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降低不合理退药发生,减少医患纠纷及经济损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统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干预前2009年10月~2010年9月的所有退药处方,按退药原因、退药种类、退药处方数量和金额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然后采取相应对策并进行干预;并与干预后2010年10月~2011年3月的所有退药处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制定了相应措施,杜绝了不合理的退药,促进了合理用药,使门诊退药处方数量和金额明显下降,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门诊药房2011年全年共340份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药物不良反应(38.5%)和患者病情变化(24.4%);退药品种以抗菌抗菌药物(33.5%)为主.结论 应加强对主观原因引起的退药,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用药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率及合理退药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品不良反应,占38.1%;医生原因,占31.4%;患者原因,占23.2%;药房原因,占6.2%;其他,占1.1%.所退药品种类主要以抗菌药物用药、呼吸系统用药为主.结论 建议建立完善有效的退药制度,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管力度,积极开展院内处方点评,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服务水平,加强医患以及医护之间的沟通,以减少不合理的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4.
云璐  刘雪丽  杨海  朱键堂  周学锋 《中国药房》2012,(29):2777-277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门诊药房审核登记的928张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退药原因以患者因素最常见,由其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779张(83.9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139张(14.97%);由收费员(财务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6张(0.65%);由药品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4张(0.43%)。建议从完善医院退药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财务人员药学知识培训、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等方面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郑立群 《海峡药学》2012,24(2):278-279
目的 探讨门诊退药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份门诊所有处方,统计退药退药原因及构成比,探讨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1年间我院调配门诊处方28930张,退药处方240张,占总处方量的0.83% (240/28930),其退药原因构成比:不良反应150例(62.50%);医务人员处方不当32例(13.33%)、处方错误28例(11.67%)、大处方超量处方22例(9.17%)、缺乏与患者充分沟通20例(8.33%);患者因素88例(36.67%).结论 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门诊退药的发生,医生要规范自己行为,合理处方,药房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药学优势,严格审核,正确发放药品,医院加强重视退药管理以减少退药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门诊药房退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26530张,其中退药处方482张,占0.38%;退药原因由患者因素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368张(76.3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98张(20.33%);药品原因16张(3.32%)。结论必须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加强医师、药师、患者之间的沟通,规范执行用药退药规定,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海峡药学》2007,19(9):124-125
对我院2006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我院门诊退药的主要原因有医生开方时电脑录入错误、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自备或拒用药品等。针对各种退药原因,采取措施,减少退药率。  相似文献   

8.
林丹琪 《海峡药学》2014,(9):126-127
对我院门(急)诊,病区药房2012年1~10月及2013年1~10月患者退药处方登记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我院门(急)诊,病区药房2013年1~10月退药总数较去年同期减少1190例,减少率达47.22%。说明我院通过提高诊疗质量,加强药学服务,加强药房的管理以及规范退药程序健全退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干预措施,退药数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统计我院2009-2011年门诊处方退药情况,分析医院药房在处方退药相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方法:重新核对我院2009-2011年留存的765例门诊退药处方及原始处方,根据退药登记本按退药原因、处方数量、处方金额、退药类别等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765例退药处方记录中,处方行为不规范和医患沟通不足导致退药328例(42.9%),出现不良反应退药184例(24.0%),收住院或转院退药87例(11.4%),计价收费错误退药54例(7.1%),其他原因退药112例(14.6%)。结论:医院应加强处方管理,规范处方行为,完善退药制度,以减少不必要的退药情况,确保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减少门诊药房患者退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7月我院门诊药房在未实施PDCA循环之前作为对照组,2017年8~12月实施PDCA管理之后作为研究组,在此期间分别抽取各组的4000张处方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房药品管理,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药房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的退药情况,退药率以及两组药房管理质量的评分。结果研究组门诊药房的退药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退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药房管理质量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门诊药房的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能够明显降低退药的出现情况,提升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利于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陈达  张一萍  马淑莉 《中国药房》2006,17(14):1063-1064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2005年12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43200张,其中退药处方503张,占0.35%;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和医院服务存在瑕疵等。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马香妹  戚静燕 《海峡药学》2012,24(8):234-236
目的 对比分析我院病区药房口服药退药干预前后的效果,规范医生电子医嘱的正确率,减少不安全因素,且减轻药剂人员的工作量.方法 对我院干预前(2010年1月~6月)和干预后(2011年1月~6月)病区所有的口服药退药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通过医嘱审核干预、制定退药管理制度和奖罚条例等措施,退药人数由占住院总人数的20.47%下降到6.05%;退药金额、退药处方数、各类药品的退药频次均有下降.结论 通过加强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实施西药退药干预前、后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玲  王洋  李琼  李寅 《中国药房》2008,19(10):792-793
目的:探索减少退药事件的措施,为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比较2005和2006年我院实施干预前、后的西药退药处方数及金额,按不同退药单元、临床科室、药品种类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总退药总频次和退药总金额分别下降37·43%、49·88%;退药前10名科室的退药频次和退药金额都有所下降,最多达136·95%;干预前、后退药类别排序相似,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6·04%、20·21%。结论:通过加强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提出个人建议,以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6~12月退药处方176张,以科室退药、处方金额、退药药品种类、退药原因为指标进行分类统计.结论:通过建立惩罚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师技术水平等,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减少退药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原因,并对管理策略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200张门诊退药处方,统计分析退药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结果:退药的主要原因有不良反应、医师因素以及患者因素,分别占37.5%(75/200)、35.5%(71/200)、18.5%(37/200),药房发药错误以及药物质量原因较少,占8.5%(17/200).结论:针对医院门诊退药原因,应注重医师专业知识培训,完善退药制度,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门诊药房退药现象。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588978张,其中退药处方243张,占0.041%;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重复用药、医师开药过多或电脑输入错误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结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完善医院退药制度,建立适当奖惩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可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中,笔者对我院门诊药房2008年1月至12月的退药处方作了统计,并就退药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努力保证药品质量,规范药房退药。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药房(西药与中成药)2008年1月至12月的处方,共统计124600张,退药处方498张,占  相似文献   

18.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志文  刘春英 《中南药学》2009,7(10):796-798
目的探索减少退药事件的措施,为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调配处方72 856张、其中退药处方179张、退药率占0.25%。结论规范退药程序,加强退药管理,减少医院退药情况的发生、保证药品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用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门诊退药,提高处方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08年3月~8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急诊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需建立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制定奖惩制度以规范医务工作者的行为等。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运用 PDCA 管理法改善门急诊患者退药情况。方法:运用 PDCA 管理法对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干预并观察 效果,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我院门急诊药房2015年以及干预后的2016年的退药信息,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干预前后 的退药处方数、退药数量以及退药金额。 结果:运用 PDCA 管理法后门急诊退药处方数、退药数量及退药金额均下降(P均< 0.05)。 结论:PDCA 管理法能降低退药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