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报道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15例,探讨该入路的手术技巧及适应证。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后均接受CT瘤区薄层增强扫描加矢、冠状重建行肿瘤立体定位,手术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在X线透视监视及显微放大10~25倍下进行,对肿瘤未能全切除的病例,术后加用放疗。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3年半,肿瘤消失9例,少许残瘤静止4例,复发2例(蝶鞍无扩大)。结论:我们认为此入路是切除伴有蝶鞍扩大的鞍内型及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的一种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求一种颅咽管瘤切除的手术径路可能性。 方法 回顾总结18 例颅咽管瘤的诊断方式,手术技巧和治疗结果,均经 C T 或 M R I扫描确诊。手术采取经唇下蝶窦入路或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两种方式行肿瘤切除术。 结果 9 例肿瘤获全切除,4 例次全切除,余5 例为部分切除,术后无死亡。15 例获长期随访( 平均31 年) ,有12 例恢复良好。 结论 对位于鞍内的颅咽管瘤或肿瘤系囊性并向鞍上扩展者,采用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切除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21例。结果在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该入路可以切除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术野显露清楚,不易造成穹窿、丘脑、大脑内静脉、丘纹静脉的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颅咽管瘤影像学分型与手术入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之一,肿瘤大多起源于垂体结节部上端的残余上皮,少数起源于鞍内垂体前后叶之间的残余颅颊裂,偶可见发生于鼻腔、蝶窦及蝶骨内。简言之,肿瘤沿着垂体柄和垂体生长,这决定了颅咽管瘤起源部位、生长方式的多样性,没有一种“定式”入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实  相似文献   

5.
有关颅咽管瘤的手术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最感困惑的问题。本报道经蝶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18例,均经CT或MRI扫描确认。本入路适用起源于鞍底或向鞍上扩展的肿物。手术采取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或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两种方式行肿瘤切除术。9例肿瘤获得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其余5例为部分切除,术后无死亡。15例获长期(平均3.1年)随访,有12例(80.0%)恢复良好,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复发,需行再行手术,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中对颅咽管瘤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操作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经眶-额-颞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LH  Liu YS  Yuan XR  Fang JS  Ma JR  Xi J  Yang ZQ  Huo L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282-285
目的 总结经眶-额-颞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经验,探索肿瘤全切除的手术技巧。方法 采用经眶-额-颞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18例。肿瘤位于鞍上7例、鞍上-第三脑室6例、鞍上-鞍内4例、第三脑室1例。12例肿瘤有钙化、13例囊性变、5例完全实质性。术中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分别从不同的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17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8~41个月。肿瘤全切除的14例未见肿瘤复发;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的3例于术后1个月内行辅助放疗,在随访期间肿瘤未见明显增大。Karnofsky预后评分(KPS)80~90分12例,60~70分5例,50分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经眶-额-颞入路能清楚地显露鞍区颅咽管瘤及其周围结构,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和无效脑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是安全切除肿瘤、避免穿通动脉损伤和保护下丘脑功能的重要保障,也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19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报道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的入路选择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近28个月来收治的19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材料及治疗方法和结果。开颅手术13例,其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经蝶手术6例,其中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结果 手术后死亡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结论 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能有效治疗颅咽管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C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41例.术前准备主要是进行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术后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出入水量、尿量、尿比重、电解质及CT、MRI等指标,及时防治尿崩症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防癫痫和激素水平低下.结果 手术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19个月,可正常参加生活、学习、工作正常者32例,生活需要帮助者9例,次全切除及部分切除的8例中3例于术后6~12个月复发.结论 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并结合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下丘脑损伤的发生率和提高肿瘤的切除率,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经终板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巍  毛颖  周良辅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7):1153-1154
颅咽管瘤是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手术切除肿瘤仍是目前治疗颅咽管瘤的主要手段。1997年2月至2004年1月,我们采用经终板入路切除42例视交叉前置或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颅咽管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颅咽管瘤30例,全部经手术切除。CT证实全切除率70%,1例死亡。重点讨论了颅咽管瘤的各种手术入路选择以及术后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蝶入路治疗垂体大腺瘤的手术经验. 方法 1999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84例,其中经右侧鼻腔-鼻中隔-蝶窦入路74例,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10例. 结果手术无死亡.术后MRI复查显示,近全切除(>95%)56例(66.7%),次全切除(>85%)18例(21.4%),部分切除(<50%)10例(11.9%).4例部分切除,术后1周再次行经额或经翼点入路手术切除肿瘤.65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除3例复发接受放射治疗外,余62例均恢复良好. 结论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术后放疗可以控制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蝶窦显微手术对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3例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进行了部分回顾性和部分前瞻性研究,其中10例术前接受溴隐亭治疗1~14个月(平均7.3个月),剂量在7.5~15.0mg/d。9例完成国际勃起功能评分(Ⅱ EF-15)问卷调查。结果术前服用溴隐亭治疗者手术治愈缓解8/10例,单纯手术治疗者治愈缓解4/13例,两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90,P=0.036)。9例基于Ⅱ EF-15问卷评分,术后较术前性功能改善(配对样本t检验,P〈0.05)。结论经蝶显微手术可改善患者的性功能,术前服用多巴胺激动剂有可能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Xu ZQ  Su CB  Ren ZY  Wang RZ  Yang Y  Ma WB  Li YN  Xing B  Lian W  Yang Z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4):293-295
目的 分析非侵袭型垂体泌乳素腺瘤经蝶手术疗效,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10年来经蝶手术治疗的234例患者手术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术后出现一过性水、电解质紊乱者127例(54.3%).治愈188例(80.3%),缓解12例(5.1%),进步20例(8.5%),无效14例(6.0%).无手术死亡.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和术前泌乳素水平对经蝶术后疗效有极显著影响,而术前病程、术前服用溴隐停与否、肿瘤质地、肿瘤是否卒中、术中鞍膈下降程度等对经蝶手术疗效没有明显影响.经蝶手术的总费用为(12 912.0±2361.2)元.结论 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可以作为非侵袭型垂体泌乳素腺瘤尤其是微腺瘤和大腺瘤的一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囊性垂体病变的经验。方法 2006~2010年,显徽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治疗15例囊性垂体病变,病变直径11~28 mm,其中〉20 mm者6例。将鼻窥器缓慢插入右鼻孔向上经中鼻甲直至蝶窦前壁,横行切开鼻中隔黏膜约1.5 cm,保持窥器尖呈闭合状态向对侧偏移,使鼻中隔骨折移位。然后将窥器张开,可见中线骨性隆起结构蝶嵴及两侧蝶窦开口。凿除蝶窦前壁约1.0~1.5 cm,显露蝶窦腔,咬除蝶窦分隔,剥离电凝蝶窦黏膜,显露凸形鞍底,凿开并扩大至1.2~1.5 cm骨窗即见硬脑膜,电凝硬膜后穿刺,证实病变后"十"字切开,显露病变并予钳取和刮除。结果手术过程顺利,病变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1例。病理结果为垂体脓肿4例,Rathke囊肿7例,囊性垂体腺瘤4例。无死亡及病残,术后无脑脊液鼻漏。1例囊性垂体腺瘤次全切除患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随访10个月未见肿瘤增大。余14例随访8~19个月,平均14个月,无复发。结论鞍区囊性垂体病变术前鉴别诊断虽然较困难,但仍有很多特征可以鉴别;应用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可取得简捷、安全、高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经蝶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Rathke囊肿7例,垂体脓肿5例,颅咽管瘤3例,脑膜瘤2例,垂体结核性肉芽肿2例,空蝶鞍2例,脊索瘤2例。全部采用经唇下-鼻-蝶窦入路,C-臂机透视监测下,手术显微镜放大10~15倍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病灶全切除14例,大部切除7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患者视力及视野明显及部分好转13例,女性患者月经紊乱及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者。结论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irteen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mainly with visual disturbances (100%), retarded growth (39%) and diabetes insipidus (23%) were all diagnosed as ossified adamantinous craniopharyngioma. Tumour size was found to be large in all patients. Localization displayed a heterogenous dissemination; 8% intra-suprasellar, 69% suprasellar-extraventricular, 15% extra-intraventricular, and 8% in the suprasellar region extending bilaterally to the 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s.During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four patients died with hypothalamic deterioration. Three patients underwent a second operation in view of recurrence, and one died from an infection. Thus, the postoperative survival rate was 62%. All the patients who survived continued to have visual disturbances, but only one deteriorated. Five patients exhibited diabetes insipidus during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among them 4 after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5 patients displayed panhypothyroidism, three of them after surgery.Consequently, it is confirmed by the present review that craniopharyngiomas still offer a potential dilemma in their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caused by adhesion or invasion of ossified craniopharyngiomas and thus the increase i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uring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110例颅咽管瘤手术经验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手术全切除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110例颅咽管瘤患者,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15.0-67.0岁,平均34.4岁。其中102例患者取翼点入路,5例经额下入 路,3例经纵裂从胼胝体至穹窿间隙和第三脑室前部切除肿瘤。术中根据肿瘤位置,从视交叉前间隙、视神经外侧间隙和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神经结构和防止穿通动脉的 损伤。结果 101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术中垂体柄保留57例,断裂29例,未见垂体柄24例。术后54例患者有多饮多尿,52例3个月内恢复,2例持续1年以上;52例患者有血钠紊乱,均在3个月内恢复;3例术后视力减退加重;3例动眼神经麻痹,其中1例1年以上仍无恢复,2例暂短性肢体瘫;4例死亡。术后随访1个月-5.0年,平均1.1年。101例肿瘤全切除患者,有4例复发。本组患者术后99例能参加日常工作,5例生活自理,2例需要生活照顾。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是颅咽管瘤全切除并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