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印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 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 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 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 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 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 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 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 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气胸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分别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不良反应少、术后痛疼轻.结论 套管引流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上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气胸患者54例,对54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术后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54例患者,除4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以外,其余50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总有效率为92.6%。结论应加强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气胸患者的护理,以提高治愈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利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为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第二组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第三组采用一次性带针胸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疗效比较方面,第一组与第三组总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第二组的总有效率,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肺复张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方面,堵管率比较,第一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第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感染率、皮下气肿率比较,第二组与第三组两组相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第一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带针胸管引流术的效果较为满意,适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连玉  刘红先 《现代保健》2009,(17):111-111
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治疗护理难度较大,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及循环系统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正确的胸腔闭式引流术、良好的护理方式及严密的病情观察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36例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细管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并比较2组疗效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置管时间。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要优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并且安全、方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简易胸腔持续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8岁~68岁,平均年龄54岁。发病2小时入院2例,发病后1日入院6例,发病后2日入院2例。均为第一次发病,其中6例有明确的肺部疾病史。主要表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精神烦燥  相似文献   

16.
17.
李淑芳 《工企医刊》2002,15(6):107-107
现将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08例,男性93例,女性15例。年龄16岁~77岁,50岁以下占77例。右侧气胸63例,左侧气胸26例,交通性气胸3例。肺压缩30%以上87例,30%以下21例。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抗感染的同时,能否及时清除气体,对预后有较大的影响。笔者通过58例自发性气胸忠者,分别采用常规的胸腔穿刺抽气术和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对气胸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5例气胸患儿与同期住院的100例非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可能影响气胸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根据是否行胸腔闭式引流将气胸患儿分成两组并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选择性剖宫产、肺炎、窒息后复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湿肺、机械通气等是新生儿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 05)。气胸患儿经胸腔闭式引流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而撤机后吸氧时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新生儿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是胎龄、选择性剖宫产、肺炎、窒息后复苏、NRDS、MAS、湿肺、机械通气。严重气胸患儿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及高频机械通气,可促进气胸的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4种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初发自发件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初发自发性气胸146例,根据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分为4组,开花引流管组、带针胸导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及猪尾巴引流导管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疗效、肺膨胀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组疗效较低,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膨胀时间特别在〈36h、〉120h时间段,猪尾巴引流导管组与开花引流管组、带针胸导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心静脉导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比较,疼痛程度≥7的小口径引流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与猪尾巴引流导管组)与大口径引流管组(开花引流管组与带针胸导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猪尾巴引流导管组较其他各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猪尾巴引流导管组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初发自发性气胸,具有微创、效优,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