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布托啡诺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实用性。方法选取60例行硬膜外麻醉下经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麻醉后分别给予咪唑安定复合布托啡诺或异丙嗪复合哌替啶静脉注入。记录BP、HR、SpO2及镇静情况、术中牵拉反应、遗忘作用等。结果A组对呼吸循环有轻度抑制,但术中镇静、抗牵拉及遗忘作用[A组完全遗忘20例(74%),B组为15例(45%)]好,不良反应小。结论只要加强术中监测,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作为硬膜外麻醉的辅助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复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持续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阻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术中使用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镇压静;对照组,20例,术中使用氟芬合剂作为对照。记录给辅助药前(T0)、给药后2 min(T1)、5min(T2)、清醒(TW)时的脑电双频指数值,连续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镇静前后的BIS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镇静、抗焦虑、消除内脏牵拉反应痛的的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无明显影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咪唑安定能安全地辅助硬膜外阻滞,能更有效地增强镇静、抗焦虑、消除内脏牵拉痛等作用,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哌氟合剂和咪唑安定作为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行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麻醉完善后,两组病人均于术前10分钟分别静注哌替啶1mg/kg、氟哌利多0.05mg/kg。A组病人于手术开始前2~3分钟静注咪唑安定0.04~0.06mg/kg,观察用药前后、手术探查牵拉内脏器官时BP、HR、RR、SPO2的变化,对手术内脏器官牵拉反应、镇静状态、术后记忆的遗忘效果进行评估。结果A组病人消除牵拉反应、镇静、术后记忆的遗忘效果明显优于B组。麻醉后两组病人均有一过性心率增快和SPO2下降。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辅助哌氟合剂和咪唑安定,对术中抗牵拉反应、顺行性遗忘有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手术时镇静和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并观察其对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平面形成后,于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辅助药物:A组:首剂静脉注射(1—2min内)舒芬太尼0.1μg/kg十咪达唑仑0,02mg/kg,随后微量泵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2μg·kg^-1·h^-1+咪达唑仑0.04mg·kg^-1·h^-1,于手术关闭腹腔时停药。B组:哌替啶1mg/kg+氟哌利多0.05mg/kg单次缓慢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Ramsay镇静程度和内脏牵拉反应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msay镇静分级:A组达Ⅱ、Ⅲ、Ⅳ级分别为3例、8例、9例,与B组的4例、13例、3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5,P〈0.05);A组内脏牵拉反应(0~Ⅲ级)分别为9例、9例、1例、1例,与B组的4例、5例、7例、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1,P〈0.01)。结论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中,可明显改善镇静程度,防治内脏牵拉反应,对呼吸循环干扰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I~Ⅱ级,8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常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并测定麻醉效果,阻滞平面 T3-4~T11~12'无明显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手术切皮前,5min缓慢静脉注射给药,A组咪唑安定0.04mg/kg 芬太尼0.0015mg/kg.B组哌替啶1.0mg/kg 氟哌利多0.04mg/kg.结果 A组镇静及抗牵拉反应均优于B组.结论 咪唑安定与芬太尼组合与传统的辅助哌氟组合相比起效同样迅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能有效镇静镇痛,消除记忆抑制牵拉反应,更适合于硬膜外麻醉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对椎管内麻醉下阑尾切除手术内脏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40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牵拉反应情况及用药后HR、SpO2、MA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抑制牵拉反应有效率K组95%,F组80%,K组明显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椎管内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海军 《北方药学》2005,2(6):31-31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氟芬合剂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抗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药物效果.方法:149例ASAI-Ⅱ级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2组,给药组在开腹前缓慢静注咪唑安定和氟芬合剂2毫升.对照组给予安定注射液10毫克.结果:给药组对抗牵拉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咪唑安定复合氟芬合剂辅助硬膜外麻醉基本消除牵拉反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曲马多复合氟哌啶醇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拮抗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以及适宜剂量。方法 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组1曲马多0.5mg/kg 氟哌啶醇0.1mg/kg、组2曲马多0.75mg/kg 氟哌啶醇0.1mg/kg、组3曲马多1.0mg/kg 氟哌啶醇0.1mg/kg、组4哌替啶1.0mg/kg 氟哌啶醇0.1mg/kg待麻醉平面确定后单次静脉注射。结果 不同剂量曲马多复合氟哌啶醇辅助硬膜外麻醉有镇静、抗牵拉反应效果,并随剂量增加逐渐增强,曲马多1mg/kg时与哌替啶无显著性差异且无呼吸循环抑制。结论曲马多复合氟哌啶醇可作为硬膜外麻醉较好的辅助用药,其适宜剂量为曲马多1.0mg/kg 氟哌啶醇0.1mg/kg。  相似文献   

9.
陈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58-3259
硬膜外麻醉因操作简便、镇痛效果确切、明显降低应激反应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但无法消除术中内脏牵拉反应及患者的紧张情绪,临床麻醉中大多辅助以镇痛镇静药。布托啡诺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起效快,镇痛作用强,兼有镇静作用,将其与咪唑安定(力月西,恩华药业)合用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作用。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硬膜外阻滞完善后,A组:先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mg/kg和芬太尼1μg/kg,15分钟后用输液泵以咪唑安定0.05mg/kg/h、芬太尼1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液至关腹结束。B组:哌替啶lmg/kg和氟哌利多0.05mg/kg静脉单次注射。结果 两组用药拮抗牵拉反应的作用相当,术中镇静抗焦虚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术中输液泵连续输注能提高硬膜外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结肠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芬太尼1、5μg/kg,Ⅱ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异丙酚1mg/kg+芬太尼1μg/kg。结果Ⅰ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Ⅱ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5),而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成毅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9):109-109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混合液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硬膜外麻醉后A组静脉推注2/5单元咪芬混合液(咪唑安定10mg+芬太尼0.1mg混合并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ml作为一个单元)施行镇静,B组静脉推注2/4氟芬合剂作为对照组,分剐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5、10、30min时的HR、MAP、SpO2。结果两组患者的HR、MAP、SpO2给药后相比无明显差异变化,镇静效果比较:A组:OAA/S评分A优于B组。结论咪唑安定有较强的镇静、催眠、抗焦虑及顺行性遗忘作用,与芬太尼合用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对呼吸和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可以消除硬膜外麻醉下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术后遗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张筠  白凤英  白玲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2):911-912
硬膜外阻滞由于存在患者情绪紧张和内脏牵拉反应等缺点,故常需辅助用镇静和镇痛药。咪唑安定有顺行性遗忘作用,用于消除患者在麻醉与手术中的不良记忆。但国产咪唑安定(力月西)能否也发挥良好的遗忘作用?为此选择50例患者麻醉后用力月西静脉滴注对其辅助作用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镇痛及预防术中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Ⅰ,Ⅱ组)各45例,Ⅰ组静脉滴注咪唑安定后静脉滴注芬太尼;Ⅱ组静脉滴注哌替啶后静脉滴注氟哌利多。注药后不同时段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术中镇静程度、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5、15、30、60min的OAA/S评分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遗忘程度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8年6月本院妇科择期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在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情况下,异丙酚组先静注芬太尼0.05mg+异丙酚50mg,然后静滴异丙酚2mg/(kg·h)持续至手术结束前10min。结果: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MAP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丙酚组MAP在T2、T3、T6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用药后5、10min的血压值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脉搏及氧分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用药后10~20min,呼吸抑制比较明显,脉搏显著加快,脉搏与氧分压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min后脉搏逐渐下降,并稳定在注药前水平。异丙酚组和对照组的镇静评分在T2-T5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6时逐渐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牵拉反应、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能显著抑制手术所致的内脏牵拉反应,静注芬太尼-异丙酚防治低位硬膜外麻醉可应用于妇科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应用咪唑安定的镇静遗忘效果。方法将40例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遗忘率分别为90%及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具有良好的镇静遗忘作用,可做为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的理想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7.
咪唑安定属于苯二氮卓类药,具有水溶性及消除半衰期短的特点,用于临床麻醉中具有减轻患者恐惧和不适心理,抗惊厥,顺行性遗忘,提高局麻药惊厥阈值等作用。但有报道,在硬膜外麻醉外麻醉中咪唑安定的用量大于0.1mg/kg时容易出现呼吸抑制。为此,笔者选用咪唑安定0.04-0.07mg/kg剂量,经观察发现患者在术中易出现子宫牵拉反应,因而影响手术操作。笔者将芬太尼与咪唑安定配伍,  相似文献   

18.
张红芹 《中国药业》2005,14(12):85-86
目的:探讨克服硬膜外麻醉牵拉反应的最佳方法.方法:将60例ASA Ⅰ~Ⅱ级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施麻醉后于术前10 min A组静脉注入咪唑安定0.04~0.06 mg/kg,芬太尼0.05 mg;B组静脉注入氟哌利多0.1 mg/kg,芬太尼0.05 mg;C组静脉注入芬太尼0.05 mg后用微量泵以2 mg/(kg·h)速度持续注入丙泊酚.观察各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以及牵拉反应情况和镇静状态.结果:与注药前比较,注药后B组与C组的SpO2,C组注药前与注药后的HR,A组与C组的SBP,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牵拉内脏反应为1级者,镇静状态为4~5分者、遗忘状态为完全遗忘者,C组与A,B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泊酚和小剂量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时,有明显的抗内脏牵拉作用,能舒适镇静,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9.
余四新  郭锡恩 《淮海医药》2001,19(3):245-245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异丙酚联合用药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及苏醒质量。方法 择ASAⅠ-Ⅱ级颅内占位手术32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咪唑安定+异丙酚组(D+P组)。麻醉诱导。P组:异丙酚2.0-2.5mg/kg;P组:异丙酚4-8mg.kg^-1.h^-1,D+P组:先以咪唑安定0.08-0.12mg/kg,术毕前2h改为异丙酚2-4mg.kg^-1.h^-1持续泵入,两组镇痛肌松均用芬太尼2-4μg.kg^-1.h^-1,维库溴铵0.05-0.1mg.kg^-1.h^-1。分别于术前(T1)、术始(T2)、术中(T3)、术毕(T4),送回病房(T5)5个时点记录BP和HR,手术结束后记录患对指令的反应和完全清醒的时间。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及麻醉恢复情况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 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用药,麻醉效果佳,不良反应少,费用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氯胺酮预防硬膜外阻滞下儿童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将儿童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切皮进腹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5—1mg/kg。对照组不使用氯胺酮。监测并记录患儿收缩压(S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对内脏牵拉反应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均在硬膜外阻滞下完成手术。术中牵拉反应分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血管反应强烈,牵拉阑尾时有痛苦表情并伴有不同程度体动反应;观察组除1例诉上腹部隐痛、恶心外,其余均较安静。结论氯胺酮静脉注射显效快,小剂量应用对呼吸、循环影响较轻,辅助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抑制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尤适于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