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地尔硫在高血压急性脑卒中病人中的降压作用。方法 :有急性脑卒中的高血压病人 6 5例 ,根据血压值不同 ,分为A组 31例 ,先采用地尔硫针剂 5 0mg溶于氯化钠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 ,iv ,gtt ,2~ 4h滴完。 2 4h后 ,采用地尔硫缓释片剂 90mg ,po ,qd ,服用2wk。B组 34例 ,采用地尔硫缓释片剂 90mg ,po ,qd ,服用 2wk。结果 :A组和B组用药后d 14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90 %与 88% ,P >0 .0 5。A组病例静脉用药后 10 ,2 0 ,30 ,6 0 ,12 0min血压降压幅度与其前一观察时刻的血压值差别有显著意义 ,降压安全性达 90 %。 2组病例治疗后d 1,2 ,7,14的血压降压幅度与其前一观察值差别均有显著意义 ,治疗后d 7,1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 ,与用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所有病例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地尔硫对高血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降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黄永阳  杨小冶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06+209-206,209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梗死急性期早期血压干预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发病3d后开始给予拉西地平片13服,对照组发病10d后开始给予拉西地平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发病2周及4周后血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2周及4周的血压控制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两组2周及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梗死急性期早期应用长效CCB对血压进行干预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巴曲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巴曲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及血糖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8例脑梗死病人按发病后时间分 3组 ,发病后 12h内组(A) 2 4例 ;发病后 >12~ 2 4h组 (B) 2 5例 ;发病后 >2 4~ 72h组 (C) 2 9例。各组病人均用巴曲抗栓酶首剂 10BU ,d 3及d 5各用 5BU ,静脉滴注 ;3组病人治疗前查血糖 ,治疗前、治疗后d 1,3,5,10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发病后 12h内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 2组 ,治疗后 10d的总有效率为 9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3组在治疗d 1神经功能均已出现明显的功能恢复 ,但B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C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C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3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凝血因子I下降非常明显 (P <0 .0 1)。发病时血糖正常与血糖偏高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巴曲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时间窗为发病后 12h内 ,发病时血糖正常组疗效高于血糖偏高组  相似文献   

4.
那屈肝素钙治疗不同发病时间的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那屈肝素钙治疗不同发病时间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5 0例发病 12h以内的脑梗死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A组各 2 5例 ;6 0例发病 12~ 4 8h ,随机分为治疗B组和对照B组各 30例。以上各组均予以丹参注射液 2 0mL +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ivdrip ,qd。治疗组加用那屈肝素钙4 10 0IU ,sc ,q 12h。 4组疗程均 10d。治疗前、治疗后 1mo和 3mo测定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ADL)。结果 :1mo和 3mo后 ,治疗A组和B组NFDS为 10± 4 ,5± 4和 13± 6 ,8± 3;与对照A组 (13± 5 ,10± 5 )和B组 (14± 7,12± 4 )比较 ,P <0 .0 5或P <0 .0 1。ADL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各组均有改善 ,但以治疗A组尤为明显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那屈肝素钙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急性期的血压管理方案。方法120例有高血压病史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入组当天即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两周后据血压控制情况进一步调整降压药物;对照组发病后两周(亚急性期)予常规降压治疗。两组患者其余治疗方案相同。在治疗开始及4周末、8周末、12周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4周末、8周末、12周末,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运用贝那普利早期平稳降压对P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很大程度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收缩压≥200 mm Hg或者舒张压≥110 mm Hg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降压,对照组第1天不使用降压药。观察2组患者发病2周的血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4天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压进行干预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张智  刘春华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2):901-902
观察血舒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研究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2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 m L 加丹参 2 0 m L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15 d为 1个疗程 ,为对照组。 2 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舒通注射液 2 2 0 mg加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 2 5 0 m L缓慢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15 d为 1个疗程 ,为治疗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好于对照组 (P<0 .0 5 ) ,更能降低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 (P<0 .0 1)。结论 :血舒通治疗急性脑梗死 ,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脏病的血压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继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20-2621
目的:探讨血压变化对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及心脏的影响。方法:观察46例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血压变化,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分(BathelIndex)及心电监护。结果:A、B、C3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14天后,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3组治疗前生活能力评分,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14天后,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中有3例出现心肌梗死,2例死亡,1例出现继发性脑出血。在治疗中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或心律失常A组2例,B组5例,C组10例。结论: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脏病的血压调控,血压应维持在140~159mmHg是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咪达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卡托普利作对照 ,观察咪达普利对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原发性高血压 8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n =4 0 )口服卡托普利片 2 5mgtid ;B组 (n =4 0 )每日晨起口服咪达普利片 5mg ,共 4周。分别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 1、2、3、4周的血压和心率 ,并比较用药前后的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 ,检查眼底、心电图、胸透以了解靶器官的受累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中 ,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70 %、12 5 %、82 5 %和 72 5 %、12 5 %、85 %。A组治疗 2周后与B组治疗 1周后各时点血压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5 )。服药 4周后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 10例 ,占 2 5 % ,B组 2例 ,占 5 %。结论 咪达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 15倍剂量的卡托普利降压效果相近 ,且患者依从性好 ,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甘露醇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应用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B组 384例给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胞磷胆碱、硫酸镁及尼莫地平等常规药物治疗。A组 387例用 2 0 %甘露醇 12 5~ 15 0mL ,iv ,gtt,q 6~ 12h ,2 4h <6 0 0mL ,7~ 10d为一个疗程 ,余治疗同B组 ;根据用甘露醇起始时间不同 ,又分为A1组 192例在 2 5~ 72h内用 ,A2 组 195例在 2 4h内用。结果 :(1) 3组卒中量表 (CSS)分值 2 4h内均有增加 ,但A1和A2 组增加明显 ,从高到低依次为A2 >A1>B组 ;且A2 组CSS持续增至 3d ,随后至 7d急剧下降。 7d后 3组CSS均渐下降 ,总体上依次为B >A1>A2 组 ,有可比性。 (2 )A ,B 2组间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急性脑梗死轻中症病人 ,应用甘露醇治疗组较不用组疗效差 ,表现为疗后 72h内进展型卒中病人明显增加 ,影响随后早期及近中期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 ,且越早应用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脑蛋白水解物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59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月珍  陈康 《医药导报》2005,24(2):123-124
目的 观察脑蛋白水解物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11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9例 ,两组均使用三磷酸胞苷二钠静脉滴注 ,40~ 80mg·d 1 ,qd ,治疗组加用脑蛋白水解物 3 0mL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缓慢静脉滴注 ,qd ,15d为 1个疗程 ,连续用药 3个疗程。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第 15 ,3 0 ,45天检测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 1个疗程后 ,治疗组血清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程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 ,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可达到基本痊愈水平。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使用脑蛋白水解物 ,可以改善脑代谢 ,修复损伤 ,并调节代偿功能 ,疗效好 ,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与吡拉西坦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葛根素与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4 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 2组。治疗组 (n =2 6 ) ,采用葛根素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n =2 3)采用川芎嗪治疗 ,疗程均为 10~ 14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后 2组分别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率分别为 92 3%和 6 9 6 % ,P <0 0 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9 88± 5 35 )分和 (6 0 9± 7 2 2 )分 ,P <0 0 1。结论 :葛根素与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在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并评估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局部亚低温治疗72小时,疗程为14天。两组在治疗开始、结束时分别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内环境各项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A组NIHSS、BI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积极意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目前基层医院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先采用注射剂尼麦角林 8mg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qd ,10d为 1疗程。以后改为口服尼麦角林片 ,每次 10mg ,ti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2组均观察 1个月以上。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0 0 0 1)。结论 :尼麦角林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 ,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9月~ 2 0 0 1年 9月 ,我们共观察了脑梗死患者 15 6例 ,比较了 4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 ,A组 3 6例 ,B组 40例 ,C组 3 8例 ,D组 42例。均为发病 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 ,符合全国第三次脑血管会议制订的标准 ,均以CT扫描或MRI确诊 ,未经任何其他药物治疗 ,排除脑出血、出血性脑梗死以及严重的肝、肾、肺病患者及孕妇 ,无近期手术史。1.2 治疗方法 A组 :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 ;B组 :参麦注射液 2 0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 ;C组 :刺五加注射液 40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2 5 0mL中 ;D组 ;葛根素注射液 0 .3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 ,均为静脉滴注 ,qd ,14d为 1个疗程 ,均治疗 1个疗程。所有患者观察期间停用其他抗脑梗死药物。1.3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DS) ;②日常生活能力评价 (DLA) :每周记录瘫痪肌体肌力情况、不良反应 2次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脑神经生长素治疗急性脑梗塞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 10 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 0例 ,病程 (3± 1 4)天 ,给予脑神经生长素 2~ 4ml肌注 ,1次 /d ;10~ 2 0天者2 8例为A组 ,2 0~ 30天者 2 2例为B组 ;对照组 5 0例 ,病程 (3 5± 1 0 )天 ,给予胞二磷胆碱 75 0mg加入 5 %葡萄糖 5 0 0ml中静脉滴注 ,1次 /d ,用药 10~ 2 0天者 2 6例 ,2 0~ 30天者 2 4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 80 %和 6 4% ,(P <0 0 5 ) ,无不良反应。结论 :脑神经生长素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所致神经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的药物 ,且用药时间越长 ,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即血压超过正常值就采用降压治疗,研究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先将血压维持在(160~180)/(100~105)mmHg 1周以后,再降至正常水平,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合理的降压干预疗法控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血压水平,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尿酸氧化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发病时间小于 2 4h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2 9例 ,男 2 1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1.2± 10 .1)岁 ,静脉滴注国产尿酸氧化酶 15 0万U。对照组 3 0例 ,男 14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5 9.84岁 ,每日静脉滴注脉通 5 0 0 m L ,连用 14 d。观察两组 3 h、6h、12h、2 4h、14 d、2 1d及 2 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 2 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P<0 .0 5 )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 86%高于对照组 63 % ,且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尿酸氧化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A组(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282)、B组(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261)、C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257)。以同期到本院体检的264例健康人为D组。对比分析四组研究对象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D组(P<0.05),且A组、B组、C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A组、B组、C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8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随访12个月,复发144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7.8±4.3)mg/L;未复发656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7.0±1.8)mg/L。二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B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C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血压、降压疗效和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采用联合治疗的C组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经治疗,C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和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脑梗死的疗效明显高于单一应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降压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