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了解省外流动人口婴儿死亡情况。方法:对绍兴市2007年70例省外流动人口婴儿死亡情况与本地户籍人口婴儿死亡进行比较。结果:省外流动人口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高于本地户籍人口婴儿;前四位死因分别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和新生儿破伤风,胎龄小于30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g及感染性疾病的死亡比例较高;死亡婴儿住院出生比例低于本地户口儿童,死亡未治疗比率则高于本地户口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省外流动人口婴儿死亡率高于本地户口儿童,主要死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意外窒息,流动人口婴儿保健服务利用低于本地户籍人口婴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及保健服务状况分析,探索控制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干预措施。方法对上虞市2007-2009年间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上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本地户籍儿童死亡率;主要死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意外。结论完善急重危儿童的抢救和转运平台,加强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管理工作,加强多部门间的协调是降低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2000~2004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4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龙岗区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主要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溺水和意外窒息;非户籍人口的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常住人口的死亡率.[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特别是流动人口保健服务,控制意外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宁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0—2003年宁德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婴儿、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区( P <0 05);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和先天畸形为主要死因,先天畸形和意外排序上升。[结论] 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重点保健对象是围产儿和新生儿。  相似文献   

5.
陆兰仙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81-2782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发展情况,以便作出针对性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保健质量,并为主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每年收集统计的儿童死亡资料,包括:2000~2009年的出生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死亡原因等资料,并作详细核查,对宁波市江北区2000~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再与1990~1999年的死亡资料作对比。结果:①本地户口2000~2009年儿童死亡率比1990~1999年的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②外来流动人口儿童死亡人数逐年升高;③儿童死亡原因:先天畸形、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意外死亡等为20年来的主要死因,20世纪90年代肺炎也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但近10年死于该病人数明显减少,与之相反的是,死于恶性肿瘤的儿童却明显增加。结论:宁波市江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目前已降到历史最低,今后要进一步降低死亡率,重点仍是加强孕期保健,减少早产低体重儿及畸形儿出生,预防新生儿窒息。关注流动人口儿童保健。  相似文献   

6.
永康市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永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方法:对2003-2007年永康市21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市5年平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83‰,新生儿死亡率为4.23‰,占总死亡的61.93%,婴儿(0~1岁)死亡率为5.58‰,占总死亡的81.65%.新生儿(0~27天)死亡以早产低出生体重为主,28天~1岁婴儿(28天~364天)死亡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1~4岁儿童(1岁~4岁)死亡以溺水、意外窒息和其他意外为主.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以新生儿死亡为主.死因顺位前5位为: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意外窒息和其他意外、出生窒息.外来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结论:重点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与婴儿期保健工作和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全社会的妇幼保健意识和妇幼保健技术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死因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努力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死因顺位等监测情况. [方法]收集2003~2007年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计算不同户籍类型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病种死因顺位. [结果]2007年深圳市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55%0和5.55%,较2003年(7.83‰和10.04‰)分别下降了41.89%和44.72%.非户籍入口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常住人口的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主要病种死因顺位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炎、意外窒息.意外死亡是1~4岁儿童的第1位死因. [结论]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保健服务是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麻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市2003-2012年1 31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麻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早产、出生体重低、出生窒息、肺炎、意外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及溺水;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0.60%.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产儿科合作、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以及预防意外伤害等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十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7年十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十堰市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溺水和意外窒息;非户籍人口的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常住人口的死亡率。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中5岁以下儿童的保健,控制意外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丹  余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533-5534
目的:了解绍兴市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绍兴市2006~2008年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死前保健服务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死因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意外窒息、出生窒息和其他先天异常。死前治疗以医院为主,占52.22%,但未就医占21.85%。结论:应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基层培训,提高产科、儿科医生技术水平,提高家长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死亡,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区服务能力,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 分析上海市居民的死亡谱、死亡地点分布和死亡时间趋势等死亡特征。 [方法 ]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死亡时间趋势分析采用圆分布统计方法。 [结果 ] 上海市居民的死亡构成因年龄而不同 ,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损伤中毒 ,中年为肿瘤 ,老年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年组及老年组的死亡时间呈集中趋势 ,死亡时间均趋向集中于冬季。不同疾病的死亡地点特征不同。随年龄增大 ,在家死亡比重上升。 [结论 ] 各种疾病死亡率在冬季较高 ,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2.
常州市武进区伤害死亡流行强度与死因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居民伤害死亡流行强度、特征及死因别变化趋势 ,为制订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武进区居民 1990年~ 1992年和 2 0 0 0年~ 2 0 0 2年两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武进区居民伤害平均死亡率前者为 6 3 37/ 10万 ,后者为 6 2 5 1/10万 ,两者相比无明显升降变化 ;不同性别平均死亡率前者为 6 8 10 / 10万和 5 2 30 / 10万 ,后者为75 4 7/ 10万和 4 9 2 2 / 10万 ,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1) ;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 4 2 2 6岁和4 9 85岁 ;前 3位死因 1990年~ 1992年依次为自杀、淹死和交通事故 ;2 0 0 0年~ 2 0 0 2年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死 ,交通事故死亡率较 10年前上升了 15 2 72 %。结论 :10多年来 ,武进区居民伤害死亡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前 3位死因依然是自杀、淹死和交通事故 ,但交通事故上升幅度较大 ,其死因顺位由 10年前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成为伤害死亡中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2年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及管理办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贵州省2012年孕产妇死亡资料,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进行评审分析。结果 2012年评审的病例中,可避免死亡95例,占82.61%;不可避免死亡18例,占15.60%;无法下结论 2例,占1.74%。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居首位。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其次是各级医疗保健部门的知识技能。结论 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工作及临床诊治能力;规范孕产妇急救和转诊通道,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4.
1985~1992年,山东省死因抽样调查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5363964人,占总人口数的9.94%。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3561652人,占总人口数的6.60%。60岁及以上死亡数为219238人,占所有死亡数的66.75%,65岁及以上死亡数为191061,占所有死亡数的58.17%。60岁及以上老龄居民的主要死因排序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心脏疾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65岁及以上老龄居民的主要死因排序依次基本如上述相同,只是心脏疾病为第3位,肿瘤为第4位。60岁及以上居民因食道、胃、肝、肺部位癌亡为27130人,占总癌亡的65.9%。65岁及以上居民这四种部位癌亡为21012人,占总癌亡的66.1%。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居民死亡模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死亡模式现况并探讨其变迁。方法 利用1974-1976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河南省疾病监测点(DSP)3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第1次、第2次和第3次粗死亡率为779.9/10万,611.1/10万,610.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61.0/10万,732.3/10万和634.4/10万,居民死亡水平处于低死亡水平并呈逐步下降趋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进入前5位,传染病死亡前2位退至前7位。结论 死亡水平下降与低年龄死亡率和传染病死亡率下降有很大关系;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疾病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1988~1998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了解湖南省居民1998-1999年死因变化情况,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湖南省1988-1998年间死因资料。结果: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损伤与中毒),城市居民以肿瘤,内分泌疾病的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农村居民以诊断不明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增长速度最快,农村各年龄组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各年龄组死亡率(65-,75-,85-年龄组除外),结论: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和意外死亡相关因素的研究,城市居民应注重加强恶性肿瘤,糖尿病的防治,农村居民应注重加强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满洲里市居民2013年死亡原因,掌握主要死因与人群分布特征,为政府卫生决策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2013年满洲里市居民死亡1 168例,死亡率为694/10万。从≥30岁年龄组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上升趋势明显加剧。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消化系统疾病是满洲里市居民死亡的五大主要影响因素。可见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满洲里市居民的生命健康。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应从早期、一级预防抓起,长期坚持[1]。  相似文献   

18.
对湖南省1990~1992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同一调查范围内70年代资料进行比较.表明该系统疾病死亡率为147.64/10万,占居民总死亡的25.08%,居各系统疾病死亡的首位.其主要死因是脑血管病,占本系统疾病死亡的69.90%,其次是冠心病和高血压(含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死因死亡率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城市与农村有显著差异(男性脑血管病例外),男性显著高于女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与70年代比较,脑血管病、冠心病死亡率上升,而慢性风心病和高心病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上海耐火材料厂历年(1958-1990)确诊的矽肺患者进行不同入厂年代矽肺发病,死亡情况分析;计算矽肺患者各类疾病死亡率,与当地居民的年龄别死亡率进行比较,计算标化死亡比;并对不同年代的矽肺病人的平均死亡年龄,确诊至死亡的平均年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厂矽肺患者死因中,以非特异死亡的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占第一,第二位;与矽肺直接有关的特异死亡占第三位。矽肺患者寿命与当地居民相比,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罗湖区1996-2005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罗湖区近10年围产儿死亡水平、死因分布情况及其变化,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罗湖区1996—2005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户籍类型死亡原因、死亡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并按年限分成前、后5年两组[A组(1996—2000年)、B组(2001—2005年)],对死亡率、死因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年来罗湖区围产儿死亡总率总体变化不大,流动人口高于暂住和常住人口,前5位死因依次为畸形、早产儿、脐带和胎盘因素、孕母合并症和并发症,前后5年死因顺位不同。结论应制定有关措施,不断提高畸形的孕期筛查,加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的预防和治疗抢救,加强对流动人口的保健管理,以便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