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尾玉  蒋煜文  徐红 《中国药房》2012,(42):3995-3997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Ⅰ型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100例Ⅰ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成A、B组,A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mg,每年1次,共2次;B组口服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1次。2组均补充碳酸钙D3 600mg·d-1,治疗时间均为18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值和血钙(Ca2+)、碱性磷酸酶(ALP)等生化指标,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OI指数)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除治疗12、18个月后AL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2、18个月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8个月后腰椎、髋部BMD值都有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后腰椎BMD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髋部BMD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均能使Ⅰ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显著改善功能并减轻疼痛,增加腰椎、髋部BMD值,长期使用均不影响肝、肾功能,且唑来膦酸比阿仑膦酸钠为更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骨化三醇组、伊班膦酸钠组、联合组,每组各41例。骨化三醇组患者口服骨化三醇胶丸,2粒/次,1次/d;伊班膦酸钠组患者静脉滴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2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滴注时间大于2 h,1次/3个月;联合组给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用法用量同上。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骨密度(BMD)、血磷、血钙、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骨化三醇组、伊班膦酸钠组、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85.37%和95.12%,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3组患者的NRS评分值均显著降低,平均腰椎BMD和平均股骨颈BMD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NRS评分值显著低于同期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而平均腰椎BMD和平均股骨颈BMD均明显高于同期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钙、血磷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患者的血钙、血磷较其他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12个月后,3组患者TRAP-5b、BAL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TRAP-5b、BAL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骨密度,减少疼痛,维持骨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确诊为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L,每周1次,5周1个疗程;B组为试验组,除了使用玻璃酸钠外,加用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VAS、BMD,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缓解B组优于A组(P〈0.05),骨密度检测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加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对47例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钙维生素D复合物单独应用与联合阿仑膦酸钠在治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造成骨量丢失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40例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患者,分别给予单用钙尔奇D片0.6g/天(A组)及联合阿仑膦酸钠70mg/周(B组)治疗,观察入选时及治疗6个月后临床疼痛症状、常规生化指标和定量cT腰椎骨密度(BMD)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水平的一般特征和治疗后疼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腰椎BMD值有所下降(P〈0.05);B组治疗后腰椎BMD增加(P〈0.01);B纽治疗后腰椎BMD值明显高于A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相近(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量持续丢失。与单纯服用钙维生素D复合物相比,钙维生素D复合物与二膦酸盐联合能更有效地治疗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甩引起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阿法骨化醇、碳酸钙联合或不联合阿仑膦酸钠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来我院就诊的32例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口服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碳酸钙)及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碳酸钙)。两组共用药治疗1年。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1年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如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空腹尿钙/尿肌酐比值(尿Ca/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治疗6个月和1年后,腰椎及髋部BMD改变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BALP、尿Ca/Cr均有下降,BGP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LP下降、BGP升高更为明显,两组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和钙剂能更好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降低骨折风险,其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法骨化醇和钙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随机均分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A组)和单用唑来膦酸治疗组(B组)。结果两组患者骨疼痛缓解率、生存质量改善率及毒副反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骨病灶控制率分别为50%(6/24)与16.7%(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术后骨转移安全有效,是临床优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
傅捷 《中国药业》2013,22(15):105-106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绝经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门诊和住院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予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B组予钙尔奇D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腰椎骨密度(BMD)、股骨颈BMD、全髋部BM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血常规及尿常规等,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2%和56.25%;两组患者的腰椎BMD、股骨颈BMD、全髋部BMD等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A组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A组的P1NP和β-CTX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
牛军强 《河北医药》2016,(18):2782-2785
目的:对比伊班膦酸钠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效果。方法脊椎转移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A 组)和经皮椎体成形术(B 组),每组31例,分别给予伊班膦酸钠静脉给药及经皮椎体成形术不同治疗方案,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判定疗效标准,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48 h、1个月、3个月时间点 VAS 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体力状况(以 ECOG 功能分级评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B 组 VAS 评分于治疗后48 h 及1个月时间点较 A 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B 组在治疗后2周较治疗前 ECOG 分级明显改善( P <0.05),而 A 组在治疗后2周 ECOG 分级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伊班膦酸钠和经皮椎体成形术都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患者满足手术条件可考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早期加强脊柱稳定性,不能满足手术条件的患者应积极给予以伊班膦酸钠为代表的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李荔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11-112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ALN)联合碳酸钙D3与单独使用碳酸钙D3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46例DOP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碳酸钙D3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臂远端骨密度(BMD)值。结果两组患者BMD值均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BMD值增加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N联合碳酸钙D3治疗DOP,患者BMD值增加更快,疼痛等症状改善明显,效果优于碳酸钙D3的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钠对高龄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80 例高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均服用钙尔奇 D 片 600 mg/ 次,1 次/ d;骨化三醇胶丸 0. 25 μg/ 次, 1 次/ 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钠注射液 5 mg 静脉滴注,1 次/ 年;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 70 mg/ 次,1 / 周,两组疗程均为 12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间的疼痛视觉评分(VAS)、腰椎和髋部总骨密度(BMD)、血钙(Ca)、血磷(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血清 I 型前胶原 N 端肽(PINP)、β 胶原降解产物(β - Crosslaps)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 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 01);治疗后 6 个月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 > 0. 05),治疗后 12 个月时,有统计学差异(P < 0. 05).治疗后两组各部位 BMD 均有明显或显著改善(P <0. 05或 P < 0. 01);观察组腰椎 BMD 治疗后 12 个月时优于对照组(P < 0. 05),髋部 BMD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 PINP 水平明显升高(P < 0. 05),TRACP、β - Crosslaps 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 01);组间比较,治疗后 6个月时观察组 TRACP、β - Crosslaps 水平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 0. 05),治疗后 12 个月时观察组 PINP、TRACP、β -Crosslaps 水平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 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 32. 5% ,对照组放弃治疗 5 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0. 0%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结论:唑来膦酸钠治疗高龄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并采用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5例,其中术后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组28例( A组)与未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组37例( 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及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再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PKP及唑来膦酸均可缓解缓解患者OVCFs引起的疼痛;在OVCFs发生后, PKP对于疼痛的缓解迅速而有效,而唑来膦酸对于患者疼痛的减轻特别是长时间维持及减轻有显著的效果。术后1年时A组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再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年时A组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再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再骨折与患者体重指数、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是否应用唑来膦酸有关,而与年龄、性别、骨水泥渗漏情况、病椎部位及病椎前缘恢复度无关。结论 PKP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又是减少椎体再发骨折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善老年腰椎滑脱患者术后腰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具有明确手术指征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术治疗后。被随机分为3组:Z组(静滴唑来磷酸钠组)、A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组)、O组(空白对照组)。观察骨密度(BMD)、疼痛可视量表评分(VAS评分)、腰椎JOA等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滴唑来磷酸钠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组在BMD、VAS、JOA等评分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对老年人腰椎滑脱术后患者使用抗骨质疏松治疗,能改善术后腰痛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0P)患者骨痛、骨密度(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OP 8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唑来膦酸组与阿仑膦酸钠组,每组42例.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痛程度、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 唑来膦酸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2组腰椎正位(L2-4)与右股骨颈BMD在治疗后6、12个月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12个月唑来膦酸组高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唑来膦酸组特异性碱性磷酸酶、β-胶原片段水平低于阿仑膦酸钠组和治疗前,降钙素高于阿仑膦酸钠组和治疗前(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可有效减轻OP患者骨痛症状,改善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并提高BMD水平.  相似文献   

15.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来曲唑改善绝经期乳腺癌术后生命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49例绝经期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联合应用唑来膦酸和来曲唑,对照组26例单纯口服来曲唑。于术后6,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c端肽(CTX),VAS评分镇痛效果,乳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B)生命质量评分等指标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骨密度和FACT—B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或0.01),观察组6,12个月时VAS评分、血清BALP水平、CTX含量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病变远处转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有效改善来曲唑引起骨量丢失等不良反应,调高镇痛效果减低骨折风险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唑来膦酸针与伊班膦酸钠针治疗骨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医疗费用。方法 选取2011 年9月~2014 年9 月间收治入院的35 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组(18 例)和B 组(17 例),A 组患者采用唑来膦酸针治疗,B 组患者采用伊班膦酸钠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医疗费用。结果 B 组的疼痛缓解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优于A 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 组(P<0.05),且B 组患者产生的总医疗费用低于A 组(P<0.05)。结论 与唑来膦酸针比较,伊班膦酸钠针治疗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更少且产生的医疗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戈舍瑞林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所致骨丢失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90例在我院乳腺科接受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三组,A 组(30例)和 B 组(30例)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同时使用唑来膦酸,疗程分别为5年和2年;C 组(30例)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期间未使用唑来膦酸。所有患者通过双能 X 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各时间点各组骨密度值,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肢体骨痛评定,观察记录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结果随访60个月,A 组患者各时间点骨密度均较 C 组升高(P <0.05):A组患者在治疗第48,60个月骨密度较 B 组患者升高(P <0.05):四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A 组低于 B 组和 C 组(P <0.05):A 组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和 C 组(P <0.05)。结论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行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期间,早期足疗程应用唑来膦酸可减少骨量丢失和相关骨折发生,缓解骨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钙尔奇+阿法骨化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胶丸;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600片+阿法骨化醇胶丸。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MD值均提高(P<0.05);两组BMD值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和钙尔奇+阿法骨化醇两种方案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仑磷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4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3例。对照组采用降钙索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疼痛改善程度,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bBMD值均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MD值增加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磷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增加骨密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脉冲电磁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脉冲电磁场技术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试用脉冲电磁场治疗仪和口服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进行治疗;对照组分别单纯使用脉冲电磁场治疗仪或口服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进行治疗,临床观察骨密度改变及疼痛症状缓解程度。观察组疼痛缓解率82.76%,骨密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初步研究表明,脉冲电磁场技术联合药物治疗能显著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改善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