2009,6(4):160-160,163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房室传导阻滞,并探讨阻滞的程度及意义.方法:487例患者进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34例患者有房室传导阻滞,占7%.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Ⅰ度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Ⅱ度房窒传导阻滞10例,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对阻滞程度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观察13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时ST段变化及其与症状的关系。结果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部分导联ST段呈弓背型抬高,部分导联ST段压低;ST段改变时问与胸痛发作时间基本一致。结论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已经确诊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普通心电图正常,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胸痛发作时心电图上都具有典型心绞痛的ST-T改变,均符合典型心绞痛3个1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10例患者中8例患者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2例无异常,可能为吸烟导致的冠状动脉痉挛。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时间长可记录到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及停止的全过程,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婷  黄淑娟 《吉林医学》2014,(36):8127-8128
目的:探讨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时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比较,ST段抬高、T波改变、室性早搏、U波倒置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有高出。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检出率较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鹤成 《当代医学》2016,(15):30-31
目的 分析12导联频谱心电图(FCG)检查在爆发型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拟诊爆发型病毒性心肌炎120例,采用Wilson连接方式,分别做心电图和频谱心电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病例中,54例拒绝行心肌、心内膜或心包(活检或病理)或心包穿刺检查.诊断检出率55%.12导联心电图异常者79例(65.8%);12导联频谱心电图异常者99例(82.5%);心电图和频谱心电图同时异常者69例(57.5%).12导联频谱心电图的检出率大于12导联心电图.12导联频谱心电图发现室性期前收缩37例;房性期前收缩29例;交界性期前收缩7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心肌缺血8例,其中前壁异常2例、下壁异常3例、AVF区异常3例,而12导联心电图并未发现.结论 12导联频谱心电图对爆发型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比心电图更敏感,可避免部分心肌炎的误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龚勤莉 《吉林医学》2012,(35):7727-7728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监测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以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采用12导联心电图机同步记录。结果:心电图动态检查对于ST段偏离、T波高耸或倒置、室性早博和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为51.5%、68.1%、59.6%和25.5%,明显优于常规检查检出率27.7%、17.0%、8.5%和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第一高峰发生在0:00~8:00时间段,共有29例(61.7%);其次发生在13:00~15:00之间,共有23例(48.9%)。结论:采用12导联心电图作动态监测,能够有效检测出心绞痛发生的异常现象,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9.
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确诊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可见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部分导联趼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压低;ST段抬高有时可呈单向曲线,甚至可见“巨R波”型ST段抬高。伴有多种心律失常出现。结论:动态心电图可充分展现变异型心绞痛发作过程,对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0例糖尿病合并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分别做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 动态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变异型心绞痛具有重要意义,明显提高了冠心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张卫泽  杜修海 《甘肃医药》1994,13(3):121-123
对700名就诊者分高血压、冠心病、其它疾病及青年体检组,以A和B两个标准分析三导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1)A标准:各组间ST下移或抬高次数无临床意义,其它疾病组的ST异常改变发生率达53.7%,假阳性率甚高;(2)B标准:心绞痛组缺血性ST改变的发生率为51.7%,而其它各组为9%~12.7%,前者ST缺血发作2.8h~(-1),而后者各组均≤1h~(-1)。B标准下DCG对SMI有一定价值但需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再认识动态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例确诊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可见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部分导联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压低;ST段抬高有时可呈单向曲线,甚至可见"巨R波"型ST段抬高及缺血性J波。伴有多种心律失常出现,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可充分展现变异性心绞痛发作过程,尤其是近几年提出的"巨R波"型ST段抬高及缺血性J波的概念,对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有了新的认识,对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8例严重且硝酸甘油疗效欠佳的UAP患者,静脉推注美托洛尔5~15mg后,继以25~100mg每日2次口服,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结果(1)18例中14例UAP患者心绞痛发作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后(8.2±8.0)min时即缓解,8例用药后24h内心绞痛未再发作。用药前后24h相比,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每次持续时间缩短(P<0.01)。(2)静注美托洛尔使12例患者异常ST段恢复,4例明显改善,2例无改善。(3)静脉使用美托洛尔后心率、血压下降。(4)出现4例窦性心动过缓,经处理后恢复。结论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后口服维持治疗UAP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王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4,(29):158-160
目的:探讨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诊断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资料,记录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高峰期大多集中在凌晨或夜间;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心绞痛发作时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冠状动脉造影可检出存在狭窄病变患者共42例(87.5%),其余6例(12.5%)冠脉造影所见完全正常;动态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完整记录变异性心绞痛的发作全过程,且能够对损伤部位加以定位,在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2导联和3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1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12导联、3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分析比较三种检查手段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12导联组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检出率(78.33%、76.67%)明显高于3导联组(61.67%、63.33%)和常规组(46.67%、51.67%),3导联组明显高于常规组.12导联组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左束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3导联组和常规组,3导联组明显高于常规组.12导联组对下壁、侧壁的检出率(16.67%、11.67%)明显高于3导联组,对ST段抬高、压低的检出率(46.67%、55.00%)明显高于3导联组(28.33%、26.67%).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良好,可显著提高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率,且对心律失常分型的诊断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5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血液流变性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有效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危险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高黏滞血症等多重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6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血脂、血糖、血压和血液流变性变化。结果:治疗组对心绞痛、心电图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但在调脂、降糖、降压及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方面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多重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 mg/次,每天3次,连用4周。治疗4周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胡静 《河北医学》2013,19(5):693-695
目的:探讨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和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有效缓解心绞痛的情况、心电图的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