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松芹  崔留欣 《卫生研究》2007,36(1):117-119
微囊藻毒素是淡水水体污染物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一种细胞内毒素,主要表现为肝毒性[1],长期接触可损害细胞遗传物质。目前主要用微核试验、Ames试验、彗星试验等体内外试验检测其遗传毒性。作者综述了微囊藻毒素遗传毒性研究的试验方法、检测终点,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微囊藻毒素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丽丽  钟儒刚  曾毅 《卫生研究》2006,35(2):247-249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它是一类具有多种异构体的环状多肽物质。由于其毒性大、分布广,从而成为水环境中的重要潜在危害物质。作者总结了微囊藻毒素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污染现状,并综述了有关其毒性及作用机理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水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益加重,蓝细菌毒素对人群健康的急性和潜在远期危害逐渐引起关注。蓝细菌毒素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时间也不断增加,最常见的蓝细菌毒素是微囊藻毒素-LR(MC-LR),为环状7肽结构。据2004年资料,目前己知有80多种微囊藻毒素〔1〕。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微囊藻毒素作出了严格限定:微囊藻毒素-LR当量<1μg/L。因此,建立灵敏、特异的水中蓝细菌毒素检测方法是今后研究其危害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微囊藻毒素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该文着重从DNA水平、基因水平和染色体水平上评述微囊藻毒素对遗传物质损害的特征,对国内外有关微囊藻毒素遗传毒理学试验研究结果作一综述,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微囊藻毒素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迅速发展,工农业排污的增加,各地水体富营养化日益加剧,导致江河、湖泊中藻类尤其是蓝藻异常繁殖生长而出现水华现象。当蓝藻水华严重时,水面形成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因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多种藻毒素而对人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由蓝藻水华现象引起的淡水污染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淡水湖泊、水库等水体均发生过水华现象,且分离及检测到多种毒素。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水源水质调查结果中显示34个湖泊中有一半以上的湖泊面积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进入90年代,全国淡水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更为严重,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农业以及生活污水排放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中由藻类(尤其蓝绿藻)引发的淡水水华现象日趋频繁[1]。在世界范围所发生的水华类型中,微囊藻水华(microcystisbloom)不仅发生频繁、危害大,且可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2]。MCs是一类肽毒素,严重威胁着动物的生存以及人类健康。饮用水是MCs在日常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7.
微囊藻毒素的细胞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囊藻毒素是微囊藻等淡水藻类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7肽物质,它能抑制蛋白磷酸酶1和蛋白磷酸酶2A的活性,打破细胞内蛋白磷酸化/脱磷酸化的平衡,引起细胞损伤甚至坏死,对多种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本文就微囊藻毒素对不同细胞的毒性作用和机制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及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水中氮、磷含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水华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除引起生态恶化外,因某些藻种所产生的藻毒素也给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而淡水水华中目前最常见、对其毒性研究最为深入的是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且因其可能在饮用水中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饮用水中MC的代表亚型MC-LR的基准值制订为1μg/L。本文对其理化性质、毒性表现、作用机制及流行病学调查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富营养化水体中最常见、毒性最强、研究最广泛的一类藻毒素,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MCs除具有典型的肝毒性外,还具有免疫毒性。笔者主要从免疫器官的病理变化、免疫细胞、免疫相关酶以及基因等方面综述了MCs对鱼类免疫毒性的研究现状,进而系统梳理了MCs对鱼类的免疫毒性作用机制,可为有效预警环境中MCs的潜在风险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产生的一类藻毒素.含一定浓度微囊藻毒素的水体可引起水生动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鱼类.该文通过综述微囊藻毒素对鱼类胚胎孵化和发育的影响、对鱼类行为和生长的影响、在鱼类组织中的积累、对鱼类组织器官的影响,总结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微囊藻毒素主要在鱼类肝脏中积累,还可在消化道和肌肉等组织中积累.在饥饿状...  相似文献   

11.
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日趋严重问题。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量繁殖产生的水华,一方面使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一些藻种产生藻毒素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藻毒素的种类繁多、污染程度和范围也在扩大。淡水水华中最常见、国内外对其毒性研究最为深入的是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目前我国一些水库也发生了有毒微囊藻水华,  相似文献   

12.
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大量的营养物质注入水体,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湖泊中浮游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严重影响了水质和环境卫生,引起了公共卫生部门、供水机构、生物学、环境学、生态学等研究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有关蓝藻水华及其毒素的研究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13.
微囊藻 毒素的污染现状,毒性机理和检测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 引言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生态习性多种多样。蓝藻(亦称蓝绿藻 )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水体中的一类有色素、营自养生活的浮游藻类。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 ,使得水体急剧富营养化 ,每年夏秋季节在一些淡水湖泊、河流中常可见到大规模的水华现象 ,水质感观性状恶化 ,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蓝藻是目前已知产生毒素最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最大的藻类。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 ,MCs)就是由蓝藻门中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颤藻、念珠藻、束丝藻等产生的一类肝脏毒…  相似文献   

14.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淡水富营养化水体最常见的一类藻类毒素。它具有嗜肝性,主要在肝脏被转运、吸收和积累。MC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尤其是对肝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本文就MC所引起的急慢性肝毒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饮水藻类毒素污染是当今世界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微囊藻毒素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最具代表性且研究最普遍,本文就其理化特性、毒理学研究进展以及危险性评价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微囊藻毒素-LR对传代细胞的毒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从多种传代细胞株中,筛选对微囊藻毒素-LR敏感的细胞株,探讨建立经济、简便研究该毒素传代细胞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不同宿主来源的8种细胞株(KB细胞,NIH/3T3细胞,H-4-Ⅱ-E细胞,Hela细胞,Vero细胞,HepG2细胞,Caco-2细胞,HL-60细胞)与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LR作用,细胞培养24,48,72。96h后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利用体外细胞法(MTT)测定其细胞毒性终点(判断细胞活性)及乳酸脱氢酶试验测定细胞膜受损情况。结果8种细胞株中,KB细胞和H-4-Ⅱ-E细胞在培养96h,毒素浓度大于18.8μg/ml时,呈现明显剂量-反应关系。KB细胞与毒素接触8h后就有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其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非常好;乳酸脱氢酶试验显示微囊藻毒素-LR可导致KB细胞膜损伤。结论 微囊藻毒素-LR对KB细胞和H-4-Ⅱ-E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从形态学变化、试验结果的重现性、稳定性和敏感性考虑,KB细胞可用作研究该毒素的传代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7.
微囊藻毒素的细胞毒性及机制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排污和生活排污日趋增多,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素的含量增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异常繁殖而出现水华现象。水华不仅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很大程度的破坏,其中的蓝绿藻还能产生对健康有潜在威胁的微囊藻毒素(mircrocystins,MCs)。由微囊藻毒素所造成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等中毒死亡事件有许多报道,因饮用水中含有微囊藻毒素所引发的人类肝损伤和肝癌高发也有一些报道。近年来,对微囊藻毒素的毒性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对其细胞毒性及作用机理却知之甚少,本文就相关研究状况作一综述。1微囊藻毒素的一般概…  相似文献   

18.
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体频频发生水华,不但使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升高,并能进入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体内,经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本文从检测原理、操作的难易程度、优缺点方面综述生物样本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镰刀菌毒素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淮河流域某县不同水体中富营养化状态和藻类及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状况。方法分别于平水期(5月)和丰水期(8月),采集淮河流域某县S河、Y河和代表性池塘的水和底泥,国标方法测定水中总氮、总磷、叶绿素a、化学耗氧量、藻细胞密度;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性、藻细胞内和底泥中微囊藻毒素MC-LF/LR/LW/RR/YR。结果该县水污染严重,氮磷严重超标,多数检测指标处于Ⅲ类~劣Ⅴ类水质。干流S河以总氮污染最为严重(4.78mg/L),丰水期水质显著好于平水期(P<0.05)。内河Y河和池塘水则是丰水期水质劣于平水期,池塘水中叶绿素a浓度最高达648.4mg/m3。不同水体平水期蓝藻比例低于10%,丰水期急剧增高至40%,成为优势藻,池塘水蓝藻占44%。水中溶解性、藻细胞内、底泥中的主要微囊藻毒素为MC-RR,水中MC-RR浓度最高达17.731μg/L,底泥中MC-RR浓度最高达0.802μg/g,而多数样品中MC-LR/LF/LR/YR检出率和浓度均较低。结论该县水体处于中度和重度富营养化状态,丰水期底泥中的MC-RR含量显著高于平水期(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