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1990~2001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掌握全国布病监测点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方法:按“布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进行。结果:12年来,血清学检查,畜间平均阳性率为0.36%,各年份阳性率波动在0.08%-0.70%之间,人间平均阳性率为3.28%,各年份波动在1.16%-7.26%之间。12年间,累计检出病畜6542只,从病蓄病理材料中分离培养出布氏菌104株,累计新发病人1373例,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布氏菌16株。1995年后人畜间布氏菌病血清学检查阳性率逐年增高。结论:自1995年以来,人畜间布氏菌病疫情明显回升,局部地区疫情活跃,甚至出现爆发。  相似文献   

2.
全国重点监测点2001~2004年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2001~2004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为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2001~2004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总结并进行分析。结果 畜间平均阳性率0.28%;其中以牛的阳性率最高0.55%,其次是羊0.23%。人间平均血检阳性率11.36%,确诊新发病人5027人;其中以2004年血检阳性率最高16.02%,最低是2002年5.67%;4年各点阳性率以内蒙锡盟最高17.6%,确诊病人2517例,占新发病人数的50.07%。结论 主要传染源是病羊、病牛,其次是病猪。布病疫情明显回升,并有扩大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布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布氏菌病疫情现状,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AT、SAT方法检测人、畜间血标本,依GB15988诊断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检查人血3190份,SAT阳性率为8.15%,其95%的可信区间为(7.21%,9.09%);检查家畜血样29444份,SAT阳性率为0.27%。全市7个旗(县、区)出现布氏菌病疫情。结论该地区布氏菌病正在回升,其原因有多种,但以社会因素为主。建议迅速采取畜间检疫、免疫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人间布氏菌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河南省布氏菌病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1981~2003年布氏菌病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疫情活跃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981~2003年全省检出新发布氏菌病人1895例,年发病率(0.001~0.2)/10万;病例散布在72个县(市、区),其中偶发县有56个,散发县有10个,高发县有6个;80年代病例较少,90年代缓慢增加,2000年以后大幅度增加。发病时间以2.7月较多,发病人群以饲养放牧等农村人口为主。结论 河南省自90年代以来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活跃,疫情回升的原因与有关部门重视不够、财政投人不足、病畜难以淘汰、人群缺乏免疫保护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保定市1994~2004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保定市1994~2004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为布氏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4~2004年本市布氏菌病患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人数显著增加;发病以从事羊只饲养、屠宰、皮毛加工人员为主;4~8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长,及时诊断率低。结论 保定市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存在布氏菌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首例布氏菌病调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为了解全省与布氏菌病阳性牲畜接触人群布氏菌病感染情况,防止疫情蔓延。方法采用皮试、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对重点人群进行布氏菌病检测。结果近20年来发现首例布氏菌病病人。结论应做好牲畜检疫,建立牲畜健康证制度,及时捕杀疫畜,作无害化处理。加强对牲畜养殖、生皮毛加32、屠宰等重点人群的布氏菌病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布氏菌病基本控制阶段疫情动态,提供防治工作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疫情有奖报告制度,同时按照“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每年抽查3个村7~60岁与家畜密切接触900人以上进行布氏菌素皮变试验,阳性采血进行凝集试验。结果1998年、2000年分别由郯县、汝州市、鲁山县上报布氏菌病患3例,分别是占全县人口的0.14/10万、0.13/10万、0.12/10万,其中鲁山县为首次报告病人,监测点5年共皮试5019人,阳性35人,阳性率为0.70%,凝集试验阳性2人,阳性率为0.04%。结论 布氏菌病控制阶段,散发病例时有发生,非疫区县首次报告病例,由外地疫情回升地区输入传染源所致;监测点内隐性感染时隐时现,坚持畜间检疫、免疫工作是防止疫情蔓延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郑州市人间布氏菌病感染情况,准确掌握布氏菌病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按照全国布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对7~60岁与家畜及其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7年监测表明固定监测市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61%,新发病人35例;非固定监测县(市)、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0.17%,新发病人63例。结论布病疫情回升,且有向城镇蔓延的趋势,流行态势由集中暴发转为多点散发。针对布病疫情回升原因,建议今后应加强畜间检、免疫和传染源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安阳市1997~2001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安阳市1997~2001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为布氏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01年本市布氏菌病患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人数显著增加;发病以从事羊、牛饲养的人员为主;4、5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长,及时诊断率低,误诊率高。结论安阳市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存在布氏菌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本市布氏菌病人、畜间感染情况,防止疫情蔓延,为布氏菌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重点人群及牲畜进行布氏菌病检测。结果本市布氏菌病疫情稳定,人畜间感染率、发病率均已降低至历史最低水平。结论乌海市布氏菌病控制措施得力,但牛的阳性数增多,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王萍  王延续 《地方病通报》2002,17(4):58-58,61
为了解和掌握我市布鲁氏菌病的疫情动态和防治效果,为今后布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按照陕西省《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对我市所辖13个县区市的重点人群和家畜自1953-2001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人182人,20世纪70年代曾有过两次大的疫情;畜间检疫工作从1981-2001年共检出病畜939只(头),阳性率为0.19%,接受免疫的家畜为328万余只(头);人、畜间发病与畜间免疫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 西昌市于1980~1991年间,采取“内查净化,外防传人”,检疫、淘汰阳性畜、严密监测人群发病的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综合防制措施,畜间血清学阳性率从1983年的9.09%降至1990年的0.09%和1991年的0.17%。12年来未分离出布氏菌,人间未发生病例,达到国家“控制区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白银区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形势,做好全面防控工作。方法统计白银区2005~2011年布病在人间、畜间发病及监测数据,并结合开展的防治工作进行分析。结果白银区2005~2011年人间布病血清学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17%;新发现血清学阳性19例,新发阳性率0.93%。结论白银区布病疫情波动,人畜间传染源存在,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布病监测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河南省布氏菌病疫情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前河南省布氏菌病疫情与对策郝宗宇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我省是以羊种布氏菌为主的农区型布病疫区。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末,我省为国内布病重点疫区(1981年统计,全省有76个县市为布病疫区),经八十年代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年发病例数由高...  相似文献   

15.
为及时掌握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和完善防治措施,2004年按照布氏菌病监测标准要求,继续在全省12个县(市、区)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布氏菌凝集试验试管法和微量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一种简便而实用的布氏菌病检测方法。方法在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将98份布氏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病人血清,同时进行试管凝集试验和微量凝集试验,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检验方法所获结果无差异。结论布氏菌微量凝集试验简便易操作,可以替代传统的试管凝集试验,运用于人间、畜间布氏菌病监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7.
秭旧县布氏菌病调查结果分析湖北省秭归县卫生防疫站秦立华为了解非牧区秭归县布病流行情况,1990~1991年我们对全县布病职业人群和家畜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畜间流行情况:共抽样调查了牲畜(猪、牛、羊)1019头,发现阳性9头,阳性率0.88%。...  相似文献   

18.
布氏菌病 (简称布病 )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呼伦贝尔盟布病疫情在 80年代处于稳定状态 ,进入 90年代处在流行态势 ,疫情逐年回升 ,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布病疫情 ,按照内蒙古“布病监测方案”要求 ,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现将 1996~ 2 0 0 1年布病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监测范围和方法1.1 范围  对全盟有不同程度疫情出现的旗 (市 )进行布病监测 ,人间主要是与家畜及其产品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 ;畜间以成羊、牛为检疫对象 ,尤其是种畜。1.2 方法  人间对易感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对有可疑临床表现的人员做血清学检查或细菌学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赛罗群钩体病流行规律。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法检测患者、水鸭和蛙血清抗体;同时分离培养病原体。用夹夜法捕鼠,采集鼠。肾、猪肾、牛中段尿、蛙肾、水鸭肾和蚂蟥血分离培养病原体。结果浙江省20世纪60至80年代钩体病不断出现大规模暴发流行,90年代后疫情平稳下降。到2004年为止,全省共发生钩体病138526例,死亡9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6/10万,病死率为0、67%。1997至2004年全省共发生钩体病956例,平均发病率为0、27/10万,死亡14例,平均病死率为1、46%。衢州、丽水和台州市的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总数的93、20%。病例主要分布在7~10月份,占94.87%。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1、72%,菌群主要为黄疸出血群、七日热群和赛罗群。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为1.0%。鼠密度为4.54%,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52.04%。鼠带菌率为3.82%,黑线姬鼠带菌率为6、05%。蛙。肾阳性率为0.41%。水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4%,菌株主要为秋季群和赛罗群;蛙血抗体阳性率为8.7%,菌株为秋季群。结论浙江省存在赛罗群钩体感染,钩体病进入低发期,需要科学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布氏菌病在蛟河市发生、发展趋势及原因。方法 在1987-2000年间,采取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查等方法,对职业人群进行布氏菌病调查。结果 14年间全市人间布氏菌感染率为4.0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991-1997年间感染主要集中在市内4个鹿场的职工中,1998年后,疫情逐步扩散到全市11个乡镇。结论 从外地引进未经检疫的布病病畜导致人间感染及疫情逐步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