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足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54例,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全麻组)和B组(普通全麻组)各27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情况。结果插管、拔管时,A组产妇的HR、MAP、SBP、DBP值明显低于B组(P〈0.05),且A组产妇拔管时有2例出现低血压;但插管前、切皮时,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苏醒时问为(5.4±3.2)min,明显短于B组的(13.2±5.2)min(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的麻醉诱导平稳,产妇苏醒迅速,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HELLP综合征剖宫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耀武  钱金洪  杨俊红 《河北医药》2009,31(12):1445-1446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全麻)剖宫产和其他麻醉方式剖宫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HELLP综合征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HELLP综合征行剖宫产患者60例,分成瑞芬太尼组(A组)、氯胺酮全麻组(B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每组20例。观察3组产妇麻醉前、插管时(A,B组)、切皮、拔管时/手术后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术毕苏醒时间(术毕至拔管)及胎儿血气情况,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进行神经行为(NACS)评分。结果3组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A、B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和NA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全麻剖宫产不会对新生儿的自主呼吸产生影响,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过程中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能很好地用于HELLP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3.
全身麻醉剖宫产瑞芬太尼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耀武  钱金洪  杨俊红 《河北医药》2009,31(16):2067-206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全麻)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剖宫产60例,分为瑞芬太尼全麻30例(A组)和普通全麻30例(B组),观察母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并进行脐带血气分析及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和NACS评分,A组同时进行脐静脉以及脐动脉血瑞芬太尼浓度的测定。结果2组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带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脐带血瑞芬太尼血药浓度很低,对呼吸无明显影响。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产科全麻诱导,对新生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剖宫产30例,分为瑞芬太尼组15例(A组)和对照组15例(B组),观察母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插管、切皮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产科全麻诱导安全可行,对新生儿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张京硕  钱金洪 《河北医药》2011,33(20):3107-3109
目的通过观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重症甲型H1N1流感孕妇全麻的诱导和维持,以评估此种方法的可应用性和对产妇、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6例甲型H1N1流感孕妇,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30s后瑞芬太尼1.Oμg/kg缓慢静脉注射(〉60s),完成后快速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胺O.1mg/kg行全麻诱导。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并连接麻醉呼吸机行机控正压通气,术中以丙泊酚4-10mg·kg-1·h-1、瑞芬太尼10μg·kg-1·h-1持续泵注,维持麻醉深度。比较剖宫产妇插管前、插管时、切皮、术中、术毕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前、插管后血气情况。并于胎儿娩出后分别于1、3、5、8、10min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和SpO2测定,作为A组。同时对椎管内麻醉的30例孕足月和孕30~32周娩出的2组新生儿1、3、5、8、10min进行SpO2测定和Apgar评分,2组相比较。结果产妇血液动力学参数稳定,插管时及插管后各时段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pO2插管前明显低于插管后各阶段(P〈0.05)。A组2例孕足月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均10分,1、3、5、8、10min SpO2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30-32周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均〉7分,1、3、5、8、10min SpO2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于重症甲型H1N1流感孕妇的剖宫产全麻诱导和维持期,并结合麻醉呼吸机行正压通气,孕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能更好保证肺的通气、弥散功能和动脉血氧合。并且对新生儿自主呼吸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术前镇痛用于急症剖宫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妊娠急症剖宫产且伴有术前剧烈宫缩痛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瑞芬太尼0.3μg/kg静脉注射+0.04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镇痛不足时追加0.15μg/kg,再按常规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按常规行腰硬联合麻醉。监测记录产妇疼痛情况、呼吸及循环变化、麻醉操作时患者配合情况、麻醉操作耗时、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术后比较2组以上指标。结果A组疼痛明显缓解、麻醉操作时患者配合情况好于B组,麻醉操作耗时(4.5±1.2)min少于B组的(6.2±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压、心率、SpO2、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术前镇痛用于急症剖宫产效果良好、有利于麻醉操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对母亲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R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K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R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较K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产妇术后苏醒更迅速、更彻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与氯胺酮相比,产妇血压、心率较平稳,术后苏醒较快,且对新生儿Apgar 评分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3例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A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案。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前后各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变化,记录妊娠结局。结果:①A组麻醉前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较为平稳,而B组麻醉后10min及胎儿分娩时指标均出现明显波动(P<0.05);②所有新生儿无1例死亡,两组体重、阿氏评分及NBNA评分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予以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案,麻醉效果显著,可减缓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峥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160-161
目的探讨产科全麻手术中使用瑞芬太尼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其对产妇和婴儿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曾经剖宫产的产妇60例,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即瑞芬太尼全麻组和对照全麻组,瑞芬太尼全麻组为A组,病例数为30例,对照全麻组则为B组,患者数为30例,观察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产妇的苏醒时间。结果 A组和B组的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两组的苏醒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婴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科中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很明显的,并且产妇能够快速苏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米库氯铵联合应用于产科全麻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以38例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而行全麻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两组,每组各19例。 A 组:给予丙泊酚+氯胺酮+维库溴铵组合,B 组: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米库氯铵组合。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手术10、20 min 时的 HR、DBP、SBP,记录两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产妇完全苏醒时间、Steward 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处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A 组产妇 HR、SBP、DBP 在麻醉各个节点上有较明显的波动,各个节点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B 组 HR、DBP、SBP 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各个节点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1、5、10 min 时 Apgar 评分以及使用面罩吸氧的新生儿例数均大体相当,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B 组产妇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较 A 组短,Steward 评分比 A 组高,三个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剖宫产产妇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米库氯铵组合,产妇血流动力学容易维持稳定,苏醒快,对胎儿/新生儿影响小,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不同配比用于静脉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1例,各组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不同。记录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情况,以停麻药的时间为零点计时,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插管前的MAP和HR值,较麻醉诱导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插管后即刻、拔管时与插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后5min的MAP和HR与麻醉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短,术后苏醒质量评分最佳。B组次之。C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长、苏醒质量最差。三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5mg/L与8μg/L时麻醉效果最好,随丙泊酚浓度降低及瑞芬太尼浓度增加,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逐渐缩短,苏醒质量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于沛涌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04-105
目的:观察探索瑞芬太尼+丙泊酚在多学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为短小手术提供最佳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剂量。方法:将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开胸引流术、开颅减压术、扁桃体切除术、骨科小手术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诱导、手术、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镇痛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瑞芬太尼+丙泊酚在多学科应用血流动力学、作用时间、镇痛效果、副作用发生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瑞芬太尼+丙泊酚三种剂量副作用对照A、B组与C组比较,P〈0.05;A、C组与B组比较,P〈0.05;镇痛效果B、C组与A组比较P〈0.05。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合,安全保障的最佳用药量分别为0.9~1.4μg/mg、1.9~2.2mg/kg。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合在多学科应用血流动力学干扰轻,作用时间理想,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发生率低,不受体质、性别、年龄影响,适用于多学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3.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与异氟醚复合芬太尼比较。方法将需剖宫产手术的ASAI~Ⅱ级的足月产妇40例(23~32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I组)和异氟醚复合芬太尼组(Ⅱ组)各20例。诱导:I组面罩吸入3.5%七氟醚、2~4L/min流量的氧气、静脉输入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顺苯阿曲库铵0.1mg/kg;Ⅱ组静脉注芬太尼0.02mg/kg、丙泊酚2mg/kg、顺苯阿曲库铵0.1mg/kg。维持:I组吸入1.5%~3.5%七氟醚,胎儿娩出后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I组吸人1%~2.5%异氟醚,胎儿娩出后静脉注芬太尼0.02mg/kg。取新生儿脐动脉(UA)血样1ml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两组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醉复苏的时间、术中知晓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I组诱导后和手术时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沪〉0.05)。II组在诱导后心率和血压下降较I组明显(p〈0.05),术后产妇拔管时间【(10.3±3.2)mini和睁眼时间[(15.4±2.3)min】I组明显早于Ⅱ组[(18.5±6.3)min,(25.6±3.5)min],差异有显著性垆〈0.05)。两组新生儿1、5、10minApgar评分均大于7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垆〉0.05l两组均未见新生儿呼吸抑制及产妇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吸入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平稳、效果确切、苏醒快、新生儿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的麻醉时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C组),均采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B组采用0.1~0.2μg/(kg·min)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维持,C组采用0.05~0.1μg/(kg·min)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观察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3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10min(T4)及拔管时(T5)的HR,MAP,SpO2,记录苏醒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有无呼吸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及燥动不良反应及离室时间。结果T1、T3及T5两组患者的MAP均较T0时升高(P〈0.05),且C组明显高于B组(P〈0.05),T1、T3及T5时两组患者HR均较T0时明显增加(P〈0.05),且C组明显快于B组,(P〈0.05),B组患者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短于C组(P〈0.01),B组呼吸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躁动发生率高于C组。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安全有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快速苏醒及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持续时间对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97例,根据吸入麻醉时间不同分为<90 min组(n=61)与≥90 min组(n=36)。观察苏醒期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时间分别为(70.0±13.2)min和(120.4±27.5)min(P<0.05);自主呼吸恢复、呼唤睁眼时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恢复时、呼唤睁眼时及拔管时四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呼吸末七氟醚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麻醉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不同时长麻醉维持,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可有效避免麻醉时间延长导致的药物蓄积、苏醒延迟和血压波动,获得满意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产科接收的足月产妇40例为研究对象,均需行剖宫产手术,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Apgar评分和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不同时点的MAP和HR无明显变化,分别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切皮时、胎儿娩出时的MAP和HR显著低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在开始切皮时、胎儿娩出时以及手术结束时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能有效维持剖宫产妇女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对新生儿未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合异丙酚麻醉时瑞芬太尼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在复合异丙酚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随机分为瑞芬太尼0.25μg? kg -1、0.50μg? kg -1、0.75μg? kg-1、1.00μg? kg-1组和1.25μg? kg -1组。结果5组胎儿娩出时血气分析及新生儿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合异丙酚麻醉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ED95分别为0.66μg? kg-1和1.31μg? kg-1。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患者采用复合异丙酚麻醉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为0.66μg? kg -1,95%有效剂量为1.31μg? kg -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1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采用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两组患者术中血压(SBP、DBP)、HR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记录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全程中SBP、DBP、HR均未出现明显波动,B组在诱导后出现SBP、DBP的明显下降,且B组诱导后(T1) SBP、DBP明显小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34、5.792、6.259、4.885,均P<0.01),A组和B组气管插管即刻(T2)至气管拔管后3 min(T7) 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05、0.321,x2=0.343,均P>0.05).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是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理想麻醉方法,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质量好,拔管时间早,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裴学坤 《河北医药》2015,(7):1057-1059
目的:探究行短小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开展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治疗的麻醉疗效及安全性,并为临床手术麻醉的顺利开展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手术室于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6例行择期手术治疗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研究组开展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记录2组于手术不同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体质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麻醉药物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后及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即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儿呛咳、喉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诱导期体动及术后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短小手术开展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相较于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安全性更佳,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成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量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70例。镇痛组给予微量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采用腰-硬膜外麻醉法镇痛,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式,按照常规产科检查处理。观察2组VAS评分、分娩方式、宫缩药物的使用率、产程时间、Apgar评分、出血量。结果镇痛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镇痛组镇痛后及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痛前后和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宫缩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盐酸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明显减轻产妇的疼痛,保证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