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12/2004-06在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就诊的强迫症患者39例为强迫症组。并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职工、进修医生和实习同学31例为对照组。均知情同意。运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强迫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评定。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强迫症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147.23&;#177;32.22,98.00&;#177;25.96,P&;lt;0.001)。②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强迫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38.05&;#177;10.36.43.90&;#177;7.46.P&;lt;0.05)。③应对方式:强迫症患者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60&;#177;0.24,0.30&;#177;0.24:0.61&;#177;0.21,0.45&;#177;0.23;0.60&;#177;0.24,0.46&;#177;0.22;0.52&;#177;0.22.0.40&;#177;0.16,P&;lt;0.05),而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评分强迫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63&;#177;0.27,0.83&;#177;0.19;0.51&;#177;0.24,0.68&;#177;0.19.P&;lt;0.001)。④强迫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与自责、幻想、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r=0.616,0.494,0.434,P&;lt;0.05-0.01),而与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r=-0.507,P&;lt;0.01);中间型防御机制与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r=0.333,0.423,P&;lt;0.05)。结论:强迫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采用不当的应对方式,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野战部队军人的应对方式特征,并探讨他们的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947名军人进行调查。结果:①野战部队军人最常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退避(4.65±2.05)、自责(2.74±2.16)、解决问题(0.76±0.19)、求助(0.61±0.24)、幻想(0.44±0.24)和合理化(0.43±0.20)。②干部比士兵、士官更常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应对(F=3.31,P<0.05),士兵比干部更倾向于用自责(F=3.97,P<0.05)和退避(F=4.96,P<0.05)的方式,而且士兵比士官更常用幻想的方式应对问题(F=7.16,P<0.01)。一年兵与五年以上兵相比,更常用幻想(F=4.07,P<0.01)、退避(F=4.12,P<0.01)和求助(F=2.24,P<0.05)方式。③灵活性、自律性、兴奋性、有恒性、创新性、敢为性等影响解决问题、求助等应对方式(P<0.001),而不和谐、紧张性、忧虑性、怀疑性等导致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等应对方式(P<0.001)。结论:野战部队军人应对方式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人格特征和自我和谐影响军人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2002-01/2003-06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收治的强迫症患者。采用防御机制问卷评估治疗前50例强迫症患者与50例正常者(对照组)及强迫症组治疗后3个月后与治疗前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结果两组共100例治疗前进行第1次防御方式问卷评估,强迫症组50例治疗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①强迫症患者组治疗前防御方式问卷问卷评分中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5.84±1.23),投射(3.52±1.02)、被动攻击(4.26±1.10)、退缩(4.70±1.86),高于对照组(t=2.75~3.75,P<0.01)。②强迫症组治疗后不成熟因子分(4.53±1.33),投射(2.66±1.44)、退缩(4.14±1.23),低于治疗前(t=2.40~4.71,P<0.05~0.01)。治疗后成熟防御机制(5.32±1.77)明显高于治疗前(t=2.46,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应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治疗后不成熟因子降低,成熟因子升高,成熟防御机制应用增多,其心理防御机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其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所有患者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8周末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同健康教育前比较,健康教育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SDSS评分由6.48±2.79降为4.18±2.26(t=4.96,P<0.01),IPROS评分由49.46±10.19降为41.92±12.58(t=3.61,P<0.01);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由4.79±0.93降为4.12±1.07(t=3.66,P<0.01),成熟防御机制评分由4.85±1.17升为5.37±0.96(t=2.66,P<0.05);而对照组上述改变均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健康教育前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及防御机制的应用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健康教育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SDSS及IPROS评分分别为4.18±2.26,41.91±12.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6±2.63,48.56±11.47(前者t=3.75,3.02;P均<0.01),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为4.12±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1.19(t=2.37,P<0.05),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为5.37±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1±1.24(t=2.25,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积极心理暗示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n=46)和观察组(2019年1~6月,n=48)。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积极心理暗示疗法,比较两组心理应激反应、应对方式、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高于同组入院时,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合理化评分与同组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求助评分高于同组入院时,自责、幻想、退避评分低于同组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解决问题、求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1,P=0.024<0.05)。【结论】术前积极心理暗示有助于缓解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规避自责、退避等消极应对行为,促进解决问题、求助方式的养成,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洛因成瘾者的应付方式、人格状况、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02/2004-08在广东省某强制戒毒所收治的戒毒人员,使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SCL-90,对133名海洛因成瘾者(吸毒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应付方式中,吸毒组在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退避分量表得分分别为(0.481±0.160),(0.503±0.210),(0.423±0.170),(0.470±0.180),(0.635±0.200),(0.555±0.200)分,解决问题,求助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而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上则均高于对照组;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内外向、神经质犤(11.55±4.30),(16.47±4.56)分犦均高于对照组犤(9.85±4.36),(10.81±4.45)分犦,而精神质和社会掩饰性犤(7.85±3.04),(11.54±3.89)分犦则与对照组犤(7.86±3.05),(11.75±3.55)分犦相近;社会支持量表中,主客观支持分犤(19.77±4.80),(6.73±2.73)分犦均低于对照组犤(21.97±5.81),(9.03±2.79)分犦,而在SCL-90中,所有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一个平均分。结论:海洛因成瘾者倾向使用退避、自责和幻想的不成熟应付方式,心理存在严重问题,情绪不稳定,社会支持不良。  相似文献   

7.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5-10-15/17对海南省两所监狱的120名警察进行问卷测量。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包括6个分量表,即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自责、幻想、退避等。然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言,并在同一天内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发放问卷1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共110份,问卷有效率为92%。有效问卷中,男90名,女20名;年龄25~30岁24名,31~40岁46名,41~50岁28名,51岁以上12名;教育程度学士以下者89名,学士以上者21名。①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与国内常模组比较,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精神病性4个因子均分均高于常模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9.75±7.50),(13.40±4.50)分;(17.67±4.96),(16.90±6.10)分;(20.49±6.51),(15.70±6.10)分;(14.33±4.46),(13.60±4.70)分,P<0.001],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均分均低于常模组均分,且在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4.78±3.97),(17.60±6.70)分;(9.27±3.12),(15.00±5.70)分;(9.07±2.81),(13.30±4.70)分;(8.82±2.78),(15.20±6.00)分,P<0.001]。不同性别警察比较,女性警察除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性警察外,其余各项因子均分均低于男性警察,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监狱警察躯体化与解决问题呈负相关(r=-0.29,P<0.05),与退避呈正相关(r=0.33,P<0.05);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与自责、幻想、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1);焦虑与自责呈正相关(r=0.30,P<0.05),与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r=0.35,0.38,P<0.001);恐怖与合理化呈正相关(r=0.34,P<0.05);偏执、精神病性与自责、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幻想呈正相关(P<0.05)。结论:监狱警察的应对方式较为成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强迫、精神病性方面,且与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实习期医护人员睡眠质量和应对方式(CSQS)的现状,评价其睡眠质量和应对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320名正在实习期间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实习期医护人员睡眠时间较短,睡眠质量欠佳(F=8.217,P<0.01),使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分,根据得分高低进行排序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和自责,评分在幻想维度上存在性别上的差异(t=2.471,P<0.05).结论目前实习期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障碍明显,其中睡眠质量与采取的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团体心理辅导对女性不孕症患者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女性不孕症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适合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女性不孕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除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外,接受为期6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仅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在SDS、SAS和应对方式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SDS和SA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应对方式量表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干预后SDS和SAS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应对方式量表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可有效改善女性不孕症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技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高中生应付方式与儿童期受到躯体、或情感伤害以及日常照顾等方面被严重忽视即儿童期虐待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12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两所普通高中,随机抽取8个班级共356名学生。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共有100个条目,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分值越高表示越倾向使用该应对方式)和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共有28个条目,分为5个分量表:①情感虐待。②躯体虐待。③性虐待。④情感忽视。⑤躯体忽视。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1分:从不;2分:偶尔;3分:有时;4分:经常;5分:总是。每个虐待分量表5~25分,总分25~125分)对356名高中学生进行测评。按儿童期虐待严重程度(以总分27分为界限)分为高分和低分两组,分析高中生应付方式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由班主任组织进行团体测验。答完问卷后当场回收。结果:发放问卷356份,剔除不完整问卷21份,共收回回答完整问卷335份。①儿童期虐待问卷总分严重程度比较:儿童期虐待问卷各分量表分在5.5~11.95之间。情感忽视为11.95±4.15,居名分量表分之首。②不同性别分量表分的区别:男性高中生儿童期性虐待显著高于女性(5.76±1.78,5.25±0.82,P<0.05)。③不同性别高中生应付方式的比较:男性较女性更多的采用退避应付方式(0.48±0.20,0.43±0.20,P<0.05),其余项目两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儿童期虐待高分组、低分组应付方式区别:高分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付方式显著高于儿童期虐待低分组(0.48±0.25,0.25±0.20;0.56±0.20,0.45±0.18;0.53±0.20,0.42±0.18;0.48±0.17,0.37±0.14,P<0.05),而求助应付方式则显著低于低分组(0.52±0.30,0.65±0.23,P<0.05)。解决问题应付方式两组差异不显著(0.71±0.21,0.72±0.18,P=0.93)。结论:城市高中生经历不同程度的儿童期虐待,尤其是情感忽视。他们的应付方式与儿童期虐待明显有关,儿童期虐待严重者更多的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