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淀素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胰淀素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单 层培养新生乳鼠胰岛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测定在不同浓度胰淀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的活力变化。结果10 μmol/L以 上胰淀素能引起胰岛细胞活力降低(P<0.01),10 μmol/L胰淀素时间梯度组细胞活力呈进行性下降,在 2 h时与对照组 相比差异非常显著。相差显微镜下可见部分细胞胞体缩小,胞质发生空泡变性,少数细胞核固缩、裂解,胞膜突起呈出胞 状。结论 胰淀素对胰岛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这种损伤程度与胰淀素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淀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胰淀素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大鼠胰岛细胞,检测不同浓度胰淀素对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内DNA及胰岛素含量的影响。结果10 μmol/L以上胰淀素作用2 h后,可抑制高糖(16.7 mmol/L)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10 μmol/胰淀素作用后,胰岛β细胞内DNA、胰岛素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P<0.01)。结论10 μmol/L以上胰淀素可显著抑制高糖刺激下大鼠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胰岛β细胞内Ca2+信号调节机制。方法:应用单层培养的新生SD大鼠胰岛β细胞,以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检测不同浓度胰淀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同时采用黏附细胞仪(ACAS570细胞仪)和钙特异荧光探针Fluo-3-AM检测胰岛β细胞内Ca2+变化。并进一步在不同的钙阻断剂条件下,测定10μmol/L胰淀素组作用后的胰岛  相似文献   

4.
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应用胶原酶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建立离体大鼠胰岛模型,研究不同浓度胰淀素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都呈线性相关。葡萄糖浓度为0、5.6、11.2mmol/L时,孵育1h,胰淀素(10-10~10-5mol/L)显著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P<0.05),且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胰淀素浓度呈负相关(P<0.01)。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时,不同浓度的胰淀素增加胰岛素分泌,而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但葡萄糖浓度为11.2和16.7mmol/L时,10-5mol/L胰淀素对胰岛素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胰淀素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直接抑制作用;在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时,胰淀素能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高糖时,高浓度的胰淀素抑制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胰淀素对大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应用胶原酶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建立离体大鼠胰岛模型,研究不同浓度胰淀素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都呈线性相关.葡萄糖浓度为0、5.6、11.2 mmol/L时,孵育1 h,胰淀素(10-10 ~ 10-5 mol/L)显著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P<0.05),且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胰淀素浓度呈负相关(P<0.01).葡萄糖浓度为5.6 mmol/L时,不同浓度的胰淀素增加胰岛素分泌,而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但葡萄糖浓度为11.2和16.7 mmol/L时,10-5 mol/L胰淀素对胰岛素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胰淀素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直接抑制作用;在葡萄糖浓度为5.6 mmol/L时,胰淀素能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高糖时,高浓度的胰淀素抑制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人胰岛淀粉样多肽聚集性及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硫磺素T荧光法检测淀粉样纤维聚集的动力学,采用透射电镜检测淀粉样纤维的形态。分离Wistar大鼠胰岛,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大鼠胰岛随机分配成空白对照组、人胰淀素组、人胰淀素+利拉鲁肽组。24 h后采用Annexin-V/PI荧光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凋亡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L-2) mRNA的表达。结果:人胰淀素单独孵育时,荧光于1.6 h左右开始上升,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3.4 h后平稳,动力学曲线呈S型曲线;人胰淀素与利拉鲁肽(500 nmol/L)以10∶1分子浓度共同孵育时,荧光信号上升延迟缓慢;以1∶1分子浓度共同孵育时,荧光信号未见明显增加,动力学曲线呈直线型。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人胰淀素单独孵育可见大量长条状纤维聚集,人胰淀素与利拉鲁肽(2 μmol)以10∶1浓度共同孵育后纤维数量明显减少,且短小模糊;1:1(20 μmol利拉鲁肽)浓度共同孵育后,无法找到纤维结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人胰淀素组IL-1、TNFα、CCL-2基因的mRNA表达均增加,而人胰淀素+利拉鲁肽组表达均下降(F=429.68、48.79、153.39, 均 P<0.05)。人胰淀素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人胰淀素+利拉鲁肽组凋亡率比人胰淀素组降低(F=514.34、16.14、18.47,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抑制胰淀素聚集,减少胰岛细胞炎症及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软脂酸培养下胰岛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胰岛细胞INS-1,分为空白对照组,软脂酸组(0.25 mmol/L),NAC作用组(浓度分别为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培养24h后,取上清测定胰岛素水平及GSH-Px、MDA含量。结果:软脂酸可使胰岛素分泌量减少,GSH-Px浓度下降,MDA含量增加,NAC可以明显抑制软脂酸引起的上述变化,抑制作用随NAC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抗氧化剂NAC对软脂酸导致的胰岛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观察灯盏花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体外增殖抑制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分别处理 HepG2 和 Caco2 细胞 24、48和 72 h 后采用 MTT 法检测灯盏花素对 2 种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作为评价其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灯盏花素对 HepG2 表现高浓度抑制作用,浓度为 20 000μmol/L 时,对 HepG2 细胞 24、48和 72 h 的抑制率分别为37%、63%和 69%;对 Caco2 细胞呈浓度依赖性,浓度为 5 000μmol/L时,对 Caco2 细胞 24、48和 72 h 的抑制率分别为72%、95%和 92%。灯盏花素对 HepG2 24h的 IC50 值为 24320.5μmol/L;48h的 IC50 值为 30 667.7μmol/L;72 h 的 IC50 值为 15 586.1μmol/L。对 Caco2 细胞 24 h 的 IC50 值为 11 417.0μmol/L;48 h 的 IC50 值为832.2μmol/L;72 h 的 IC50 值为 1 369.2μmol/L。结论 灯盏花素对 HepG2 和 Caco2 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 Caco2 的抑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红景天苷类似物对低糖低血清培养基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PC12细胞,采用低糖低血清培养基制备损伤模型。给予60μmol/L、300μmol/L、1 000μmol/L不同浓度类似物预保护24 h。经低糖低血清损伤24 h后,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和活力的影响。结果:部分红景天苷类似物能拮抗低糖低血清培养基损伤PC12细胞活力下降。结论:部分红景天苷类似物对低糖低血清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移植物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纯化后培养的SD大鼠胰岛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测定在不同浓度免疫抑制剂作用下胰岛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1ng/ml以上雷帕霉素能引起胰岛细胞活力降低;低剂量和高剂量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的活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这种损伤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1.
米诺环素对阿糖胞苷引起的离体毛囊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阿糖胞苷(Ara-c)诱导的小鼠触须毛囊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离体器官培养的方法,在倒置显微镜下每日测量不同浓度米诺环素与不同浓度阿糖胞苷作用下毛囊生长长度,记录生长天数,并用MTT法测定米诺环素与阿糖胞苷对体外培养乳鼠毛囊球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0.3×10-6 mol/L以上浓度的米诺环素能阻止阿糖胞苷对毛囊生长长度的抑制作用,延长化疗药物损伤后毛囊在体外的生长时间;米诺环素也能明显改善阿糖胞苷对体外培养乳鼠毛囊球部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结论:米诺环素在体外对阿糖胞苷诱导的毛囊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成为预防化疗后脱发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欧前胡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用浓度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的欧前胡素处理48小时,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欧前胡素处理后MCF-7的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欧前胡素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Mcl-1的表达;在MCF-7细胞中转染外源性Mcl-1后再用欧前胡素处理,检测欧前胡素对MCF-7细胞活力和凋亡程度的影响。结果 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欧前胡素细胞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4±1.2)%,(9.5±2.4)%,(24.5±4.4)%,(48.7±5.9)%,(74.7±6.4)%。20μmol/L,40μmol/L,80μmol/L欧前胡素凋亡诱导率分别为(4.9±0.9)%,(12.9±1.7)%,(22.1±3.1)%。MCF-7细胞用欧前胡素处理48小时后,细胞的Mcl-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当用pc DNA3.1-Mcl-1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80μmol/L欧前胡素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率(8.8±1.5)%相比于用空pc DNA3.1质粒转染组凋亡诱导率(24.2±3.3)%显著下降(P<0.05)。结论 欧前胡素具有体外抗乳腺癌的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cl-1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猪内皮前体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猪内皮前体细胞,将细胞分为3组,组1为对照组(培养液常规培养,不加处理因素),组2为过氧化氢组(培养液加入浓度为100μmol/L过氧化氢),组3为阿托伐他汀组(预先给予阿托伐他汀1μmol/L,后加入浓度为100μmol/L过氧化氢),测定细胞增殖活力(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100μmol/L过氧化氢使细胞增殖活力下降,使LDH、MDA含量增加,细胞凋亡率上升,1μmol/L阿托伐他汀可减弱上述改变。结论:过氧化氢可引起内皮前体细胞过氧化损伤,阿托伐他汀对内皮前体细胞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不同氟浓度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 304,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共分9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及加氟组(120、240、360、 480、600、720、840、960?μmol/L),连续培养24?h后,细胞计数并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并检测培养液中NO、SOD、MDA的含量。结果:①氟的浓度为120、240?μmol/L时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从600?μmol/L开始,内皮细胞数量明显下降,细胞形态呈损伤改变;②氟的浓度在120、240?μmol/L时,MTT测定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240?μmol/L浓度时最高;浓度在600以上时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培养液中NO从240?μmol/L时开始降低,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SOD从240?μmol/L时开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的含量逐渐升高。结论:低浓度的氟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高浓度有损伤作用,且随剂量的增高而增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素(visfatin)对棕榈酸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体外传代培养,进入对数生长期后进行实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visfatin(0~10-7 mol/L)作用24~72 h后MIN6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0.5 mmol/L棕榈酸和(或)10-8 mol/L visfatin处理24 h后MIN6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MIN6抗凋亡蛋白bcl-2、bax、激活型caspase-3和胞质细胞色素C表达的变化.结果 Visfatin作用24~48 h,MIN6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10-8 mol/L visfatin处理24 h可明显降低棕榈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率(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 表明,10-8 mol/L visfatin可显著抑制棕榈酸引起的细胞内源性bcl-2表达的下调及激活型caspase-3和胞质细胞色素C表达的上调(P<0.05).结论 Visfatin可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并通过细胞内线粒体途径抑制由棕榈酸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三种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移植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纯化后培养的SD大鼠胰岛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测定在不同浓度免疫抑制剂作用下胰岛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低剂量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1 ng/ml以上雷帕霉素能引起胰岛细胞活力降低;低剂量和高剂量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的活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这种损伤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96微孔板神经元N-甲基-D-门冬氨酸(NMDA)损伤模型,并评价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和抗炎症药米诺环素(minocycline)对神经元NMD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96微孔板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神经元体外培养至第10天(DIV10)时,用不同浓度的NMDA处理不同时间,以形态学和MTT染色为指标观察神经元的损伤情况,并观察氯胺酮和米诺环素对50μmol/L NMDA处理3h造成的皮层神经元急性损伤的作用。[结果]随着NMDA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神经毒性增加。氯胺酮100、10、1μmol/L和minocycline 135、45μmol/L预处理对50μmol/L NMDA处理3h造成的皮层神经元急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1)。[结论]96微孔板培养的原代神经元NMDA损伤模型可以用于评价药物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6,(7):779-780
目的:探讨胰高糖素样肽-1(GLP-1)对软脂酸培养下胰岛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胰岛细胞INS-1,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软脂酸组(0.25mmol/L)及GLP-1作用组(浓度分别为10nmol/L,20nmmol/L,30nmol/L),培养24h后,取上清测定胰岛素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软脂酸可使胰岛素分泌量减少,GSH-Px浓度下降,MDA含量增加,GLP-1可以明显抑制软脂酸引起的上述变化,抑制作用随GLP-1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胰高糖素样-1(GLP-1)对软脂酸导致的胰岛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Visfatin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素(visfatin)对棕榈酸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体外传代培养,进入对数生长期后进行实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visfatin(0~10-7 mol/L)作用24~72 h后MIN6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0.5 mmol/L棕榈酸和(或)10-8 mol/L visfatin处理24 h后MIN6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MIN6抗凋亡蛋白bcl-2、bax、激活型caspase-3和胞质细胞色素C表达的变化。 结果 Visfatin作用24~48 h,MIN6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10-8 mol/L visfatin处理24 h可明显降低棕榈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率(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10-8 mol/L visfatin可显著抑制棕榈酸引起的细胞内源性bcl-2表达的下调及激活型caspase-3和胞质细胞色素C表达的上调(P<0.05)。 结论 Visfatin可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并通过细胞内线粒体途径抑制由棕榈酸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氯丙嗪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氯丙嗪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测定法,观察不同浓度氯丙嗪(0μmol/L,3.0μmol/L,6.0μmol/L,12.5μmol/L,25.0μmol/L,50.0μmol/L,100.0μmol/L)作用后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并于用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氯丙嗪对Hela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氯丙嗪浓度为3.0μmol/L即呈现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为7.91%;浓度为100.0μmol/L时抑制率最高,达59.39%。用药4h后镜下即可见部分细胞贴壁性降低,肿胀呈球形,核膜溶解,不见核的轮廓;部分细胞裂解呈碎片状;用药8h后碎片明显增多。结论:氯丙嗪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具有体外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