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洋地黄对窦性心律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如何预防洋地黄中毒等是临床上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强,更易造成洋地黄过量或中毒,我们对56例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小剂量地高辛治疗,且与27例传统给药方法比较,评价小剂量地高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洋地黄应用于临床已200余年了,但至今仍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近些年来有关洋地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大系列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应重新评估洋地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静脉使用国产氨力农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力农(Amrinone,简称Amr)为非洋地黄糖苷类又非儿茶酚胺类的新型强心药,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有强心和扩血管的双重作用,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力衰竭,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心力衰竭治疗新药。我院31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Ⅳ级)病人静脉使用国产氨力农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来自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充分抗心衰(包括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或洋地黄中毒仍存在重度心力衰竭(CHF)的患者,共31例…  相似文献   

4.
洋地黄类药物可加强心肌收缩,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适合于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对伴有快速室率心房颤动的心力衰竭效果特别显。但用药不当可引起洋地黄毒性反应而出现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此时,应及时安装临时起搏器。我科于2003年9月8日收治了1例洋地黄中毒并安装临时  相似文献   

5.
阮汉权  李银需 《临床荟萃》1994,9(19):906-906
洋地黄治疗心衰近年来采用小剂量维持疗法,即少量洋地黄就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少中毒发生率,但对那些心脏明显扩大、心功能差的心脏病洋地黄耐受量低,在小剂量治疗的情况下中毒也时有发生。对这类病人最近我们采用甲基地高辛每日维持量疗法治疗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取得较满意效果。甲基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很少  相似文献   

6.
一、洋地黄 洋地黄类强心药用于心肌收缩功能不全引起的左(右)心室衰竭.与血管扩张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协同作用。对轻、中度的或伴有心房颤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尤其明显。常用制剂为口服地高辛和静脉内西地兰。洋地黄是否适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心力衰竭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主要是在病后最初1~2天内,应尽量不用或减量谨慎使用。二尖瓣狭窄时左房到左室的血流阻塞或缩窄性心包炎时左心室充盈受阻引起的心功能障碍,虽然与  相似文献   

7.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民 《新医学》1989,20(11):567-569
去除诱因疑及室性心动过速是洋地黄类药物引起,须立即停用此类药物。充血性心力衰竭用利尿剂致低血钾常可诱发洋地黄中毒,单独低血钾亦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对心室处于易激态的患者,必须使其血钾提高到较高的正常水平(4.5~5毫当量/升)。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采用以血管扩张剂代替洋地黄及利尿剂为主的治疗力法,使大多数患者病情改善。我们试用血管扩张剂卡托利(Captop-ril,甲巯丙脯酸)和硝苯吡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分别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的地高辛进行疗效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一直存在争论,(1)在临床上进行药效评价时,能够满足严格评价标准的资料不足;(2)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短期给予洋地黄所产生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不可靠;(3)没有证据说明洋地黄可以延长寿命;(4)停用洋地黄时,特别是在窦性心律的病人身上产生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5)地高辛毒性作用的发生率尽管比洋地黄毒甙低,但还是高的,特别在老年人。然而,洋地黄和其它一些药物治疗心力衰竭能改善病人的预后和心室功能。因此洋地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洋地黄及利尿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结沙坦。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及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控制高血压能改善心肌功能,防止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减少病死率。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和利尿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时对减少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方面被证明有效。临床实验也指出肼苯哒嗪与消心  相似文献   

12.
米力农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丁  杨蓉  王梅  白志超  张辉  李拥军 《临床荟萃》2010,25(17):1552-1554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抑制药是近20余年中发展起来的抗心力衰竭药物,其作用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洋地黄和儿茶酚胺类药物。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心作用的同时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本研究对PDEⅢ抑制药米力农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常见抗心力衰竭药物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罗彩云 《护理学报》2003,10(3):58-59
回顾调查了7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住院期间服常用药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洋地黄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硝酸酯类及利尿药致副反应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护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时应注意:及时发现、积极防治洋地黄的毒性反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致咳嗽的鉴别,硝酸酯类宜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使用利尿剂要监测血尿酸及观察药物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吴香梅  陈萍 《全科护理》2012,10(19):1762-1762
洋地黄是强心苷类药物中的一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洋地黄对于心腔扩大、舒张期容积明显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1]。这类病人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是应用洋地黄的最好指证[2]。由于洋地黄治疗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量已接近中毒剂量的60%,而且生物利用度及对其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故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因此,临床上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时,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心室率房颤,常规首选洋地黄药物治疗。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不满意,因此我们在应用洋地黄的同时,加服硫氮(艹卓)酮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心室率房颤,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房颤患者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38~82岁,平均60±22岁。按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23例,Ⅳ级5例,风湿性瓣膜病9例,冠心病16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肺心病2例。  相似文献   

16.
王慧敏 《现代康复》1999,3(7):796-797
目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作深入的护理评估,提高护理质量。方法:10a内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分成两组,年龄≥60岁组(老年组).年龄<60岁组(成年组),比较两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电解质、治疗情况,结果作t检验。结果:呼吸道感染是老年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发病主要诱因。神经精神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结论: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进行评估时.护理人员对患生命体征变化机理的理解能力和疾病涉及器官功能状态分析能力是促进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卢洪敏 《现代护理》1997,3(5):24-24
米力农注射液是一种非洋地黄类,非几条酚胶类强心药。而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在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在治疗上常规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利尿药和血管扩张剂,近年来我们在使用上述药物无效时加用或改用术力农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自1996年3月以来对1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过程中的方法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为53岁上8.7岁,其中冠心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心肌…  相似文献   

18.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抗心衰治疗反应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我院对3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米力农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35例经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1~2周未能满意控制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男19例...  相似文献   

19.
洋地黄类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且一直享有盛誉。但是由于洋地黄类制剂治疗安全范围小,治疗量接近于中毒量(其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60%),加之又有许多因素影响机体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因此该药剂量较难掌  相似文献   

20.
治疗慢型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最有效方法仍然是洋地黄类强心剂。为提高这两型病人的治愈和好转率,如何用好洋地黄仍是关键问题。一、制剂的选择、用法与用量:注射用西地兰、口服用地高辛为宜。它们吸收快,排泄也快,故呈现效果早,蓄积作用小。即使出现中毒,停药后亦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