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医院内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和切入点,以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介绍高危药品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种类,以及我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及体会。结果与结论:我院通过管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使用风险。在目前药物安全事件频发的形势下,有必要在医疗机构内对高危药品实施针对性管理。建议各医疗机构制定相应的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2.
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楠  谢学建 《中国药业》2012,21(24):89-91
目的探索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介绍高危药品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医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和体会。结果与结论通过管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医疗机构应对高危药品要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关措施,将潜在的高危药品差错消灭在萌芽中,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15,(6):666-668
目的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可靠。方法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并搜集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在高危药品管理上的先进理念和有效举措,结合第98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实际。结果探索并建立适合解放军第98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结论医疗机构应足够重视高危药品的管理和风险防范,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安全使用的标准流程,强化医药护人员的高危药品教育培训,推广患者安全用药的健康宣教,降低用药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强化医院高危药品的科学管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参考国内外高危药品的管理经验,结合本院的实践,从医院高危药品目录的制定、高危药品的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为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并建立适合北京军区总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模式,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合本院高危药品管理的实际,探讨并建立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结果和结论:高危药品管理模式应结合医院实际和专科特点,通过筛选确定高危药品品种、限制同品种数量、设定专区专柜、完善药房药品货位标识、落实责任制等管理措施、建立信息支撑体系、制定各项工作的标准流程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规范本院高危药品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体系,制定本院高危药品目录,设置警示标识,医、药、护三位一体认真执行高危药品管理使用原则。结果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降低了用药风险。结论加强高危药品管理,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柏蓉  张蕾  张学会  欧宁  袁红宇 《中国药事》2017,31(9):1067-1071
目的: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高危药品,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参考国内外高危药品的管理经验,从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目录、药品管理软件等方面,总结高危药品管理的先进方法。结果与结论: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风险,应引起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高度重视。我国对于高危药品的标准化管理研究起步较晚,虽然部分医院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医疗机构仍应该在不同的技术层面和管理方式上加大对高危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8.
探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加强高危药品防范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介绍高危药品背景及管理现状,分析高危药品风险点,结合医院管理实践,探讨高危药品管理模式,规避用药风险相应措施。结果与结论:加强对高危药品各个环节管理,提高医院药物治疗安全性,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医疗机构应重视高危药品管理,建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医师、药师、护师及管理者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责任,减少用药差错,引领全民安全用药,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本文介绍了我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及体会,总结了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今后应从建立管理思维模式,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投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患者教育提高依从性,强化沟通完善制度,建立中国高危药品伤害预防循证指南等多个方而着手,形成完整、科学的高危药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为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根据高危药品的潜在风险因素,制订我院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模式,加强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知识培训。结果与结论完善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相关认识、加强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等,可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华  闫明  鄂震 《中国当代医药》2012,(31):166-167
药物是把双刃剑,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特别是高危药品。通过对近年来中外文献的检索发现,高危药品由于给药途径不当、给药剂量过大及人为因素等导致的伤害案例时有发生。全世界每年因用药导致的损害达150万人,其中由高危药品带来的损害占有一定的比例。对高危药品实施有效的管理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家对高危药品没有强制性规定。因此,探讨高危药品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高危药品规范管理,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制定医院高危药品目录,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制度。结果:总结医院高危药品的风险防范措施及管理方法,提高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降低了用药风险。结论:在药物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应重视高危药品管理,减少用药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高危药品规范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制订高危药品目录,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工作流程,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原则。结果:加强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结论:高危药品规范管理,可加强医、药、护人员三位一体的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防止用药差错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危药品分级警示标识,确保药剂科、门诊各诊疗室、临床各病区安全用药措施的落实,使药品管理更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制作统一的高危药品分级警示标识,在药剂科、门诊各诊疗室及临床各病区统一、规范使用,由药剂人员和护理人员根据所用药品相关警示标识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启用高危药品分级警示标识后,用药安全隐患明显降低,减少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论清晰的警示标识引导,可使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大大降低,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 ISMP 和我国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制定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的基础上,我院从高危药品的品种确立、养护、使用以及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降低了高危药品不当使用带来的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杨琼 《中国药业》2012,21(16):78-79
目的探讨医院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成立高危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及管理原则,建立健全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培训,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结果药师发药,护士取、用药准确率显著提高。结论对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可加强药师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有效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显著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改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用药安全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中国医院协会在2008-2012年的患者安全目标中均提出"提高用药安全",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特殊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管理,而对高危药品使用中的高风险性和高危害性却重视不够。国家对高危药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各地医疗事故此起彼伏,造成的不良后果给患者、医疗机构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用药不合理是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除疾病外的各种死因中排名第一。用药安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特别是高危药品的使用,全球每年因用药差错所引起的损害达150万人,其中高危药品占很大比重…。本文就高危药品背景、概念等内容,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对高危药品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重视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建立可行的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确保用药安全。方法 确定高危药品目录,实行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摆放规范化、安全警示色管理、规范发药工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学习培训等。结果 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有所提高,药品从入库、储存、调剂到使用有制度保障,至今未发现违规使用高危药品的病例报道。结论 本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成效显著,但仍需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药物治疗在所有治疗方法中占主要地位,但是药品的种类繁多、数量大、剂量不统一、用药方法各异,环节多,错误风险大,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在药物治疗中,部分患者需要使用高危药品,国家对高危药品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无统一管理体系和工作模式,致使高危药品临床使用和管理比较薄弱。为了更好地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科学加强医院临床高危药品的管理,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