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中丹参素的测定及其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琦  晁若冰 《药学学报》2003,38(10):771-774
目的研究丹参素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尿药法研究丹参素的人体药代动力学。使用C18小柱对尿样中的丹参素进行净化和富集,再在ODS柱上,以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 2.8)为流动相,在280 nm检测。结果健康志愿者po含丹参素20 mg的复方中药颗粒剂A和丹参水煎剂后,丹参素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0.92±0.16) h和(0.94±0.21) h,8 h内丹参素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6.2±2.8)%和(14±4)%。结论 在正常剂量下,丹参素可由胃肠道吸收入人体,并可以原型从肾脏排泄;服用复方制剂后,丹参素的尿药累积排泄率较单用丹参煎剂显著降低,而二者的消除半衰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的药代动力学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增萍 《海峡药学》2004,16(2):104-104
目的 撂讨复方丹参制剂使用效果及其药代动力学。方法 分别采用尿样法和血浆萃取、色谱分析的方式束测量并分析对比复方丹参漓丸和复方丹参素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丹参酮消除半衰期为0.55h,丹参素消除半衰期为0.92h。结论 复方丹参片药效发挥缓慢,不能用于缓解心绞痛;复方丹参漓丸可作为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  相似文献   

3.
测定R-hap在健康Wistar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排泄及药动学参数。R-hap采用IODO-GEN标记,测定单次推注给药后^125I-R-hap的组织分布,尿、粪及胆汁的排泄情况。^125I-R-hap药动学参数也是在单次推注给药后测定。R-hap在体内广泛分布,在大部分器官中快速消除。其中肾的含量最高,脂肪的含量最低。累计排泄率为71.81%±2.15%(48小时)及94.71%±1.50%(120小时)。经尿排泄为主要的排泄途径,给药后120小时,尿及粪的累计排泄率分别为80.64%±1.47%,14.07%±0.95%。平均给药时曲线下面积为(8818.4±576.1)Bq/h/mL。R-hap的组织分布,排泄及药动学参数的结果为未来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均单剂量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24h内不同时点的血药浓度,采用DAS1.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吸收相半衰期t1/2ks为(0.233±0.060)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9.628±5.213)h、表观分布容积Vd为(1.795±0.918)L、分布相半衷期t1-2α为(1.188±0.72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为(24.385±3.222)mg/(L·h)、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29.866±3.892)mg/(L·h)。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次口服低、高剂量复方替米沙坦胶囊(每粒合替米沙坦40mg,氢氯噻嗪12.5mg);8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连续服用7d,采用LC—MS/MS方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单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或2粒后替米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30.65±125.97)、(876.22±588.52)μg·L^-1,tmax分别为(1.72±0.96)、(1.03±0.48)h,AUC0-t分别为(1745.22±1634.54)、(4776.26±3703.07)μg·h·L^-1,AUC0-∞。分另1为(1882.11±1704.30)、(5060.78±3955.61)μg·h·L^-1;单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或2粒后氢氯噻嗪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70.62±23.05)、(120.42±51.41)μg·L^-1,tmax分别为(1.95±1.01)、(2.30±1.14)h,AUC0-t分别为(498.99±162.45)、(888.83±384.29)μg·h·L^-1,AUC0-∞分别为(511.32±161.02)、(910.67±390.77)μg·h·L^-1.连续7d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后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99.27±133.79)、(53.52±11.54)μg·L^-1,tmax分别为(1.33±1.14)、(2.38±1.03)h,AUC∞分别为(1211.13±774.94)、(405.80±142.41)μg·h·L^-1,Cav分别为(50.46±32.29)、(16.91±5.93)μg·L^-1,DF分别为(3.61±1.61)、(3.18±0.59)。结论:单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后,替米沙坦在40,80mg时的AUC和C一的增加比例显著高于剂量增加比例,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氢氯噻嗪在12.5,25mg时的AUC和Cmax的增加与剂量增加成正比,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连续给药与单次给药相比,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4:1)复方制剂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随机交叉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2000mg/500mg)复方制剂、哌拉西林(2000mg)、舒巴坦(500mg),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分别测定血清和尿样中哌拉西林和舒巴坦的药物浓度。结果哌拉西林和舒巴坦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以用二室模型进行最佳拟合。所得到的药动学参数为:对单独的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舒巴坦中哌拉西林cmax分别为(124.40±20.19)和(138.70±25.53)mg/L;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0.80±0.16)h和(0.88±0.3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129.23±32.91)和(155.81±58.52)mg·h/L;12h尿药回收率分别为(55.4±22.0)%和(43.6±12.3)%。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中舒巴坦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27.50±3.22)和(35.10±4.68)m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29.25±4.99)和(44.37±6.48)mg·h/L;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03±0.24)h和(1.02±0.15)h;12h尿药回收率分别为(51.8±25.6)%和(41.5±19.4)%。结论受试者对三种制剂在30min静脉滴入均耐受性良好。舒巴坦对哌拉西林的体内处置影响不明显,但哌拉西林对舒巴坦的体内处置有明显影响。复方制剂中哌拉西林和舒巴坦的尿排泄率均小于单独给药时的排泄率,提示哌拉西林和舒巴坦可能竞争结合同样的尿路消除位点。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扩张血管中药)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9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10 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七叶皂苷A、B 2组分浓度,用WinNonLin 5.0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10 mg后,七叶皂苷中A、B 2组分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83.00±70.53)、(206.33±57.20)ng·mL~(-1);AUC_(0-t)分别为(1008.05±396.49)、(638.96 4-259.48)ng·mL~(-1)·h;t_(1/2)分别为(3.72±0.44)、(3.57±0.48)h;Vz分别为(19.39±7.05)、(23.82±11.43)L;CL分别为(3.66±1.36)、(4.55±1.86)L·h~(-1);36 h尿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4.91±1.38)%、(2.80±0.71)%.结论 健康人体对七叶皂苷中A、B 2组分的处置过程大致相同,消除半衰期约3.6 h,原形药物尿排泄百分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秦皮甲素、乙素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β-环糊精与秦皮甲素乙素形成包含物,发生荧光增敏作用的原理,在适当的条件下,对兔血浆中的秦皮甲素乙素进行定时监测,绘制药时曲线,按照实用药代动力学的系列公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其几个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秦皮甲素的消除半衰期t_1/2(β)为9.81h,吸收半衰期t_1/2(ka)为0.45 h,秦皮乙素的消除半衰期t_1/2(β)为12.21h吸收半衰期t1/2(ka)为0.33 h,曲线下面积秦皮甲素AUC为18.33μg·h·mL~-1,秦皮乙素AUC为27.1μg·h·mL~-1,二者的吸收代谢虽不相同,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自身前后交叉给药,分别单剂口服2种加替沙星片,以HPLC测定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并且观察治疗疗效。结果:两者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特征,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滞后时间:0.23±0.42)d和(1.12±0.36)d;半衰期:(10.26±1.31)d和(9.16±1.28)d;峰时间:(1.59±0.42)d和(1.23±0.36)d;峰浓度:(4.02±0.59)μg/ml和(3.96±0.49)μg/ml;两组治疗有效率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替沙星胶囊口服吸收迅速,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消除半衰期长,尿药浓度高,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LC—MS/MS技术比较研究Combretastatin(CA4)及其磷酸酯二钠(CA4P)前药分别给药于SD大鼠后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12只SD大鼠禁食后分别单次尾静脉给予50mg/kgCA4P或36mg/kgCA4(等摩尔量),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样,采用LC—Ms/MS方法进行血样药物浓度测定,求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建立CA4P-CA4转化的药动学模型。结果:大鼠单剂量i.v.50mg/kgCA4P或36mg/kgCA4后,CA4P和CA4血浆药物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7126±4142)、(7751±801)、(5037±1433)ng·h·mL-1,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0.85±0.35)、(1.27±0.33)和(0.95±0.65)h。CA4P和CA4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均无性别差异。结论:大鼠单剂量i.v.50mg/kgCA4P后,CA4P在体内迅速转化为CA4,相比于直接i.v.36mg/kgCA4,CA4在体内的暴露量(AUC)显著性提高(P〈0.05),消除半衰期也有所增加,为前药CA4P的药代动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并结合临床应用实例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为主治疗的9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患者血清和尿样中哌拉西林和舒巴坦的药物浓度,分析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结果:复方制剂中哌拉西林钠的cmax为(138.70±25.53)mg/L,消除半衰期t1/2为(0.88±0.39)h,尿药回收率为(43.6±12.3)%;舒巴坦的cmax为(35.10±4.68)g/L,消除半衰期t1/2为(1.02±0.15)h;12h尿药回收率为(41.5±19.4)%。98例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哌拉西林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对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的耐受性良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丹七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液相色谱-紫外光谱法,乙腈-1%的冰醋酸水溶液(8:92)为流动相,测定一次性静脉注射丹七注射液(28.4mg·kg^-1)和一次性口服丹七丸(114.7mg·kg^-1)后Beagle犬血浆中丹参素钠含量。采用BAPP2.3生物利用度数据处理通用程序中的模型拟合与统计矩法计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静注和口服丹七制剂中的丹参素钠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二室模型,T1/2为0.573、2.258h,AUC分别为29.792、77.84h·μg·ml^-1,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3.8%。结论丹七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在Beagle犬体内呈快吸收慢消除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注射用比阿培南在健康人体中连续给药的药代动力学,为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8名健康受试者,在接受试验的一周内连续为受试者静脉注射比阿培南,每12h注射一次,每次300mg,不同时间内检测受试者血药浓度,并用DAS药动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连续注射一周中血药峰浓度为Cmax为(15.39±1.31)mg/L;消除半衰期(t1/2β)为(0.99±0.31)h;曲线下面积(AUC0-∞)为(27.14±1.42)mg/L·h;连续注射7d与第一次给药后各参数相似,无明显的差异。结论:健康人体连续注射比阿培南后,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单次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相似,受试者体内无药物蓄积,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受试者口服复方贝那普利(含盐酸贝那普利10mg和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和氨氯地平(5mg)后体内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两制剂、两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1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自身对照,口服复方贝那普利或氨氯地平。应用LC/MS/MS方法测定氨氯地平的血药浓度,并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复方和单方制剂中氨氯地平的平均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2.6±0.6)、(2.8±0.7)μg/L,tmax分别为(5.8±1.3)、(5.3±1.0)h,AUC0-144分别为(99±39)、(109±26)μg·L^-1·h,t1/2分别为(37±6)、(44±12)h。各参数在两制剂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普利对氨氯地平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甾体激素的紫外光谱褶合变换可视化指纹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注射用复方氨苄西林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HPLC法检测注射家兔后不同时间血浆的氨苄西林与丙磺舒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以氨苄西林钠计,注射用复方氨苄西林钠300 mg/kg组能够显著的增加氨苄西林半衰期,由(23±10)min增至(31±15) min,AUC由(8.5±0.9)mg/(h·mL)增至(6.2±0.8) mg/(h·mL),注射用复方氨苄西林钠120 mg/kg组氨苄西林AUC由(2.8±0.9)mg/(h·mL)增至(5.7±1.0)mg/(h·mL),注射用复方氨苄西林钠50 mg/kg组氨苄西林AUC由(0.7±0.2)mg/(h·mL)增至(1.5±0.3)mg/(h·mL)(P<0.05或P<0.01)。结论:注射用复方氨苄西林钠具有增强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头孢哌酮 /三唑巴坦复方制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三唑巴坦复方制剂(800mg/200mg)与头孢哌酮(800mg)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随机交叉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三唑巴坦复方制剂1600mg/400mg和对照药头孢哌酮1600m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头孢哌酮和三唑巴坦血药浓度和尿中的药物浓度,计算两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复方制剂两组分有无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结果试验药和参比药中头孢哌酮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81.52±39.94)、(176.21±32.66)mg/L;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2.23±0.67)、(2.28±0.61)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5-12分别为(351.96±54.53)、(336.31±54.93)mg·h/L,AUC0-12分别为(402.21±57.6)、(376.64±55.18)mg·h/L,AUC0-inf分别为(413.47±59.06)、(395.83±62.08)mg·h/L;24h尿药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22.92±7.79)%、(21.00±7.33)%。三唑巴坦的峰浓度Cmax为(20.31±4.76)m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5-5为(12.96±2.40)mg·h/L,AUC0-5为(18.45±3.52)mg·h/L,AUC0-inf为(19.42±3.67)mg·h/L;消除半衰期t1/2β为(0.84±0.28)h;24h尿药累积排泄百分率为(60.56±19.37)%。结论两种制剂中,头孢哌酮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1/2β及AUC经双单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给比格犬口服厄贝沙坦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法检测厄贝沙坦的浓度。结果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峰浓度、AUC0-48分别为:(13.96±3.26)h、(2582.85±1265.69)ng/ml、(7951.13±2794.07)ng·h/ml。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能快速检测比格犬血浆中厄贝沙坦浓度。  相似文献   

18.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病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药动学参数的性别差异。方法:单剂量硬膜外给药15 mL,采用HPLC测定血浆中罗哌卡因的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剂量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后男性和女性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050±2.548)、(2.088±0.135)h;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085±0.045)、(0.107±0.069)h;达峰时间分别为(0.333±0.118)、(0.417±0.167)h;峰浓度分别为(1.066±0.135)、(1.113±0.317)mg/L;吸收程度(AUC0-tn,统计矩法)分别为(2.856±0.321)、(2.369±0.386)mg.L^-1.h;MRT0-tn分别为(2.070±0.113)、(2.022±0.089)h。结论:本试验建立了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血药浓度的固相萃取-HPLC测定方法,提供了单剂量使用的药动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动学参数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研究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8只SD大鼠单剂量尾静脉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紫杉醇的血药浓度,采用DAS药动学程序对经时血药浓度进行室模型拟合和分析。结果从零时至所有原形药物全部消除时的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为(19.9636±9.6893)mg/(L·h),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0.2055±0.2213)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0786±0.3280)h,清除率(CL)为(0.3438±0.1111)L/(h·kg),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d)为(0.2009±0.1280)L/kg。结论HPLC法简便、灵敏,可用于紫杉醇的血药浓度测定;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的处置符合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肾功能不全患者单次静滴头孢呋辛(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0名肾功能不全受试者按照CKD分期分成2组:CKD 1-3期组与CKD4-5期组,分别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 000 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刻血浆中头孢呋辛的血药浓度,用DAS 2.0版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同时,测定不同时间段的尿药浓度,计算尿药累积排泄率.结果 2组受试者静脉滴头孢呋辛1 000 mg后,血浆中头孢呋辛的Cmax分别为(65.06±31.20),(79.33±10.75)μg·mL-1;t1/2分别为(2.42±0.87),(8.58±4.14)h;AUC(0-t)分别为(154.70±81.10),(446.43±95.37)μg·h·mL-1;AUC(0-∞)分别为(162.10±92.64),(798.65±362.83)μg·h·mL-1;CLz分别为(7.68±3.19),(1.45±0.52)mL·min-1;Vz分别为(24.53±9.71),(15.42±3.91)L.12 h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39.08±7.86)%,(16.67±5.57)%.结论 肾功能不全受试者静脉滴注头孢呋辛后,CKD 4-5期患者较CKD 1-3期,t1/2明显延长,AUC(0-t)及AUC(0-∞)明显增加;而CLz、Vz及12 h尿药累积排泄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