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和平均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指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略微高于对照组,但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PBG以及FBG指标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BMI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实验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对于BMI的影响更小)有利于降低BMI,能够有效降低发生低血糖事件的概率,用药更加具有安全性.运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0例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指标和餐后2 h血糖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 0.05),与对照组空腹C肽指标和餐后2 h C肽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对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2hPG以及FPG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病患的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辽宁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内分泌科的80例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采用给予标准剂量甘精胰岛素组进行干预治疗;试验组40例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以及空腹C肽。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糖尿病临床疗效评分、临床心理治疗功能评分、临床安全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以及空腹C肽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糖尿病临床疗效评分、临床心理治疗功能评分、临床安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来说,采取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情况,故对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应采取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药理特性分析.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结果:FPG、2hPG和HbA1C在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腰围和BMI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具有卓越的降糖及降体重作用,与其卓越的药理作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82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单纯应用二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0.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8.51±2.13)d和用药治疗总时间(13.75±2.08)d明显短于对照组(12.85±3.49)d和(18.04±3.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观察期间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空腹血糖达标时间、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治疗1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体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HbA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各指标、体质指数(BMI)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序贯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序贯甘精胰岛素治疗,利拉鲁肽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依循随机对照原则利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完成分组,均分为联治组与单一施药组,单一施药组患者经给药二甲双胍,联治组则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量指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3%(显效5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单一施药组治疗有效率82.2%(显效41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治疗有效率对照为联治组显著更高(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其无增毒现象,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与甘精胰岛素组,各40例,分别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以甘精胰岛素组为对照,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胰岛素和餐后2 h C肽、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和空腹C肽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空腹水平(P<0.05或P<0.01),且利拉鲁肽组餐后2 h C肽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和2 h PG、FMN和Hb A1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利拉鲁肽组治疗后的FMN降低幅度大于甘精胰岛素组。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和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恢复,治疗T2DM的短期临床疗效可能优于甘精胰岛素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奇偶数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单纯二甲双胍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皮下注射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  相似文献   

16.
何静  蒋琼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80-82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参考组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较参考组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控制血糖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研究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共66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平均为33例。常规治疗组单纯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选择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常规治疗组为12.12%,联合治疗组为15.15%,两组之间没有差异性,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联合治疗组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治疗1~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指数(FPG)、餐后2 h血糖指数(P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二甲双胍治疗效果,具有安全、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是否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当地医院最近一年收录的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把所有患者依据年龄,性别等因素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成员同时使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进行综合治疗,而另一组患者则采用其中一种药物进行治疗,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追踪检测后对比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比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效果更好,而且在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上面看,综合组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远远低于单一组的患者,这两组对比的数据科学严谨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有着很大的优势,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治疗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T2DM)脂质代谢和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医院2019年7月~2021年3月62例T2DM患者分组,按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测量指标和化验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