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瘦素(Leptin,LP)是肥胖基因(obese gene,Ob)的蛋白产物,是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在脂肪组织中有特异表达,人体脂肪简单地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前者瘦素的分泌量要明显大于后者,因此瘦素水平主要由皮下脂肪总量来决定。但近年来,随着对瘦素探讨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瘦素不仅由脂肪组织分泌,其它组织如乳腺上皮细胞、胎盘、胃黏膜上皮细胞中也可检测到,其受体不仅存在于丘脑、脂肪组织,还广泛存在于全身各个组织。目前对瘦素的作用研究已超越了肥胖与消瘦的范畴,瘦素通过作用于瘦素受体,对体脂的代谢进行调节,而且瘦素受体分布广泛,是一种作用于多靶器官、多功能的激素,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本文就瘦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在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概述。1瘦素的生物学特性1.1瘦素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大鼠和小鼠瘦素蛋白只有6个氨基酸残基不同,两者同源性达96%,人和大鼠、小鼠三者间的同源性达83%[2],这种结构上的同源性是瘦素作用具有种属交叉性的基础。最近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肥胖者血瘦素浓度较正常体重者和消瘦者明显增高[3-4],但25%的肥胖个体仍相对性地缺乏瘦素[5]。提...  相似文献   

2.
肥胖患者因脂肪堆积而引起胰岛素抵抗(IR)和高胰岛素血症,使肌肉及其他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率和糖耐量降低,并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的分解产物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肪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瘦素、抵抗素、脂联素以及在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等脂肪细胞因子与IR密切相关,研究FFA、TNF-α、瘦素、抵抗素、PPAR等细胞因子与IR的关系,成为探索因肥胖导致IR以及糖尿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质成分及脂肪因子与骨密度的关系,并评价体质成分、瘦素及脂联素对青春前期女孩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体检的青春前期女孩,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组(n=36)和正常对照组(n=24)。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浓度,采用双能X线测量仪测量骨密度,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分析体质成分。结果肥胖组平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瘦素浓度、脂肪量及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脂肪量、瘦体质量及瘦素浓度与股骨颈及脊骨的骨密度呈正相关;身高与脊骨骨密度呈正相关(r=0.627,P=0.012),而与股骨颈骨密度无相关(r=0.265,P=0.2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体质量为股骨颈及脊骨骨密度的正性预测因子;血清瘦素浓度是股骨颈骨密度的正性预测因子,而脂肪量为股骨颈骨密度的负性预测因子。结论在青春前期女孩中,瘦体质量为股骨颈及脊骨骨密度的正性独立预测因子,对骨密度有着良性的作用。血清瘦素水平可能在骨的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瘦素的认识已超越了肥胖与消瘦的范畴.一方面,瘦素作用于瘦素受体,对体脂的代谢进行调节;另一方面,瘦素受体分布广泛,是一种作用于多靶器官多功能的激素.研究发现瘦素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涉及糖脂代谢、心血管、生殖内分泌、消化、免疫、骨代谢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5.
瘦素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丽琳  赵春艳  陈东风 《重庆医学》2003,32(10):1420-1422
1 瘦素的结构  瘦素 (leptin)是肥胖相关基因 (ob)编码分泌性蛋白质 ,小鼠ob基因由Zhang等在 1 994年从遗传性肥胖小鼠 (ob)的脂肪组织中首次克隆[1 ] ,此后 ,Isse等成功克隆了人的肥胖基因(位于 7q32 )。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分泌 ,棕色脂肪、骨骼肌、骨膜、胎盘、胎儿的心脏、骨、软骨等组织也可产生[2 ] 。Leptin由 1 6 6或 1 6 7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 1 4~1 6KD ,它进入血液循环后 ,N末端的 2 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被去除 ,形成含 1 4 6个氨基酸的成熟瘦素 ,在血液中游离或与瘦素结合蛋白结合 ,到达中枢和外周与多种受体…  相似文献   

6.
王权明  谭菁  罗蓉 《医学综述》2011,17(9):1413-1414
目的探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血清脂联素、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52例正常体质量者和36例超重及肥胖人群,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脂联素。结果与正常体质量人群相比,超重及肥胖人群中血清瘦素水平升高(P<0.01),并与体质量指数正相关(r=0.474,P<0.01),体质量指数和女性是血清瘦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血清瘦素水平增高,并与体质量指数和女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肥胖相关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多项研究表明,高胰岛素血症、钠—氢交换子活化及某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1eptin)等都可促进高血压发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也与肥胖相关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8.
瘦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瘦素是肥胖基因(OB)的编码产物,由脂肪组织等合成后分泌入血,作用于靶细胞的肥胖基因(OB—R)发挥生物学作用。目前研究表明,瘦素与急性胰腺炎(AP)有密切关系,AP时血浆瘦素明显增高。瘦素对蛙皮素诱导的水肿性胰腺炎(CIP)大鼠的保护作用与抑制促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释放、激活一氧化氮(NO)途径以及改善胰腺血流量、促进胰腺细胞的生长等有关。本实验探讨瘦素及其受体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肥胖是一种重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遗传、环境、饮食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基因调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本文就肥胖基因学说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肥胖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1 OB基因与肥胖 OB基因又称肥胖基因,位于人类第7对染色体q31.3位点上,长约20kb,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OB基因只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其编码产物瘦素(Leptin)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研究证实[2],Leptin具有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和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其在脂肪组织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组织并与摄食中枢神经系统上的瘦素受体(LR)结合,把信号传到中枢系统,促进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与其受体结合,抑制神经肽等,从而抑制摄食和肥胖的发生、增加解偶联蛋白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使多余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消耗.LR也可以直接参与并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脂肪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于1994年首先克隆出小鼠和人的肥胖基因产物-瘦素(leptin).瘦素是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基因)的蛋白产物,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它被认为是一种饱食信号,主要是调节能量平衡和控制体重.Monteleone等[1]和Waelput等[2]发现,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一是通过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结合,影响神经肽Y等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从而降低食欲,减轻体重;二是作用于其它组织的瘦素受体.瘦素受体存在于动物的许多组织中,OBRmRNA可在脑、心、胎盘、肝脏等多处表达.它是一个跨膜分子,包括细胞外结构、跨膜结构和细胞内结构域.有长型(ob-Rb)和短型(ob-Ra,ob-Rc,ob-Rd,ob-Re)两种亚型,其中ob-Rb被认为是起主要作用的受体.瘦素对消化、心血管、生殖、免役、骨骼、神经和其它内分泌系统等都有一定的作用.现就瘦素及其受体功能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作一陈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