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2010年-2011年10月期间行5mg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38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唑来膦酸治疗后1年骨密度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总不良反应率为76.3%。结论唑来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治疗新选择——唑来膦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瑾瑜  彭永德  盛正妍 《世界临床药物》2011,32(4):252-256,后插1
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第3代双膦酸盐--唑来膦酸近年已进入国内临床应用,对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以及预防妇女绝经后骨量丢失等有效.然而,仍应高度重视本品可能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如下颌骨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3.
张玲谦 《中国医药》2013,(11):1615-1616
目的探讨预防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增加唑来膦酸禁忌证范围、充分水化、规范药物配制过程、规范输液及补充足够钙剂和维生素D等综合方法预防唑来膦酸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采用药品说明书中方法使用唑来膦酸,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15/82)比42.7%(35/82),P<0.01]。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综合方法如增加唑来膦酸禁忌证范围、充分水化、规范药物配制过程、规范输液及补充足够钙剂和维生素D等预防方法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王霞 《上海医药》2013,(21):24-25,30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经唑来膦酸5mg静脉输注治疗后,通过复诊及回访,判断其疗效、不良反应和依从性。结果:24例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关节痛、全身肌痛等流感样症状及腹胀腹泻、乏力和食欲不佳等,一般不超过3d,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愿意接受连续治疗。结论:唑来膦酸作为一年注射一次的疗法,方便简单,有确切的提高骨密度的疗效和降低新发骨折的风险和改善生存期,安全性和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某院就诊且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差异将其分为老年组(年龄60~74岁)与高龄组(年龄≥75岁)各41例,比较分析两组的基础资料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分析药物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唑来膦酸在中国上市以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载的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唑来膦酸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共14例,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为43岁,最大为78岁,年龄50岁以上发生率较高(11例,78.6%);不良反应分别涉及全身性损害、肌肉骨骼系统损害、代谢和营养障碍、肝胆系统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唑来膦酸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年1~12月确诊的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流感样症状、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4.0%、16.0%、22.0%、28.0%;年龄与肌肉痛、流感样症状、发热呈负相关,应用骨吸收抑制剂与五种不良反应均呈负相关.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不良反应较多,其发生与年龄和应用过骨吸收抑制剂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1例74a女性患者,因严重骨质疏松首次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5mg静脉滴注。用药第2天,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胸痛、全身关节疼痛加重,BP160/80mmHg,T38.4℃。给予硝酸甘油、吸氧、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眩晕宁等对症治疗,14d后患者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0.
张歆  周文琦 《药学研究》2018,37(8):493-495
目的 通过收集唑来膦酸注射液在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并对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2016年9月30日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收集到的94例唑来膦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按照人群年龄与性别、累计系统—器官、发生时间、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94例不良反应女性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46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临床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包括全身性、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为在用药后24小时内,属速发型不良反应。结论 生产企业应加强女性患者和中老年患者用药方面的研究工作,临床上应密切监护,规范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绝经妇女骨质疏松实行唑来膦酸注射液医治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医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78例,选择5 mg的唑来膦酸注射液实行医治,分析用药后30 d内不良反应情况,按照不良反应是否发生将其分为研究组组(未发生,5例)和对照组(发生,43例),并对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实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几率为41.00%。研究组和对照组骨吸收抑制剂、钙剂、内分泌调节药品、骨钙素水平使用情况上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内分泌调节药品为不良反应发生危险因素,而应用钙剂、骨吸收抑制剂为不良反应发生保护性因素。结论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实行唑来膦酸医治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大,可程度较小,加以骨吸收抑制剂、钙剂医治可让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12.
喻燕波 《江西医药》2014,(6):531-532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2例,分为两组各16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对照组:阿法骨化醇(法能)0.25mg,加钙尔奇-D600mg。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1年后腰椎、股骨颈处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密固达能提高骨密度,有效地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O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O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骨密度为(O.8O ± O.11)g/ cm2,治疗后骨密度为(O.81± O. O8)g/ cm2,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率为 O.98%;观察组治疗前骨密度为(O.74± O. O8)g/ cm2,治疗后骨密度为(O.77± O. O8)g/ cm2,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率为5.14%。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有2例(6.67%)出现了骨痛和发热症状,经对症治疗后24h 内消退,均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汤涌  陈丹  张静 《中国药业》2014,(15):98-99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接受4 mg 唑来膦酸治疗的 DO 患者,观察其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钙(Ca)、降钙素(CT)、1,25-二羟维生素 D(VD)、骨钙素(BGP)、1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变化。结果68例患者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4例,流感样症状12例,胃肠道症状6例,血液系统症状5例,神经系统症状3例,注射部位局部症状4例。治疗后各点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 P ﹤0.05),且 VAS 评分治疗后显著降低( P ﹤0.01)。血清 ALP 及 Ca 在治疗后无显著变化,而 CT,VD,BGP,PICP 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0.05)。结论唑来膦酸能增加 DO 患者的骨吸收,提高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是治疗 DO 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安全性。方法对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给予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观察用药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及未发生组,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0例患者用药后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白细胞减少、轻微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21.11%、14.44%、11.11%、13.33%、4.44%、2.22%,总发生率为45.56%;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骨钙素水平、钙剂、骨吸收抑制剂、内分泌调节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内分泌调节药物(OR=0.71,P<0.05)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钙剂(OR=0.83,P<0.05)、骨吸收抑制剂(OR=1.23,P<0.05)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程度较轻,辅之以钙剂、骨吸收抑制剂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600 mg钙尔奇D片,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4 mg唑来膦酸,每年一次。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注射型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实验组联合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为(40.02±7.84)分,疾病不确定感为(42.63±7.99)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注射型唑来膦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之一,它与骨骼羟磷灰石有高亲和的结合力,能特异性地结合到骨转换活跃的骨表面,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减少骨吸收,降低椎体、髋部和其他部位骨折的风险~([1,2])。本院在使用唑来膦酸过程中,有1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不常见的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s,AAU),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7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后早期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率,分析骨密度、合并骨折、应用钙剂、骨吸收抑制剂与早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2010年12月期间行5mg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58例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用药后30 d内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唑来膦酸用药后早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痛、流感样症状、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其发生率分别为48.3%,25.9%,31.0%,41.4%,24.2%。总不良反应率为60.3%。多为一过性,用药后30 d内均完全缓解。经比较发现骨密度差异、是否合并骨折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前是否应用钙剂在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的发生率反面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是否应用骨吸收抑制剂药物史的患者与治疗后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的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早期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症状多为一过性,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骨密度、合并骨折无关,可能与钙剂、骨吸收抑制剂有关。用药前后应及时预防治疗,早期观察无严重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