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钟纯兰 《现代医院》2013,(2):131-133
目的观察基于短信息服务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及父母科学育儿水平的作用,为提高儿童保健管理质量探索新方法,促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方法选择来儿童保健门诊体查的0~1岁婴儿10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对干预组家长定期以手机短信方式发送婴儿保健知识,两组均进行常规体检并派发健康教育资料。结果①干预组儿童系统管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终末调查时干预组父母育儿知识测试得分及知晓状况优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短信息服务平台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和父母科学育儿知识水平,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对促进儿童保健工作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全国妇幼卫生社区健康服务合作项目终期调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通过对全国 10 0个项目社区的调查分析 ,了解开展项目工作 2年来城市社区的一般情况 ,妇女、儿童保健状况和妇幼保健服务现状。调查结果显示 :该项目开展后 1出院前母乳喂养率平均达 90 .88% ,4个月母乳喂养率84.6 0 % ;2早孕建卡率达 84.5 3% ,产前检查 8次以上 80 .6 5 % ,99.30 %的孕妇住院分娩 ,87.90 %的产妇产后得到家庭访视 ;391.5 8%的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视力、牙齿和营养指导 ;4孕产妇均能得到健康教育 ,但对妇科普查知识的知晓率仅有 38.2 6 %。总之 ,妇幼卫生社区健康服务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还需不断加强健康教育 ,使妇幼人员提高专业水平 ,更好地为妇女和儿童服务。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将是提高儿童生命质量的时代。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区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近5年的工作统计,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更多的儿童享受保健服务,科学育儿知识得到普及推广,儿童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南京市玄武区建立了以玄武区妇幼保健所为中心,由9个街道卫生院,2个高校职工医院,3个综合性医院参与的儿童保健网。这一健全网络担负着全区0~6岁儿童的保健任务。1 具体做法1.1 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国民参与意识。 我们从“一张嘴,两条腿”到居民家中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并发放体检通知,到开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8个月时间内通过问卷调查,知识讲座及电话随访等方法帮助22位20~30岁第1次育儿的年轻妈妈掌握正确的耍幼儿喂养方法.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知识讲座及电话随访等干预措施,对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及孩子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22位20~30岁第1次育儿的年轻妈妈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包括母乳喂养知识及辅食添加知识的宣传. 结果 通过干预措施,坚持母乳喂养至6个月以上的人数达到100%;年轻妈妈对耍幼儿科学正确地喂养知识的掌握合格率超过95%,显著高于干预前. 结论 深入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是提高母乳喂养比例和掌握正确婴幼儿喂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开展健康教育,是减少儿童患病率,降低死亡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确保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我所承担着全区出生42天婴儿的门诊体检,全区入托入园儿童体检和20多个居委会的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每年接触儿童及家长约3万人次,在他们中间开展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增加科学育儿、防病强身知识,调动他们参保的积极性,而且通过他们的宣传作用,使原来不按时门诊的或保健意识不强的其他家长,都来参加保健,使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8.5%。1迎合儿童心理营造健康教育氛围根据儿童心理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沙市1岁以内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知和对保健门诊服务的需求。方法:选取儿保门诊就诊的242名婴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 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①一般情况:文化水平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母亲62%,月收入>3 000元的家庭75%,剖宫产率69%,母乳喂养率64%,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32%;②保健情况:新生儿听力筛查率70%,90%以上儿童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接种和定期体格检查,70%以上家长坚持给婴儿做被主动体操和婴儿抚触,参加早教活动和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的家长低于50%,大部分母亲对婴儿发育规律和亲子依恋等知识了解欠缺;③对保健服务的需求:常见病的预防仍是首要,其次是儿童营养和喂养、智能促进,低文化层次母亲对儿童心理发育不够重视。结论:对婴儿家长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讲授早教知识,传授给家长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加强低文化层次母亲对儿童心理知识的了解,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提高儿童保健专业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孕产期保健是母婴保健的基本内容 ,搞好孕产妇系统管理是保护母婴健康、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保障。我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已开展 10余年 ,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全区基本形成了母婴保健网络。企事业单位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已达 85%以上 ,但无单位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仍低于 30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 ,自由择业和下岗、待业的新婚育龄妇女达 4 5%以上 ,以前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为更好地实施《母婴保健法》,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 ,对育龄妇女提供母婴保健指导 ,并对…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母乳喂养率 ,结合大型工矿企业的具体情况 ,镇海炼化公司医院于 1 998年起对本企业的孕妇和乳母开展了系统的健康教育 ,并把健康教育贯穿于妇幼保健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 998~ 2 0 0 0年户口为本地区的孕妇共 2 95人。2 方法 在孕早期妇女 1 2周前建册的同时 ,由妇保人员对孕早期妇女进行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教育 ,并发放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母乳喂养知识宣传资料和由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编印的《母乳喂养》绘画本 ;在孕中期 ,举办孕妇学校 ,通过上课、观看录像等形式 ,着重宣传孕期保健和母乳喂养知识 ,并且针…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家长育儿知识调查及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育儿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课题以余杭区婴幼儿家长育儿知识掌握情况为研究对象,以余杭区城区及周边镇乡婴幼儿家庭情况问卷、家长育儿知识试卷测试资料为基础研究材料,对家长育儿知识掌握情况、家庭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经验总结、文献研究等方法,提出包括干预家长及婴幼儿的早期教养、保健、健康教育等内容的综合性干预措施。结果:目前家长获得育儿知识主要途径为书籍,最想通过的途径为医院,获得育儿知识主要形式及最想通过的形式均为书籍,家长最想了解的育儿知识内容为教育。与婴幼儿家长育儿知识得分情况相关的因素包括家庭住址、家庭经济情况、家长文化程度、看育儿书籍。开展婴幼儿家长育儿知识健康教育可提高育儿知识测试总分,可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结论:系统地开展婴幼儿家长健康教育是一项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水平、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的简便、有效、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越秀区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指标、产科方面的母婴安全指标、妇女病查治中各种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改善越秀区妇女健康的措施。方法:对2006~2008年越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产科医疗单位上报的相关报表进行审查、核实后重新汇总,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5.22%,高危妊娠管理率为100.00%,孕产妇死亡率为0;剖宫产率为52.98%,产后出血率为3.78%,妇科疾病检出率为21.41%,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和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逐年上升(P<0.01),结论:影响妇女健康的疾病主要为生殖系统疾病,以生殖系统炎症多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降低剖宫产率,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自身保健意识,继续做好妇女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产褥期妇女对育儿保健服务需求,以便保健服务部门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采取面对面访谈形式对产褥期妇女育儿保健服务需求进行调查,数据用描述性指标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褥期妇女在8项育儿保健服务项目中,对新生儿基本护理与保健、新生儿喂养及辅食添加、新生儿发育情况、婴幼儿动作发育和锻炼、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新生儿常见病的防治6项育儿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率均在95%以上,婴幼儿疾病的早期发现、新生儿的生活环境2项育儿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率高于90%。城市产妇有7项育儿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率高于郊区或农村的产妇,1项育儿保健服务的需求率城市和农村产妇高于郊区产妇。结论:医疗保健机构需要不断提高育儿保健服务的供给能力,针对产褥期妇女的育儿保健服务需求,有的放矢的提供儿童保健服务项目,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充市产褥期妇女对产后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的认知水平,并研究影响其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419名产褥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产褥期妇女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总分为(16.84±4.46)分,其中产褥期保健知识总分为(11.51±3.41)分,育儿知识总分为(5.34±1.92)分。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与文化程度(P<0.001)有关。育儿知识的认知与文化程度(P<0.001)以及户口所在地(P<0.05)有关,产后保健及育儿总知识的认知与文化程度(P<0.001)及户口所在地(P<0.05)有关。此外,知识来源途径也是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认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南充市产褥期妇女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认识水平较低,相关部门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制定促进母婴保健的合理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产褥期妇女及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于1997年开展了社区妇幼卫生健康服务,以主动地服务形式深入社区,服务家庭,处理社区居民身心健康问题及其它问题。变“单纯技术”服务、医疗保健“分体式”服务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全面服务,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区健康教育复盖率达90%,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4.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3.2%,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省市儿童主要看护人育儿知识水平和育儿行为实践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儿童常见病的发病率。方法:随机抽取全国8个城市的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所乡镇卫生院辖区内6 347名儿童主要看护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对看护人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对儿童主要看护人育儿知识和育儿行为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6 347名儿童主要看护人中,母亲占72.9%,其中辅食添加相关问题中"您是否对孩子进行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行为实践正确率为51.3%,如何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面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单因素分析发现,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看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儿童抚养方式及是否接受过科学喂养的健康教育对问题知晓率有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看护人文化程度低、家庭月收入低、儿童抚养方式及没有接受过喂养健康教育的儿童主要看护人回答合格率较低。结论:我国儿童主要看护人的育儿知识水平和育儿行为实践情况总体不高,儿童主要看护人育儿知识和育儿行为有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儿童主要看护人的育儿知识健康教育讲座从而转变其育儿行为。适当增加母亲的产假时间,鼓励母亲亲自抚养儿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与建议。方法:通过问卷普查的方式对小区参与本次研究的600名妇女为研究对象,指导600名妇女填写调查问卷,发放600份,回收600份,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确定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的健康问题,并提供指导性建议。结果: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的妇女占70%,无需帮助妇女占5%;调查显示掌握3种及以上妇科疾病的妇女占40.83%,产后不懂康复知识的占20.83%,不了解母乳喂养和子宫修复关系的占63.33%;社区服务中心咨询率仅为8.33%。结论:妇女对保健有着较高的要求,可是对妇科知识掌握和利用率较低,所以,需要加强宣教,开展妇科疾病普查与健康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参与式方法在改善生殖健康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改善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途径 ,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在福特基金的资助下 ,结合世界银行贷款卫 项目 ,开展了“改善生育卫生服务 (RHIP)”项目。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底在贵州省大方县将参与式方法运用到 RHIP项目中进行试点 ,包括村委会建立以“示范户”为中心的“妇女学习小组”、“男性学习小组”,以“恳谈会”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学习等。到 2 0 0 1年底 ,试点乡镇村民健康知晓率达 92 .8%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 50 .3% ,住院分娩率增幅达 1 63.7% ,已连续 2年未发生孕产妇死亡 ,到乡卫生院诊治生殖道感染的病例增加了近 1 0倍。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保健意识 ,促进其健康行为 ,大大地改善了生殖健康服务的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7.
预防保健相结合 做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生长发育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地做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生长发育监测工作,提高建卡率和系统管理率,降低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方法:把儿童体检时间与预防接种时间预约为同一时间,开展了该院管辖地段内的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生长发育监测。结果:提高了该地段儿童保健建卡率和系统管理率,两率分别为98.82%和95.26%,并开展了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降低了该地段的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结论:把计划免疫地段和妇幼保健地段划为同一地段管理,把儿童体检与预防接种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开展小儿的生长发育监测,可提高儿童保健建卡率和系统管理率,使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姚县孕产妇保健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提供依据[1]。对2010年全县12个乡镇28个行政村已结案的280本孕产妇保健手册及与之相对应的妇女进行了入户访问调查。结果产前检查1次达99.64%,5次及以上56.89%。结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高,系统管理率低,保健管理不到位,妊娠妇女孕产期保健意识淡薄;同时认为,探索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孕产期系统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加强孕产妇围产保健意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保障孕妇的妊娠过程安全,结局良好.方法 开办孕妇学校,开展产前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对650例孕妇在宣教前后进行调查问卷和保健指标的统计分析,评价宣教的成效.结果 孕产妇在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殖保健知识知晓率从51.94%上升到95.27%(χ2=6 601.52,P<0.01),孕产妇健康态度和行为正确率从69.30%上升到94.22%(χ2=1 425.1,P<0.01),有统计学差异,各项保健指标(系统管理率、高危妊娠管理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等)均显著实现了责任目标的预期值,提高了围产保健质量.结论 对孕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孕产妇的认知及行为改变效果显著,对围产保健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提倡和坚持.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访视可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和哺乳情况,开展健康教育以指导产妇进行产后自我保健,传授科学育儿知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进行婴儿卫生保健护理,同时对影响母婴健康的异常情况及时指导处理,完成对母婴保健的整体服务。现就开展社区母婴保健服务中应用健康教育取得的良好效果介绍如下:1 访视内容1.1 产妇一般情况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自我感受。子宫收缩情况:如大小、硬度、活动度及有无压痛,恶露的颜色、量、性状、气味。腹部和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如有无渗血、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