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同.是读过中学的中国人,都对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这首《有的人》记忆深刻。这位诗坛元老曾以活到120岁自励,不料却在2004年元宵节驾鹤西征,享年99岁。  相似文献   

2.
他既是外科学家,又是医学教育家;既能妙手回春,又能教书育人。在中国危重病医学和肠内肠外营养学科的研究上,他亦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代杰出诗人臧克家先生有句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无疑,作为中国现代基本外科、危重病医学和肠外肠内营养学科奠基人的曾宪九教授就属于后者。虽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这首诗,您一定很熟  相似文献   

4.
一个83岁的老人,一个患晚期胃癌25年的病人,精神矍铄,谈笑风生,身体硬朗得令人难以置信。他就是医学专家吴廷春教授。 吴教授说,得了癌症首先要消除掉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对于死亡的恐惧是人人都有的,的确,如果能好好的活着,谁愿意去死呢?有的人得了不治之症,便开始怨天尤人,这对自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吴教授年轻时曾经读过鲁迅先生的《死》这篇文章,并深深为之  相似文献   

5.
<正>人生在世,除了追求基本的生存之外,我们其实更多地是为了某种喜好、兴趣或嗜好而活着。有的人爱酒,有的人爱烟,有的人爱打牌,有的人爱读书,有的人爱绘画,有的人爱写作,有的人爱旅游,有的人爱花草虫鱼,或兼而爱之,不一而足。仔细想想,在漫长而并不容易的人生中,正是这些爱好和追求在支撑着我们和充实着我们,生活也因此而美好和有意义。那么,细数自己的人生中,我当然也可以列出自己的爱好清单,首选的要数三  相似文献   

6.
年终岁尾,很多人都喜欢盘点。盘点一下这一年的收成如何,盘点一下这一年的生活如何,喜怒哀乐,支出收入,大事小情,都是人生账本里最经典的一笔。也许你的人生高潮迭起,也许你的人生平淡如水,但是不管怎样都是美好的日子,只要活着,只要健康、平安、快乐,就是幸福的。隔壁邻居张大爷,退休后迷上了微博。他热衷于在微博上发帖或者看留言,偶然想起  相似文献   

7.
正诗坛巨匠臧克家先生,生于1905年,享寿99岁。臧老曾以一首《有的人》蜚声文坛,他的气质如诗,性格如诗,他的热情、朴素与豁达,率真、刚直与耿介,都是属于诗的。其养生之道,值得称赞。臧老曾写下四句健身歌谣:"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他对此解释说:人的思想要开朗、开明、开放。做人首先要认清人生的意义在于: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去烧,能把一切都贡献给祖国。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对待人生、看待生与死,才能长久保持乐观  相似文献   

8.
人活着就会不断地自问: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生命有没有价值?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用一句最普通的话来说,就是:我活着干什么? 心理学上把这种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索历程叫做人生认知。有些人陷入了这样的问题而不能自拔,也有些人不钻生命的牛角尖,却逆来顺受地活着。我们为衣食而奔波,为生存而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欲望是无休止的,人不同于动物,耶稣说:“人不能单靠面包而活着。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为了满足欲望而健康地活着。” 前不久,一位朋友自个儿在书房里练气功,过了一段日子,有了状况,但很糟,人称走火入魔,具体表现不是打人或乱跳舞,而是死气沉  相似文献   

10.
有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人活着,却已死了。耿贯一教授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中央大学医学院。1949年毕业后在天津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前身)从事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1951年他为天津医学院创办了寄生虫学教研室,又于1957年创建了天津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他也是现公共卫生系的创始人及第一、二届系主任。在传染病猖獗的50年代初,耿贯一教授开始了他的流行病学教学和科研生涯。近50年来,他在教学科研上努力攀登不止,勇于探索追求,笃学不倦,他为50~6…  相似文献   

11.
李连杰2005年10月曾在北大以“关爱生活,珍惜生命”为主题进行了一场演讲。李连杰表示,他几次面对死亡,更加看清楚了生命:“当初印度洋海啸发生时,我托着女儿,水再高一点,我就没命了。后来又两次与死神会面,一次是拍《霍元甲》时从房子高的地方掉下来,内脏很难受,如果再摔得重一些,也许就死了,另一次是去西藏,又遭遇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喘不了气,吸的是合成的氧气粉,我当时想,如果给我一罐氧气,我愿意付几百万给他呢。”李连杰说:“人活着时有多少名利都没用,死时是不会带走的,因此人活着就要付出,这才是自己的价值。”李连杰强调他的电影有暴…  相似文献   

12.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海明威用猎枪打碎自己的半个脑袋很不理解。为什么不好好活着呢?那时候海明威已是功成名就,连诺贝尔文学奖都得了,夫复何求?当然,你可以说他是在自己感到江郎才尽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死。但是,仅仅是这一方面的原因吗?中国有一句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用世俗的观点看,即使是江郎才尽了也不一定去死,不能写了可以干点别的,别的也干不了了,还可以什么都不干,就只是活着,拿个马扎坐在马路边上看人……这样谁又能说什么呢?可是海明威偏偏选择了自杀……死是容易的吗?死,说容易很容易,说不容易也就很不容易。我老家有句俗话:…  相似文献   

13.
明遥 《长寿》2012,(2):29
我有一位远房亲戚,他与老伴有一笔不菲的离休费。按说,他本应享受安逸的离休生活,颐养天年。而他离休后,却惜财如命,马上投入到了"补差"队伍,结果累得筋疲力尽。由于他常年为挣而累、为钱而省,终于在66岁那年,因心衰猝死在马路旁,身后留下了一笔不菲的财产。这正如小沈阳那句经典台词:"人生最可悲的是人死了,钱还没有用光。"  相似文献   

14.
人生进入老年,就象一年之中进入了秋天。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从骄阳似火,繁华喧闹的氛围进入了天高云淡的境地。为了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体器官逐渐老化,从中我悟出了一个“淡”字。如果一个人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悟透了这个“淡”字,益年延寿便成了可能。 首先是要淡忘年龄。欧洲名医佐治马锋斯提出了人活到100岁的十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淡忘你的年龄”。这一条十分重要。人老了,就不免被生死问题所困惑。比如“人生七十古来稀”。人过了七十便想,我还能活几年?几月?几天呢?于是便终日忧虑起来,其意惶惶,而不能自拔。结果恐惧难过占据了你的心灵,你就会吃不甘而睡不香,这样你的身体还能好吗?因此,必须忘掉自己的年龄,作个老顽童。继而淡忘生死。谢觉哉曾对臧克家说过:“我不怕死,如果怕死可以不死或晚死,可以怕;怕死  相似文献   

15.
突如其来的疾病,总是犹如晴天霹雳搞得我们措手不及。就在那一双双充满失望与沮丧的泪眼闪烁处.却有这样的一群人迎面走来他们是救世主,他们是天使,他们为人生带来了继续下去的希望。活着.健康地活着,健康并且快乐地活着。相信这会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那么,听医生的话吧他们会告诉你怎么做!  相似文献   

16.
正诗坛巨匠臧克家先生,生于1905年,享寿99岁。臧老曾以一首《有的人》蜚声文坛,他的气质如诗,性格如诗,他的热情、朴素与豁达,率真、刚直与耿介,都是属于诗的。其养生之道,值得称赞。臧老曾写下四句健身歌谣:"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他对此解释说:"人的思想要开朗、要开明、要开放,做人首先要认  相似文献   

17.
每天清晨,在北京站往北的一条大街上,总是有一位老者很早便在这里散步了。这一带的人们,只要遇见他,都会满怀敬意地向他打招呼、问好。老者更是热情地微笑回敬着。他就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 《老马》、《老哥哥》、《海》……不错,一提起这些诗作,至今仍有不少读者会说出作者臧克家的名字。他  相似文献   

18.
张揆一 《家庭健康》2011,(10):11-11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著名医学家、武汉同济医院裘法祖教授于2008年6月14日离开了我们。转眼问三年过去了。我依然认为他还活着。裘老的人生是成功的,成功就在于当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后。还有那么多的人记着他,想着他。念着他。在纪念裘老逝世三周年之际。我想起了他的三句话:“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相似文献   

19.
连任两届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先生,在他8O寿辰庆典上对前来祝寿的美联社记者说:“我能活到今天,主要经验是不回顾过去,永远向前看。”并解释说:“人总要为某种精神而活着,否则便虽生犹死。”  相似文献   

20.
喷嚏漫谈     
喷嚏,人人都打过,不过,人们对喷嚏的看法不同,有的人把喷嚏当成“不祥之兆”,而有的人把喷嚏当成吉祥的福音。我们常看到生活之中遇到有人打喷嚏时,有的人说“哟!有人想念你了”,而有的却赶快说上一句祝福话“长命百岁”来冲淡打喷嚏带来的尴尬。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他的小说里就曾描写了一个小公务员,因为在将军的背后打了一个喷嚏而惶惶不可终日,最后抑郁而死。喷嚏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就这样给喷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很简单,喷嚏好比是上呼吸道的咳嗽,是人体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