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脓毒血症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3例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脓毒血症分为观察组(脓毒血症)和对照组(非脓毒血症)。于患者入院时抗生素治疗前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应用免疫发光法检测PCT水平。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PCT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CT(11.03±6.21)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1±1.61)ng/mL](t=8.507,P<0.01);脓毒血症死亡患者血清PCT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明显上升(F=5.061,P<0.05);无效患者血清PCT水平随病情加重而显著升高(F=4.793,P<0.05);好转患者血清PCT水平随病情好转而降低(F=6.009,P<0.05)。且PCT<10 ng/mL者病死率(14.89%)明显低于PCT≥10 ng/mL患者(72.22%)。结论 PCT对预测脓毒血症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 )检测在指导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治疗的价值。方法将65例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PCT指导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 PCT指导组根据PCT水平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当PCT<0.25ng/ml时考虑停用抗生素,对照组按临床路径标准,根据胸部CT或胸部X线片、症状、血常规等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对比2组抗生素疗程及出院后30d再住院率。结果 PCT指导组抗生素停用疗程短于对照组,疗程<10d的比例(93.5%)高于对照组(11.8%);疗程≥10d的比例(6.5%)低于对照组(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出院后30d内均无再住院患者。结论 PCT水平检测指导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缩短了抗生素疗程,减少耐药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住层流床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人住层流床,对照组住普通病室。观察2组医院感染率、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一般感染组75例、败血症组33例)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PCT,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结果对照组PCT和CRP值分别为(0.03±0.009)ng/mL和(6.23±1.577)mg/L;一般感染组PCT和CRP值分别为(0.61±1.346)ng/mL和(17.55±19.917)mg/L;败血症组PCT和CRP值分别为(6.11±9.600)ng/mL和(82.43±43.217)m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2.45%、99.05%,CRP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52.05%、85.88%。结论 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为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更准确依据,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对指导细菌感染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患者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AECOPD患者58例(A组)及COPD稳定期患者31例(B组),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血清PCT及CRP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以痰中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PPM)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标准,将AECOPD患者分为有细菌感染组(Al组35例)、无细菌感染组(A2组23例)。结果AECOPD有细菌感染组血清PCT(0.22±0.03)ng/mL,CRP(59.79±10.23)mg/mL水平高于无细菌感染组PCT(0.11±0.02)ng/mL,CRP(18.34±3.15)mg/mL及稳定期组PCT(0.08±0.01)ng/mL,CRP(10.06±1.63)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无细菌感染组PCT(0.11土0.02)ng/mL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CT(0.08±0.01)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无细菌感染组CRP(18.34±3.15)mg/mL水平高于CRP(10.06±1.63)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PCT水平升高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而CR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急性加重,联合检测血清PCT及CRP可以帮助了解AECOPD的细菌感染及指导抗生素应用。  相似文献   

6.
葛峥  盛瑞兰等 《江苏医药》2001,27(10):762-763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6(IL-6、IL-8)水平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粒缺)期发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4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诱导的粒缺期IL-6、IL-8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1)IL-6与IL-8水平呈正相关。(2)粒缺发热组IL-6、IL-8水平高于无发热组。(3)IL-6、IL-8水平与发热有无寒战及发热程度基本上相平行。(4)IL-6水平微生物学证实的感染(MDI)组高于不明原因发热(FUO)组。IL-8水平MDI组、临床证实感染(CDI)组均高于FUO组。革兰氏阴性(G^-)菌、革兰氏阳性(G^ )菌和真菌感染3组间判别无显著意义。结论 血清IL-6、IL-8水平测定有助于鉴别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缺期感染与非感染性发热,可在微生物病原学结果之前作为一项早期有效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1月本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50例脓毒症危重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细菌感染组60例、病毒感染组36例、病因不明感染组54例。全部患儿于入院治疗前(R)及使用抗感染药物24h(TM)、96h(氏)分别检测血清PCT的水平。结果在抗感染治疗前,血清PCT在病因不明感染组中为(1.83±0.25)ng/ml,在病毒感染组中为(0.45±0.12)ng/ml,在细菌感染组中为(4.38±0.39)ng/ml;细菌感染组中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病因不明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监测全部患者的PCT水平发现,细菌感染组在抗感染治疗后血清PCT快速下降,而病毒感染组和病因不明感染组PCT水平仍维持在原有水平,其回落变化速度明显慢于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与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具有对病情的早期评估、预后评价及疗效观察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利用血清降钙素原动态值(PCT)优化恶性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 70 例恶性血液病伴发热患者分两组进行临床常规的感染指标筛查检查,即实验组(35 例)根据 PCT 值确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对照组(35 例)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分析两组患者 PCT 值、血培养结果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经血培养示阳性患者测得 PCT 值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结论:PCT 值可作为恶性血液病伴发热患者是否感染一个快速可靠诊断指标,利用 PCT动态值优化恶性血液病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浆PCT含量,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RP水平,对51例ISS≥16分的发生细菌感染的多发伤患者(感染组)伤后?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46例伤后早期未并发感染的多发伤患者(未感染组)分别进行血浆PCT和CRP水平的测定。结果对照组PCT和CRP值分别为(0.80&#177;0.19)ng/mL和(1.10&#177;0.31)mg/L;感染组PCT和CRP值分别为(35.25&#177;14.61)ng/mL和(46.86&#177;18.59)m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未感染组PCT值为(1.35&#177;0.33)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感染组CRP值为(41.29&#177;16.30)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CT与CRP联合测定可为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门诊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06例CAP患者随机分为PCT监测组5l例和对照组55例。PCT组:治疗期间监测血清PCT浓度,并根据其水平决定抗生素应用方案;对照组:按照我国CAP治疗指南决定抗生素应用方案。结果PCT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T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费用、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组患者肺炎严重程度评分与血清PCT水平存正相关。结论血清PCT监测用于指导门诊治疗CAP,可以显著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和剂量,缩短抗生素使用疗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恶性血液病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60例(实验组)与单纯化疗组60例对照。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最低值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实验组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感染发生的时间较对照纽时间短,实验组感染后最高体温较对照组低,实验组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恶性血液痛化疗时联合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见明显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汪惠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12-2114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用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进入ICU患者60例,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非感染SIRS组(32例)和脓毒症组(28例)。分别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人院1d和4d降钙素原(PCT)、CRP、WBC、ESR、中性粒细胞比率(N)、血小板(PLT)及最高体温(T)。结果脓毒症组PCT(6.73±1.31)ng/mL,显著高于非感染性SIRS组的(0.25±0.05)ng/mL(t=3.10,P〈0.05)。PCT的ROC曲线下面积0.869,显著大于CRP(0.717)、WBC(0.798)、N(0.737)和ESR(0.394)(均P〈0.05)。结论血降钙素原是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一个良好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其他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安婕  唐雯 《北方药学》2014,(12):40-41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09年6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难治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单纯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毒性反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为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具有显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监测复发性流产孕妇孕早期血清孕酮值,探索黄体酮个体化用量标准及效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中的具体操作,规范用药剂量。方法将108例复发性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至孕12周黄体酮用量、注射天数、保胎成功率。实验组55例,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每周监测孕酮值,及时调整黄体酮用量,当15ng/mL≤孕酮〈20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60mg/d;当20ng/mL≤孕酮〈25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40mg/d;当25ng/mL≤孕酮〈30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20mg/d;当30ng/mL≤孕酮,观察治疗;治疗至孕12周停药。对照组53例,每日肌注黄体酮40mg,至孕12周停药。结果实验组应用黄体酮总量为(1456.23±206.36)mg,注射天数(36.23±6.54)d,对照组应用黄体酮总量为(1827.48±242.05)mg,注射天数(43.54±3.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保胎成功率为87.27%,对照组保胎保胎成功率为84.91%,两组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可在提高保胎成功率的基础上,减少黄体酮的用量,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评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研究。方法连续性收录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住院并确诊V A P的50例患者,动态分析V A P确诊后第1,3,7天 PC T水平变化,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综合分析 PCT 水平对VAP患者的评价价值。利用约登指数分析最佳切点PCT数值。结果降钙素原动态分析示VAP恶化组患者在VAP确诊后第1、3、7天水平均高于VAP好转组[(3.2±2.5)ng/mL、(4.4±2.9)ng/mL、(2.9±1.8)ng/mL VS.(0.4±0.1)ng/mL、(0.3±0.1)ng/mL、(0.1±0.1)],(P<0.05)。ROC曲线分析示 PCT 在 VAP确诊后第1、3、7天具有较高与预后评价价值(AUC=0.78、0.82、0.85),(P<0.05)。结论动态PCT水平变化是VAP患者预后的潜在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在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100例发生细菌感染的新生儿(感染组)、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和72例非感染病症新生儿(未感染组)的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对照组PCT和CRP值分别为(1.5±O.07)ng/ml和(1.00±0.29)mg/L;感染组PCT和CRP值分别为(30.25±20.71)ng/ml和(45.19±25.79)m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5);未感染组PCT值为(0.85±0.07)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RP值为(39.09±18.37)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CR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降钙素原( PCT )在脑卒中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48例中老年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hs-CRP与PCT含量,并根据临床资料和统计分析,评价其与脑卒中的疗效关系。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PC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高体温组hs-CRP、PCT含量显著高于低体温组和体温正常组(P<0.01~0.001),hs-CRP在高体温组和低体温组中的阳性率基本相同,而PCT和细菌的阳性率在高体温组及低体温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T含量升高在诊断细菌性感染方面优于hs-CRP。结论根据血清hs-CRP、PCT含量测定可指导脑卒中患者高热时抗生素治疗的选择,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应用中的价值。方法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经验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生素应用。当血清PCT≥0.25 ng/ml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当PCT<0.25 ng/ml时,则停止使用抗生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疗程,抗生素所用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抗生素使用费用、住院费用及二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根据PCT水平使用抗生素,能较明显缩短抗生素的使用疗程,减少医疗费用,有效防止抗生素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并与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8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43例)、脓毒血症组(51例)、严重脓毒血症组(34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的PCT、CRP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与严重脓毒血症组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d后脓毒血症组和严重脓毒血症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CR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各组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T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有早期诊断价值,且在疗效监测中优于CRP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在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54例初治淋巴瘤患者(治疗组)和30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SF水平。结果54例淋巴瘤患者铁蛋白检测水平(888.84±88.2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35±34.9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瘤晚期(Ⅲ-Ⅳ期)患者铁蛋白检测水平(1293.31±647.47)ng/ml高于淋巴瘤早期(Ⅰ~Ⅱ期)患者(343.68±168.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瘤患者常规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完全缓解(CR)组化疗前SF水平(691.18±646.79)ng/ml明显低于非完全缓解(NR)组化疗前水平(1199.44±648.2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SF检测水平明显升高,且淋巴瘤越晚期及治疗效果越差者SF检测水平披高.提示监测观察淋巴瘤患者SF的变化有助于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