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卉  付长丛 《河北医药》2016,(16):2447-244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利尿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心率、脑钠肽(BNP)、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TNF-α、CRP、IL-6、sVCAM-1、心率、BNP、6MWT、LVEF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 <0.05),LVD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TNF-α、CRP、IL-6、sVCAM-1、心率、BNP、6MWT、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的炎性反应,并能改善心率、BNP、6MWT、LVEF。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后对心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von—Willebrand因子(vwF)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91例CHF患者,EF〈0.35,46例加用阿托伐他汀,另外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和CRP、vWF的变化。结果(1)用药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和CRP、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加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心功能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3)用药后两组患者CRP、vWF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外周血管阻力(SVR)无明显差异;(4)加用阿托伐他汀组的患者,其心率(HR)、CRP、vWF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CHF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HR、血清CRP和vWF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雄华 《海峡药学》2016,(3):109-11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再给予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1日10mg,1日1次,观察组再给予瑞舒伐他汀强化疗法治疗,1日20mg,1日1次,两组均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测定左心房前后径( LA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空腹抽血检测血清 BNP、hs-CRP、TNF-a、IL-6水平变化情况,记录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心房前后径(LA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BNP、hs-CRP、TNF-a、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hs-CRP、TNF-a、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3.18%(41/44)比79.55%(35/44),68.18%(30/44)比43.18%(19/44),2.27%(1/44)比18.18%(8/4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疗法能够有效调节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及BNP水平,有效改善左心房重构及左心房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程艳春 《河北医药》2016,(16):2419-2421
目的: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HD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血脂康治疗,试验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TG、TC和LDL显著低于对照组,HD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IL-6、ET-1显著低于对照组,NO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和血脂康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CHD合并高脂血症可有效降低血脂和炎症水平,改善血粘度和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 BiPAP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动脉压( PAP)、肺功能、肺血管炎性因子、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 PaCO2、PAP、ET-1、TNF-α、IL-8、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显著降低( P <0.05),PaO2、pH 值、FEV1、FEV1/FVC、FEVl%Pred、NO显著升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机制可能与降低肺血管炎性反应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的最佳剂量。方法将2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类及氯吡格雷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2组给药均每天1次睡前服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素(BNP)、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脂联素(APN)、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比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BNP、CD40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APN水平均有所上升,试验组下降或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心肌梗死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MI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冠心病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冠心病合并OSA HS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HI、low SaO2、TST SaO2<90%测定值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夜间最慢心率、夜间最快心率、室上性心律失常次数、室性心律失常次数较治疗前显著的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的好转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为(208.3±28.4)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6.5±47.6)pg/mL(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冠心病合并OSAHS心律失常,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炎症因子及其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再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CRP水平、左房内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CRP、观察组治疗前后L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组间CRP和L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CRP水平,有效抑制左心房内径的扩大,减少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陈益民  张春云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70-177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CHF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吸氧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24例和NPPV下常规药物治疗组(观察组)2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proN-BNP)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x2=3.7851,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proN—BNP、呼吸次数、心率均低于治疗前(t=2.787、2.815、2.856、2.789、2.804、2.840,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浆proN—BN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t=2.123、2.221,均P〈0.05)。结论NPPV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proN-BNP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清CRP变化及血脂达标率。结果2组治疗前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及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TC、TG、LDL-C、HDL-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血脂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氟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63例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被随机分成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n=31)和对照组(n=32),共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统计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1)治疗后,氟伐他汀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s-CRP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2)治疗后两组的LVEDD和心功能分级均有下降(P均〈0.05),LVEF均有增加(P均〈0.05),但氟伐他汀组的心功能分级和LVEF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3)氟伐他汀.组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2.
他汀类药物用于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旭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41-3742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CS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服氟伐他汀20mg,每晚1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NP浓度,行6min步行距离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LVEF由(34.9±3.5)%升至(46.1±5.1)%(P〈0.05),LVDd由(65.3±5.2)mm降至(54.1±4.3)mm,血浆BNP浓度由(217.4±63.9)ng/L降至(149.6±50.2)ng/L,6min步行距离由(239.8±16.8)m增至(328.9±18.6)m,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伐他汀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抑制血浆BNP增高。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左卡尼汀。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利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LVED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CRP、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LVEDD明显改善(P〈0.05),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CRP、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LVEF、LVEDD改善较对照组明显,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BNP水平差异及LVEF、LVED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CRP、BNP水平,发挥抗感染作用,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耗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5.
脑钠肽和NT—Pro 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及NT-pro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明确诊断为CHF的120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及50例对照组,测定人院时血浆NT—proBNP及LVEDD、LVESD、LVEF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CHF组总体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YHAI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5)。CHF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浆NT-proBNP的水平对C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溶海  方长庚  王俊容 《河北医药》2010,32(9):1111-1112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C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或B受体阻滞、洋地黄制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CHF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同时磷酸肌酸钠2.0g,静脉滴注,1次/d,共14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F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CHF患者治疗中参芪正扶注射液和磷酸肌酸联合应用显著改左心室功能,增强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达到了协同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ACEI/ARB,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BNP水平越高(P〈0.05);两组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7.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曲美他嗪治疗CHF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对改善心功能、判断及预后CHF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 CRP)、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水平动态变化,及与肺动脉压力(PAS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COPD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依据PASP水平分为3组,轻度组(30≤PASP<35mmHg);中度组(35≤PASP<40mmHg);重度组(PASP≥40mmHg)。同期选择该院诊断COPD未患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24h内抽取4组肘静脉血检测CRP、IL-6、ET-1、INF-α水平,比较4组CRP、IL-6、ET-1、I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与PAS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浆中CRP、IL-6、ET-1、I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组CRP、IL-6、ET-1、INF-α水平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OPD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组患者CRP、IL-6、ET-1、INF-α水平与PASP水平呈直线相关( r=0.541,0.479,0.495,0.573, 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CRP、IL-6、ET-1、INF-α水平在COPD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浆CRP、IL-6、ET-1、INF-α水平与PASP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10mg、2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19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所有患者人院确诊后均给予低脂饮食及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mg,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m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脂达标率、不良反应,并评价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疗效。结果观察组高脂血症、冠心病总有效率分别为91.58%(87/95)、88.42%(84/95),对照组分别为81.05%(77/95)、73.68%(7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34、9.21,均P〈0.05)。两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脂达标率为86.32%(82/95),对照组为68.42%(6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4%(14/95),对照组为10.53%(1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1,P〉0.05)。结论相比瑞舒伐他汀钙10mg/d治疗剂量,20mg/d治疗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能使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益处,而不良反应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张斌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3):403-40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方法63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BNP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与常规治疗组BNP浓度均有下降,卡维地洛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BNP浓度由(256±45)ng/L降至(85±45)ng/L(P〈0.05),LVEF由(33.52±6.54)%升至(46.30±8.32)%(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卡维地洛可使CHF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降低,并能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