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索竹节参皂苷Ⅴ的降脂活性.方法 采用油酸诱导HepG2脂肪堆积细胞模型,采用试剂盒测定甘油三酯(TG)含量,以TG的含量变化为指标,评价竹节参皂苷Ⅴ的降脂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25μg·mL-1~500μg·mL-1浓度范围内竹节参皂苷Ⅴ给药组降低TG含量的作用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竹节参皂苷Ⅴ具有降低TG的活性作用.结论 竹节参皂苷Ⅴ具有显著性的体外降脂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β-蜕皮甾酮的体外降脂活性。方法建立油酸诱导肝癌细胞( HepG2)产生脂肪堆积体外模型,分别以噻唑兰染色吸光度( MTT值)、甘油三酯( TG值)、细胞内脂滴的形态为指标,考察β-蜕皮甾酮对模型细胞的影响。结果β-蜕皮甾酮能够显著抑制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累积作用,25μg? mL-1β-蜕皮甾酮对TG的清除率高达29.50%。结论β-蜕皮甾酮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脂活性,推测其对具有较好的降脂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川续断皂苷Ⅵ(asperosaponinⅥ,ASAⅥ)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及成脂分化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其药理作用。方法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靶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川续断皂苷Ⅵ对3T3-L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不同浓度(0、10、25、50μmol·L-1)川续断皂苷Ⅵ干预3T3-L1细胞的成脂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检测3T3-L1细胞分化程度;试剂盒测定各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含量;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测定表明不同浓度川续断皂苷Ⅵ对3T3-L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不同,其中10μmol·L-1浓度组作用24 h后促增殖作用最明显,随着川续断皂苷Ⅵ浓度增加,促增殖效应降低;川续断皂苷Ⅵ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3T3-L1细胞成脂,减少细胞内脂滴聚集,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减少游离脂肪酸形成,下调成脂过程中PPARγ和C/EBPαmRNA表达。结论川续断皂苷Ⅵ具有促进3T3-L1细胞增殖作用,并通过下调PPARγ和C/EBPα基因抑制3T3-L1细胞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与川续断皂苷乙的体内外溶血作用。方法采用肉眼观察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与川续断皂苷乙浓度梯度为5、10、20、30、40、50、60、70、80、90、100 mg·L-1的溶液在体外对2%兔红细胞悬浮液的溶血反应;采用血液生化指标测定方法,分别检测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2.275 g·kg-1(生药)和1.137 g·kg-1(生药)组、灰毡毛忍冬皂苷乙0.110 g·kg-1和0.055 g·kg-1组、川续断皂苷乙0.020 g·kg-1和0.010 g·kg-1组以及生理盐水组,在小鼠尾静脉给药前及连续给药7 d后,血液中红细胞数、网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在体外溶血试验中,各给药组溶血率均<5%,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的溶血现象(P>0.05);在体内溶血试验中,各组小鼠用药前后,血液红细胞数、网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且其数值在给药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与川续断皂苷乙,在体外和体内试验均未导致溶血。  相似文献   

5.
泽泻汤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堆积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泽泻汤95%乙醇、50%乙醇和水提取物抑制HepG2肝细胞脂肪累积能力。方法采用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累积建立模型,以噻唑兰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吸光度值为指标,结合细胞内脂滴形态,评价泽泻汤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累积的干预作用。结果泽泻汤提取物作用HepG2细胞后,经染色后均发现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且质量浓度越高脂类含量越少,5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在终质量浓度160、320μg/m L时,细胞内脂滴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95%乙醇提物80μg/m L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内脂滴较模型组有减少(P0.05)。结论 3种泽泻汤提取物均能够减少细胞内脂肪的堆积,其中以50%乙醇提取物对HepG2细胞脂肪堆积抑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芦笋皂苷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它的作用机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芦笋皂苷对HepG2细胞和SGC-7901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芦笋皂苷对HepG2细胞的最大抑制率为73.1%,IC50为172.3mg·L-1,对SGC-7901细胞的最大抑制率为84.1%,IC50为177.5mg·L-1,[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高峰  杨芳  刘艳 《中国药师》2010,13(3):329-331
目的:建立乌梅透骨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组方中的川续断、当归、五味子进行鉴别;用柱层析方法处理样品,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川续断、当归、五味子;川续断皂苷Ⅵ在0.05~1.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99%,RSD为2.10%(n=9)。结论:所建立的定性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油茶皂苷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了油茶皂苷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油茶皂苷对caspase-3、PARP、Bip、ATF6、IRE1、Perk、eIF2a和eEF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油茶皂苷(10~30 mg.L-1)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同时可激活Caspase信号通路,诱发PARP底物的断裂;进一步上调IRE1表达量及活化Perk、eIF2a和eEF2蛋白。结论油茶皂苷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薯蓣皂苷对人肝癌细胞HepG2/多柔比星(ADM)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0,10,20,30,40,50μmol·L^-1薯蓣皂苷的培养液培养HepG2、HepG2/ADM细胞,CCK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MTT检测薯蓣皂苷对HepG2/ADM细胞、HepG2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值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HepG2/ADM细胞摄取ADM的能力。薯蓣皂苷联合ABCC1抑制剂处理HepG2/ADM细胞,MTT检测细胞IC50值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摄取ADM的能力、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ABCC1)、半胱天冬酶(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pG2/ADM细胞中ABCC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epG2细胞(P<0.05)。薯蓣皂苷0~30μmol·L^-1对HepG2/ADM细胞、HepG2细胞毒性小。随着薯蓣皂苷处理浓度的升高,HepG2/ADM细胞IC50值均降低,摄取ADM量明显升高,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薯蓣皂苷联合ABCC1抑制剂处理HepG2/ADM细胞后能够进一步降低细胞IC50,提高细胞ADM摄取量,加速细胞凋亡,上调caspase-3、Bax蛋白表达,下调ABCC1、bcl-2蛋白表达(P<0.05)。结论:薯蓣皂苷能够逆转HepG2/ADM细胞耐药性,逆转效果与作用剂量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BCC1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用AB-8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川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川续断皂苷Ⅵ的动、静态吸附量和解吸附率为指标,考察了AB-8型大孔树脂对川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结果: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川续断皂苷Ⅵ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溶液的浓度为固含量0.08 g/ml,1g树脂上样量相当于1.2g生药材,先用30%乙醇除杂,再用70%乙醇解吸附,用量皆为3个柱体积,流速200 ml/h.得到富集浸膏的得率为8.93%,浸膏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为(65.32±1.73)%,转移率为95%.结论:该工艺能有效纯化、富集川续断药材中的川续断皂苷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肝癌HepG2细胞单纯肝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模型的应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以不同浓度的油酸处理24 h诱导细胞脂肪变性,油红O和尼罗红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内脂滴蓄积情况,并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确定最佳模型浓度;同时,利用此模型观察黄酮类化合物对脂肪变性肝细胞内TG的影响。结果油酸终浓度为0.4mmol·L~(-1)时,肝细胞内有大量脂滴形成,且细胞内TG含量明显增加,而MDA含量、SOD活性及培养液中ALT、AST释放量较正常组无明显变化;槲皮素和表儿茶素可明显降低模型细胞内TG含量。结论采用0.4 mmol·L~(-1)油酸可成功诱导HepG 2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建立单纯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该模型适用于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天然降脂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两种不同来源续断药材中不同部位的川续断皂苷Ⅵ.方法 采用LC-MS法和质谱法定性定量测定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选用Eclipse XDB C18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30:7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并用ESI-MS定性分析川续断皂苷Ⅵ.结果 川续断皂苷Ⅵ进样量0.204~2.04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1.31%.川续断药材中根、茎、叶中均含有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分别为2.48%、0.60%、0.50%;而鹤峰续断只有根中含有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为2.42%.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可控制续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两种来源的续断植物在茎、叶中的含量差异可为川续断属植物提供化学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山芝麻水提液(water extracts from Helicteres angustifolia,WHA)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山芝麻,以拉米夫定作阳性对照,作用72h后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山芝麻水提液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细胞毒浓度(TC50)为482.1mg·L-1;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3mg。L-1,其治疗指数(TI)为66;对HBeAg,其Ic,n为14.6mg·L-1,TI为33。结论山芝麻水提液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Tel:(0771)5358342E—mail:gxLx60@163.CO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续断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制备了15批续断饮片标准汤剂,以川续断皂苷Ⅵ作为检测指标,计算出膏率、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U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果: 通过对15批续断饮片标准汤剂进行检测,出膏率范围为29.05%~39.06%,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范围为36.14~84.41 mg·g-1,转移率的范围为29.10%~49.12%。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分析和相似度评价,标定了17个共有峰,并指认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和川续断皂苷Ⅵ 4个色谱峰,通过和对照图谱比对,相似度均高于0.92。结论: 建立的续断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良好,可以续断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楼皂苷的制备及体内外对A型流感病毒(IAV)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柱层析和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从重楼中提取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纯度。采用MTT比色法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的细胞毒性,并检测其体外对IAV的直接灭活作用、对IAV吸附和侵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及对IAV在靶细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用IAV滴鼻法制备IAV感染小鼠模型,模型制备4 h后分别每天ig给予重楼皂苷Ⅰ5和10 mg.kg-1及阳性对照药奥司他韦3 mg.kg-1,每天分2次给药,连续5 d,自给药后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发病情况和死亡数,共观察14 d,计算小鼠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评价其体内抗IAV作用。结果 提取分离得到的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的纯度分别为95.3%,90.2%,92.4%和86.8%。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浓度分别低于50,12.5,6.25和12.5 mg.L-1时,未见对靶细胞MDCK的细胞毒性。重楼皂苷Ⅰ6.25,12.5,25和50 mg.L-1,重楼皂苷Ⅱ6.25和12.5 mg.L-1,重楼皂苷Ⅵ3.13和6.25 mg.L-1,重楼皂苷Ⅶ6.25和12.5 mg.L-1及奥司他韦40 mg.L-1对IAV均有显著的直接灭活作用(P<0.01),对IAV吸附和侵入靶细胞亦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P<0.01),对IAV在靶细胞内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1)。重楼皂苷Ⅰ5和10 mg.L-1可明显降低IAV感染小鼠的死亡率(P<0.01),由流感病毒感染组的8/10均下降到2/10;并可延长IAV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存活时间由(8.5±0.3)d分别延长到12.7±0.4和(13.2±0.5)d(P<0.01),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9.4%和55.3%,效果与奥司他韦近似。结论 从植物重楼中分离到高纯度的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重楼皂苷Ⅱ,Ⅵ和Ⅶ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抗IAV活性,重楼皂苷Ⅰ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好的抗IAV活性。  相似文献   

16.
川续断皂苷VI又名木通皂苷D,是中国传统中草药川续断的主要活性成分。川续断皂苷VI药理作用广泛,其在神经保护、心肌保护、预防骨质疏松、抗细胞凋亡、镇痛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川续断皂苷VI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舒筋强骨丸中柚皮苷、川续断皂苷Ⅶ、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方法。方法 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250.0 mm, 5μm),紫外检测器,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以及稳定性。结果 柚皮苷、川续断皂苷Ⅶ、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分别在10.30~103.00,49.24~492.40,2.90~49.24和3.03~30.32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均r≥0.998 7)。专属性和精密度良好,样品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4种成分的回收率在98.26%~102.73%。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舒筋强骨丸中4种成分含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吗啡慢性作用SK-N-SH细胞增殖及[Ca2+]i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研究人参皂苷Rb1对吗啡慢性作用SK-N-SH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吗啡慢性作用SK-N-SH细胞内[Ca2+]i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慢性作用48 h可显著抑制SK-N-SH细胞的增殖,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增高(P<0.01);单独加入16 μmol·L-1 Rb1可显著促进SK-N-SH细胞的增殖(P<0.05);人参皂苷Rb1(16 μmol·L-1,32 μmol·L-1)对细胞进行预处理能缓解吗啡对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单独加入16 μmol·L-1 Rb1可使SK-N-SH细胞内[Ca2+]i显著降低(P<0.01);慢性吗啡作用SK-N-SH细胞48 h,能使细胞内[Ca2+]i明显升高(P<0.01);慢性吗啡作用SK-N-SH后,加入(16 μmol·L-1,32 μmol·L-1)人参皂苷Rb1能有效地抑制吗啡引起的细胞内[Ca2+]i升高(P<0.01).结论:人参皂苷Rb1可显著缓解吗啡对SK-N-SH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吗啡引起的[Ca2+]i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续断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比色法测定续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中国14个不同产地续断的总皂苷含量为2.20%~19.91%,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为0.51%~10.14%.结论 各产地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和总皂苷含量差异较大,以川鄂道地产区含量较高,可为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梁福贵  罗军强  梁汉昌 《安徽医药》2012,16(10):1423-1425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LO-2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3.125、6.25、12.5、25、50 mg·L-1)的灯盏花素分别处理HepG2和LO-2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Hoechst 33258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HepG2和LO-2的凋亡情况.结果 灯盏花素在3.1~50.0 mg·L-1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24 h的IC50为8.4 mg·L-1,并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但对LO-2的增殖影响较小,且几乎无诱导凋亡作用.结论 灯盏花素体外可选择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