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盆腔炎往往是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在盆腔炎感染的患者中约2/3的病例合并有厌氧菌的感染.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据报道在西方国家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是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原体,在美国25%~80%盆腔炎是淋病奈氏菌引起,其中10%~40%盆腔炎可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在我国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盆腔炎也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盆腔炎往往是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约2/3病例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淋病奈氏菌、衣原体、支原体.在美国,25%~80%的盆腔炎是由淋病奈氏菌引起,10%~40%的盆腔炎可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在我国,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盆腔炎也在增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常因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部分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卫生不良或雌激素缺乏,局部抗感染能力差,也易引起慢性宫颈炎.  相似文献   

4.
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也有的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症状.直接发生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目前,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亦日益增多,已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PID).盆腔炎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且易复发,常引起不孕、宫外孕、慢性下腹疼痛等.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盆腔炎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在病原体中,国外以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最多,我国以厌氧菌为主的厌氧、需氧菌混合感染最多,但在我国以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引起的盆腔炎也在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王珂  严海东 《实用新医学》2001,3(8):692-693
目的:研究盆腔炎患主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率。方法:对104例确诊为盆腔炎的患分检测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结果:104例患Ng感染率为19.2%,Ct为26.0%,Uu为27.8%。混合感染率达13.5%。结论:性传播病原体已成为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盆腔炎治疗指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称为盆腔炎(PID),属上生殖道感染,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盆腔炎最重要的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CT)和(或)淋病奈瑟菌(NG).其他相关病原体包括阴道菌群(如厌氧菌、阴道加德纳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另外,巨细胞病毒、人型支原体(MH)、解脲脲原体(UU)和生殖支原体(MG)等也可能与PID有关.对所有PID患者需要检查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病奈瑟菌,也应筛查HIV感染.  相似文献   

8.
慢性宫颈炎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
  1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乳白色黏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可有血性白带和性交后出血。当炎症涉及膀胱下结缔组织时,可出现尿急、尿频。若炎症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宫颈黏稠脓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透,可造成不孕。  相似文献   

9.
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奈瑟氏菌(NG)是泌尿生殖系统性传播疾病(STD)中三个最常见的病原体,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为了解我们通化市区性病病原体感染现状及感染模式,我们于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来自性病门诊和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计2590例进行了沙眼农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病奈瑟氏菌感染模式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宫颈炎既往少见,通常为盆腔炎症的一部分,主要发生于感染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和阴道异物合并感染,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一般化脓性细菌.目的 讨论急性宫颈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主要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治疗,强调及时、足量、彻底治疗,如为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致病者,推荐同时治疗性伴侣,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沙眼衣原体感染,建议淋菌性宫颈炎治疗的同时,应用抗衣原体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的总称.多发生于产后、剖宫产后、流产后及妇科手术后,细菌侵入创面而感染治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几个部位或整个盆腔脏器.急性盆腔炎多见于分娩后.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有两个来源,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及厌氧菌和来自外界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等.  相似文献   

12.
沙眼衣原体(CT)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CT导致的盆腔炎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CT感染可造成流产、不孕、围产期感染和胎儿宫内感染等。继1907年,捷克学者Halberstaeder和Prowazek发现沙眼包涵体,1956年我国学者汤飞凡等分离沙眼衣原体成功之后,引起了全世界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一度基本消灭的性传播疾病又重新蔓延。目前,全世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人数急剧增加,发病率超过淋病居性传播疾病(STD)之首。在NGU中,30%~40%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沙眼衣原体通常有两种传染类型,一种是侵入人体眼结膜和角膜引起沙眼和包涵体结膜炎,甚至致肓;另一种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是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沙眼衣原体(ChlamydiTrachornatis,简称CT)已被认为是性传播疾病的一个重要病原体。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感染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以西欧、美国等发达国家化甚,其感染率超过淋病而居各种性病之首。在我国大陆沙眼衣原体致泌尿生殖道感染亦广泛存在,据廖学明等”’对性传播疾病门诊病例的调查分析表明,男性CT感染率占门.l%,女性为16.7%。在原体和淋球病阳性率分别为门,0%和19.0%.18.5%的淋病患者同时有衣原体感染.泌尿系感染多为混合性。CT致泌尿生殖系感染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和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三年问北京市密云地区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检测的结果分析,了解三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2000~2002年550例有性传播疾病(STD)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 550份标本中,三种病原体阳性共127份,总检出阳性率23.10%。2000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1.47%,2001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2.34%,2002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7.08%。单一病原体感染108例,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19例。在3年中NG的阳性检出率15.82%,CT的阳性检出率6.36%,UU的阳性检出率4.36%。在127份阳性标本中,21~40岁年龄组检出病原体103份,占全部阳性例数的81.10%。结论 性传播疾病(STD)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以NG单一感染为主,也伴有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提示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人应重视对这三种病原体的检出,避免漏检,及时诊断和治疗由这些病原体引起的性病,防止性传播疾病(STD)的扩散。  相似文献   

16.
急性子宫颈炎是宫颈部组织的急性感染.临床多见的急性宫颈炎是宫颈管黏膜炎.急性宫颈炎主要由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也可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所引起.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阴道异物并发感染.其临床特点是子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盆腔炎的起因及分类 女性内生殖器(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都称为盆腔炎。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厌氧菌以及性传播的病原体如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等。主要传染途径有:经血循环传播、经淋巴系统蔓延、沿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及邻近脏器感染后的直接蔓延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的综合感染情况 ,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用以提高疗效。方法 :采用试剂盒与培养的方法 ,对 80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和12 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测。结论 :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中感染淋病奈氏菌的同时伴有衣原体、支原体的混合感染率颇高 ,这样会加重病情造成久治不愈从而延长了病情。因此 ,对这类患者要进行三项检测 ,采取有效措施 ,针对治疗 ,控制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性病病原体实验室检测结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对785例疑似性传播疾病感染病人采用直接镜检、淋病奈瑟氏双球菌、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原体检测。结果疑似病例总阳性检出率为41.15%(323/785),阳性中检出淋病奈瑟氏双球菌121例(37.46%),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153例(47.37%),沙眼衣原体78例(24.15%),梅毒螺旋体5(1.5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未检出。结论本地区性传播疾病感染以支原体、淋球菌和衣原体为主,治疗前应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的进展邓云华,许彤华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流行趋势日益上升。它除引起非淋病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等疾病外,还与不孕症、异位妊娠、死胎等有关。为控制其传播和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