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 ~8%,男女患病比为1∶3至1∶5,多见于头面部、胸背部及四肢[1].根据Mulliken-Glowacki等生物学分类方法分为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2],内皮细胞增殖活跃者为真性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相对稳定者为血管畸形.真性血管瘤又分为表浅性毛细血管瘤、深部性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真性血管瘤绝大多数可自行消退,部分不能自然消退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头颈部、血管瘤迅速增大者,更应及早手术治疗.现报告1例婴幼儿颈胸部巨大毛细血管瘤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总结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57例鼻腔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鼻腔血管瘤好发部位,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鼻中隔来源30例,下鼻甲来源16例,中鼻甲来源5例,钩突来源2例,鼻前庭来源2例,鼻底来源1例,筛泡来源1例。病理类型,毛细血管瘤41例,血管瘤样增生5例,肉芽肿型血管瘤4例,血管平滑肌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性别及侧别无明显差异。平均随访时间大于10个月,1例复发,治愈率达98.2%,无并发症,手术效果肯定。结论 鼻腔血管瘤是鼻腔内常见的血管性良性肿瘤,鼻腔血管瘤以毛细血管瘤最多见,最好发于鼻中隔,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血管瘤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对鼻腔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影响小,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的5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患儿行气管切开术,全部患儿均于内镜下实施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后给予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辅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都获得较好的效果,血管瘤消失,未见复发。2例气管切开患儿术后顺利拔管。结论:对于体积较大的声门下血管瘤,采用气管切开后再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声门下血管瘤,能迅速缓解气道梗阻,缩短自然病程,无术后声门下狭窄等并发症,对于体积稍小的声门下血管瘤,直接于全身麻醉下行声门下血管瘤等离子消融术,可避免气管切开。普萘洛尔(心得安)辅助治疗亦可降低血管瘤复发。因此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普萘洛尔(心得安)辅助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具有安全、简单、微创及复发率低等优势,是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超声刀在鼻内镜鼻腔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超声刀应用于鼻腔血管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点. 方法 10例鼻腔血管瘤患者在鼻内镜下,利用超声刀直接闭合切除血管瘤. 结果 10例均一次成功摘除血管瘤,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出血及并发症发生.均在术后2~3天治愈出院. 结论鼻内镜下超声刀切除鼻腔血管瘤,具有视野清晰、术中出血少、手术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作者等对28例鼻部各型血管瘤的临床和治疗进行了分析。性别:男17例,女11例。年龄:16—58岁。根据病史有10例于出生后即已发生,7例于8岁以后发生,11例子30岁以后发生,3例与外伤有关,8例原因不明。 28例分型如下:扁平型血管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10例,有分支的血管瘤8例,混合型血管瘤5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作者自1973年起采用液氮冷冻方法治疗耳鼻咽喉部血管瘤,经3~4年随访,效果较好,既治愈了肿瘤,又尽量地保持局部外形和功能。1.耳郭血管瘤:共治疗48例。43例痊愈,2例好转,3例无效。单纯性血管瘤均为一次冷冻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局限于耳郭上者,常需2~3次治愈,与耳郭周围皮肤相连的海绵状血管瘤疗效不好,且易复发。一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妊娠期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北京市仁和医院诊治的5例鼻腔妊娠期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鼻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鼻腔妊娠期血管瘤,术中出血1~100 ml,平均出血20 ml,术后观察疗效。结果5例均治愈,术后无出血及并发症,血管瘤均一次性切除,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鼻腔妊娠期血管瘤如果反复出血或出现并发症,宜尽早手术治疗。鼻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鼻腔妊娠期血管瘤,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及微创等优点,是治疗鼻腔妊娠期血管瘤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及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在顽固性鼻出血、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介入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顽固性鼻出血中,30例治愈,有效率为 93.7%.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均少于300ml.结论介入治疗鼻出血、鼻咽纤维血管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血管病变罕见,然威胁生命,最常见为单侧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约占有先天性喉发育异常的1.5%,女2倍于男,多中心型及弥漫型血管瘤较孤立型者更罕见,其真实发病率不清楚,其症状及治疗则视其类型、部位、大小而定。声门下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型、海绵状及混合性三型。Shikhani等复习72例中91.6%属毛细血管型,后二型仅各3例,患者中约半数伴头颈部皮肤血管瘤,反之,有皮肤血管瘤的婴儿一旦出现(?)时,提示可能有血管瘤阻塞呼吸道。据认为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具体注射方式及剂量.方法 收集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12月的咽喉部血管瘤患者18例,单发血管瘤16例,散发血管瘤2例.依病变位置及深度以不同方式局部注射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1年随访,全部有效.其中1例多发性血管瘤患者注射聚桂醇注射液后局部反应性肿胀明显,3例轻度呼吸困难,10例术后疼痛.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干咳、胸闷、血管栓塞、一过性缺血性休克及黑朦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咽喉部血管瘤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体注射方式需根据血管瘤的大小、深度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1.
血管瘤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约1~3%,头颈部约占35~60%,大部分小血管瘤自行消失,但有20%可长大且不会完全消失。大血管瘤约有5%发生并发症,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迅速生长的血管瘤可发生溃疡、出血或感染,位于眼眶周围者可影响视力,需要紧急摘除以防止失明。血管瘤也可阻塞气道引起呼吸障碍。由于在大血管瘤中血小板凝集发生消耗性凝血病──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是一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死亡率达20%,需要紧急处理。高输出性心表可见于多发性血管瘤或内脏受累者。对于小血管瘤一般不作处理等待自愈,对于引起…  相似文献   

12.
喉部血管瘤是幼儿喘鸣的主要原因,小儿喉血管瘤几乎都在声门下。Shikhani复习323例声门下血管瘤,女与男之比为2:1,大多数病例在出生后6月内就诊,平均3.6月,大多数患儿就诊时有某种程度的呼吸窘迫,最常见为吸气性喘鸣,还有声嘶、咳嗽、发绀、咽下困难、呕吐等,约45%患儿同时伴有其它部位(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腹腔、骨、眼)血管瘤。声门下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  相似文献   

13.
头颈部大的血管瘤出现出血、溃疡和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以往采用非手术疗法如放疗、类固醇及硬化剂,疗效不满意,手术结扎供血的血管,仅有暂时疗效。本文报告3例小儿颌面部血管瘤术前栓塞的经验。3例分别诊为下颌管海绵状血管瘤、颈前口底及舌部血管瘤、右下颌血管瘤。均全麻下经股办脉插管,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Gianturco圈或Ivalon,栓塞下齿槽动脉或舌动脉。栓塞后48~72小时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情况良好。作者提出栓塞血管是治疗头颈部血管瘤有用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报告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采用鼻内镜经鼻腔完整切除肿瘤,总结治疗此例的经验.结果用鼻内镜顺利切除了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后5个月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经选择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病例,采用鼻内镜进行切除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血管瘤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发病率占新生儿良性肿瘤的10%[1],部分血管瘤由于生长部位的特殊性,可能危及生命,如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subglottic hemangioma,SGH),具有血管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征,占先天性喉部畸形的1.5%。50%的SGH患儿可同时伴有皮肤血管瘤[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9例患儿,反复喉喘鸣、喂哺困难及喉梗阻发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7例为声门下单侧病变,2例为双侧病变。其中8例采用气管切开后血管瘤内平阳霉素注射法进行治疗,术后患儿带金属气管套管出院,2周后门诊随访电子支气管镜复查,如果肿瘤未消失,再次行平阳霉素注射,直至肿瘤完全消失后进行堵管及拔管;1例单侧声门下血管瘤行瘤体吸割术,未行气管切开。结果:平阳霉素治疗的6例声门下单侧病变患者经过1次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2例双侧病变患者经过2次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8例均顺利堵管及拔管。1例行声门下血管瘤吸割术患者,术后2周复查黏膜光滑,完全修复。结论:对于体积较大,阻塞声门下腔范围较广的血管瘤,采用气管切开后血管瘤内平阳霉素注射法,能迅速解除气道梗阻,缩短自然病程,且戴管时间短,无术后声门下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体积较小的声门下血管瘤,在麻醉配合良好的情况下,行吸割术并给予良好止血,可避免气管切开,起到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17.
颌骨中枢性血管瘤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瘤系口腔颌央部常见的疾病。而发生在颌骨的中枢性血管瘤临床少见,本文为作才在校期间统计口腔颌面部血管瘤805例,发生在颌骨者33例,占4.1%,本病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常可因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故诊断困难,本文旨在对颌骨中枢性血管瘤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近况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8.
喉血管瘤为少见疾病,以婴儿多见,多为先天性疾病,成人喉血管瘤更为罕见。我科2001年治疗2例喉部较大血管瘤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Nd-YAG激光腔内照射治疗鼻、鼻窦、咽喉血管瘤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Nd-YAG激光腔内照射治疗鼻、鼻窦、咽喉血管瘤46例,经过1~4年的随访,治愈率91.3%,显效率10.9%。同时论述静脉畸形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并对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的主要方法和优越性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在婴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0%,其中约40%~60%发生于头颈部.增生期血管瘤,尤其是严重的血管瘤(危及生命、影响重要器官功能或发生严重并发症)往往需要积极的治疗.研究发现普萘洛尔可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本文对这种新生治疗方法的成功案例及文献报道做一综述,在对比其他治疗方法的同时探讨普萘洛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