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48例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药物中以血栓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5.4%,其次为血塞通,占据22.9%;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上以皮肤及周边最多,占45.8%,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结论应加强对临床中药制剂的研究监测,掌握患者既往过敏史,明确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以中药“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中1998-2011年国内所有文献,查阅中药致不良反应文献的原文,并进行分析.结果 15种常用活血化瘀基本中药引起的12类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共计203例,其中累及系统主要为泌尿系统62例,呼吸系统47例,皮肤症状27例,急性中毒13例和循环系统12例.引起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为斑蝥(6种)、水蛭、丹参、马钱子(各5种),当归、川芎、乳香、三七(各3种).年龄越大,活血化瘀中草药不良反应构成比越高.女性活血化瘀中草药不良反应构成比较男性高.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分类繁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应引起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静  刘芳  李培红 《中国药房》2011,(7):646-648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一家三级甲等中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住院患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例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有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26例(28.1%)。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品种为红花注射液(12.5%),最低为注射用血栓通(0.13%)。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循环、呼吸、神经系统为主(占总数的60%),注射用血塞通的不良反应以药物热为主(占总数的55%),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以静脉炎为主(占38%),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以血液系统为主(占20%)。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与疗程相关,用药后症状发生时间均≥7d。结论:成分和适应证相同或相似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应根据其安全性来选择用药,既往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很大。不同品种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各自的特点,在临床中应有针对性的防治其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其安全评价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集的135例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31例ADR报告中,舒血宁注射液病例数最多(29例);多在用药30 min内发生(107例,81.68%);患者原患疾病多为神经系统性疾病(48.85%)、循环系统疾病(28.00%);不良反应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以全身性损害最多(42例,17.87%)。 结论:临床应重视对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和报告,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工作,促进该类药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中药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药物,其药理作用显著,具有抗血栓、改善血流动学与微循环以及抗肿瘤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各种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发生原因,进而探究其针对策略,旨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为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活血化瘀”“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全中文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22篇文献,分析文献并提取相关病例归纳分析。结果 共提取病例569例,男性236例(41.5%)不良反应发生于从幼儿到成人各年龄段,多发于41~60岁年龄段,累及系统-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以皮疹、腹胀腹泻及头痛等较为常见。药物中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的是血塞通注射液(50.4%),其次是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17.9%)、丹红注射液(17.2%)。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常见于中老年人,药物最常见的是血塞通注射液,最常累及的部位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临床应加强相关药学监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病例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46例不良反应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中,因注射血栓通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最高,血塞通注射液其次,不良反应表现中,皮肤受影响的不良反应最多,主要表现以皮肤充血、丘疹、瘙痒最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次之。结论应加强中药制剂的研究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本院常用的几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并观察分析其临床表现,促进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更加科学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方法 通过院内管理系统提取2012年~2013年关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信息数据,并分析相关药用临床记录及不良反应事件,统计出各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总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DDC)、用药频率(DDDs),并总结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2011 年~ 20113 年间,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用药量较,在三年间不断增长;皮肤层及消化系统更易起反映,另外,呼吸对系统的影响及导致的体温异常处理的后果最为严重.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得到了大量应用,同时,不良反应的影响亦随之增加,因此,加大此类中药注射液用药管理力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殷颖  施明鸣 《海峡药学》2011,23(6):265-266
选取81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结果 活血化瘀类制剂以血栓通注射液不良反应最多(P<0.05),而受累及系统则以皮肤最为严重(P<0.05).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注射液是在现代技术基础上运用各类工艺提取中草药中的药物成分并加以精制所得的一种乳状液、溶液或在应用前加以调配成为溶液的无菌制剂。随着医疗科技发展,中药注射液得到广泛应用,其见效较快,效果确切,与传统汤剂相比优势更为明显[1]。然而随着中药注射液应用的不断深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笔者就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124例患者,探析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结果:不同类型活血化瘀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情况方面,血塞通粉剂的不良反应数量最多,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在不同类型活血化瘀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方面,发生时间主要在用药后24h内,持续时间7d以内;在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与系统及临床表现方面,发生率最高的是皮肤系统及其附件,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潮红斑点.结论:活血化瘀中成药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临床应用,除了传统上应用于治疗心脑疾病之外,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妇科疾病的治疗也有重要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的角度,论述了丹参、川芎、当归、红花、赤芍5种常用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应用,梳理了活血化瘀药物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肝肾疾病以及妇科疾病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0例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进行中药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对其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29例,有皮肤红肿、瘙痒的不良反应21例,心悸胸闷6例,精神焦躁、言语不清4例。结论中药使用不当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需加强中医师对中医药的学习,注意中药的合理应用,保证中药材的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来了解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产生的原因,了解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以及类型,如何实际有效的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以及相应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这段时间我院接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上报病例34例,对这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统计分析结果得出,这3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有药物的质地以及用药方法等.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有:皮肤以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等.结论 应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予以注意,要对适应证以及相关的用药原则予以掌握,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有必要提高对中药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警惕性,避免盲目使用,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现就近几年来有关文献中关于常见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以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药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以探讨中药ADR分布特征,为临床中药使用提供指导。方法上报的中药ADR报告65例进行分析,获取其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药物剂型和所涉及的主要药物信息。结果65例ADR中男36例(55.38%),女29例(44.62%)。各年龄段均有ADR发生,其中≥60岁老年人ADR发生率最高,为28例(43.08%),20岁以下年轻人次之,为21例(32.31%)。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多个组织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ADR发生率最高,为19例(29.33%),表现为充血性红斑、荨麻疹、皮疹、面部潮红、瘙痒等;其次为消化系统16例(24.62%),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等,部分患者出现药物性肝炎或肝损害等;再次为神经系统13例(20.00%)表现为头痛、睡眠障碍或嗜睡等;中药ADR剂型中注射剂最高,为31例(47.69%),其次为口服中草药,为15例(23.08%)。涉及的药物共32种,以灯盏花注射剂最高ADR发生率最高,为15例(15.38%),其次为鱼腥草注射剂,为8例(12.31%)。结论临床应加强对中药尤其是注射剂的监测,防止ADR的发生,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刘颖 《黑龙江医药》2002,15(1):46-46
活血化瘀为治疗瘀血的通法,但由于复杂的病因及瘀阻部位之不同,其临床施法遣药亦异。笔者汇诸家之长,总结以下几法。1 祛痰化瘀法用于痰浊阻络而引起的瘀血证。以祛痰药配活血化瘀药使用,如控涎丹活血化瘀药。2 行气化瘀药凡气滞而引起的血瘀证都可选用此法。是以活血药与疏肝药配合使用既活血化瘀,又能疏肝理气,调畅气机,血行通畅,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剂系指饮片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可用于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本研究统计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12月收集上报的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ADR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并分析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上报的80例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药品剂量、不良反应分类以及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导致临床应用中药制剂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试图探究出相应对策.结果:从不良反应易发人群来看,老年人与儿童较中青年患者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女性产生不良反应可能性大于男性(P<0.05),从用药方式来看,多为静脉滴注方式,从临床表现来看,多为皮肤与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中医制剂时,要对不同体质的病例制定不同的中药制剂治疗方案,合理判断药品剂量,选择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从而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更加安全地施用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