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前列腺炎因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除有湿热蕴结外,尚有败精瘀阻滞脉络之证,易合并前列腺增生。采用活血化瘀,内外同治之法、通过皮肤粘膜、经络、穴位吸收药物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复杂,病程缠绵,属“淋浊”、“精浊”、“白淫”、“白浊”等范畴。医者易偏于从湿热论治本病,而忽略从脏腑辨证,本文粗探从脏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关系。1基本病机前列腺既不属于脏,也不属于腑,可归属于精室,属奇恒之腑。中医无前列腺炎之名,本病与思欲不遂或房劳过度、相火妄动、或酒色劳倦、脾胃受损、湿热下注、败精瘀阻等因素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指出本病的发生与湿热有关。《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谓:“浊病精窍溺自清,秽物如脓阴内疼,赤热精浊不易化,白寒…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关文献复习和总结老中医经验,探讨了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认为湿热浊毒瘀滞精室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机,体质虚弱是病变基础,感染充血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观察本院十年验方中药精浊病5号方加中药熏洗治疗湿热瘀阻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源于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湿热瘀阻型前列腺炎,年龄在20~50岁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药加熏洗组、熏洗组、西药组四组,分别予以精浊病5号方汤剂,精浊病5号方加中药熏洗,中药熏洗,西药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4 w后予以中医证候及NIH-CPSI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与中药组、熏洗组和西药组比较,中药加熏洗组的总有效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中药加熏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及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较中药组、熏洗组和西药组各组治疗后的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精浊病5号方加中药熏洗治疗湿热瘀阻型前列腺炎疗效肯定,可作为治疗湿热瘀阻型前列腺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精室瘀阻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的范畴 ,是精室之疾。精室位居下焦 ,为男子奇恒之腑 ,精室的生理功能是生精、藏精、排精。精室之精 ,贵在流通 ,并通过房事或遗精排出体外。若湿热病邪下注精室 ,久则精室瘀阻 ,流动之精停而为浊 ,清浊相混 ,流出精窍 ,则为精浊。故精浊之慢性者的病理关键是精室瘀阻 ,治当通窍逐瘀 ,使精窍开而瘀腐祛 ,精浊清而相火宁 ,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因病程较长 ,易反复发作 ,除有湿热蕴结外 ,尚有败精瘀血阻滞脉络之证 ,易合并前列腺增生。采用活血化瘀 ,内外同治之法、通过皮肤粘膜、经络、穴位吸收药物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精浊、劳淋、白浊等范围,本病由于湿热之邪久蕴,前列腺体瘀浊阻滞,腺液排泄不畅而引起.由于湿热之邪缠绵不去,血瘀、脾虚、肾亏复生,从而形成虚实夹杂之症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80例,解毒活血栓每日早晚外用塞肛内各一次,四周一疗程.结果:湿热瘀阻证慢性前列腺炎痊愈18.75%,显效40%,有效26.35%,无效15%;对会阴疼痛或不适、少腹疼痛或不适、阴囊疼痛或不适等的止痛作用快而明显,大多用药1~2天即可止痛.结论:解毒活血栓对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会阴、少腹、阴囊疼痛或不适起效较快,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湿热消外敷热导入治疗Ⅲ型湿热挟瘀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10 d为1疗程,比较治疗3个疗程(30 d)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和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热消外敷热导入对Ⅲ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润璞  张向辉 《当代医学》2009,15(31):138-139
目的观察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前列舒通胶囊+氟哌酸胶囊)和对照组(氟哌酸胶囊)。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83.33%、68.33%(“P〈0.05”),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可有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并能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