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说明信息学与医学相结合的新趋势:从医药信息学到生命信息学。基于五年来的研究与探索,作者提出生命信息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原理和知识结构。生命信息学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当前的医药信息学以传统的生物学为基础,以医疗信息化为目标。生命信息科学的任务是使传统生命科学信息化,全面修订传统的生命观、人体现、健康观、诊疗观及预防观。随着生命信息医学及其疗法的建立与完善,当前的医药信息学将逐步改观。生命信息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信息唯物论原理、一般信息学原理、信息决定论原理等。以生命信息运动的层次性为依据,生命信息学的主要分支为:分子信息学(包括遗传信息学),细胞信息学,器官信息学(包括神经系统信息学),个体信息学(包括人体心理学),种群信息学(包括社会心理学、管理科学等)。生命信息学将会成为21世纪中的新兴带头学科,它不仅给生命科学和医学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而且对信息科学、哲学及人文科学也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宗荣 《医学信息》1999,12(9):24-25
生命信息学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点上生长起来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随着社会生产的主流由物质产品转向信息产品,信息科技日益成为当代高新科技的主导与核心。生物学的重心正在由生命硬件转向生命软件,医学和农学已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趋势。基因工程,癌细胞程序性死亡疗法,心理门诊等信息学疗法,迫切地需要理论上的支持与说明。  相似文献   

3.
生命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点上生长起来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随着社会生产的主流由物质产品转向信息产品,信息科技日益成为当代高新科技的主导与核心。生物学的重心正在由生命硬件转向生命软件,医学和农学已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趋势。基因工程、癌细胞程序性死亡疗法、心理门诊等信息学疗法,迫切地需要理论上的支持与说明。计算机科学的并行分布式处理急需向生命信息处理过程学习。时代呼唤着生命信息学。生命信息学的创立和发展,不仅需要生命科学 、信息科学工作者的参与,而且需要数学、物理、化学、哲学、心理学、以及许多社会文化方面的学者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生命信息学要走交叉的研究道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联伟  刘秀敏 《医学信息》2001,14(10):667-668
生命信息学的学科体系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与思路 ;走交叉研究的道路。本文着重论述生命信息学的主要内容 ,以及与各部门信息学的关系 ,最终得出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说明方法论上的创新是生命信息学研究的前提,从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突破,建立一般信息学方法的基础,以及探讨生命信息领域特有的方法论问题,就成了关于生命信息学研究工作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陈联伟 《医学信息》2004,17(7):419-420
生命信息学是在医学信息研究的基础上萌发的信息学科,而它对“母体”进行拓展、延伸,同时又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为信息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努力的探索,显示出光明的学术前景。医学信息研究要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就要突破传统,用生命信息学的既得原理和思维方式去作指导,创立新说。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命信息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宗荣  周建中  王乘  张勇传 《医学信息》2003,16(10):538-539
本文概述生命信息学研究中若干重要的发现,简述这些研究成果在建立信息科学基础、实现传统的还原论科学体系向新兴的涌现论科学体系转型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宝芬 《医学信息》2002,15(2):83-84
医学思路,是哲学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其变革对医学创新与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针对医药信息学这门新兴学科,指出其变革使医院信息系统得以创新升级,使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扩大到患者保健,医疗评估等广大范围,并开拓了“社区保健信息系统”等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陈联伟 《医学信息》2003,16(5):218-219
虽然生命信息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较高的学术价值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但毕竟还不够成熟,需要从事生命信息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探索,完善其学科的理论体系。本论文对生命信息学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笔者粗浅的见解,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与商榷。  相似文献   

10.
开创临床诊断信息学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茂开 《医学信息》2002,15(5):256-25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人体基因水平到社会和自然界对疾病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生命与生存信息。这些信息将为医学,特别是临床诊断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存贮、管理、加工、传递和利用这一资源,这将是临床诊断信息学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陈联伟  刘秀敏 《医学信息》2001,14(10):667-668
生命信息学的学科体系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与思路;走交叉研究的道路,本文着重论述生命信息的主要内容,以及与各部门信息学的关系,最终得出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医用生物力学》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反映国内外生物力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国内外生物力学学科学术交流的科技期刊。截止2016年6月,杂志共出版31卷124期正刊,在刊物质量、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回顾《医用生物力学》杂志30年的发展历程,并从提高期刊质量、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和加强期刊国际化程度三方面对杂志今后的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生命信息科学的诞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联伟 《医学信息》2000,13(9):477-478
高度密集的信息,特别是以计算机开发和应用为主的现代模糊信息学包括文献信息学,管理信息学等,都应归属于非生命的信息学科学,而生命信息学则是学术领域的新生儿,它以独创一帜的科学依据,与众不同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在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将领袖群雄,下文主要谈及生命信息科学诞生与发展有关的几个群为人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祖文 《医学信息》2006,19(11):1949-1951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近年来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从医学信息学的沿革及现状,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围及内容,医学信息学教育及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等四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医学信息学的研究领域及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又称医药信息学)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医学科学结合,新近形成的前沿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它以信息论、系统论、计算机科学技术为理论基础,几乎全方位地涉及所有的医药卫生领域,已成为现代和未来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石。目前,医学信息学应用的领域,面临人才短缺的现象,本文论述了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中,建立医学信息本科专业方向,通过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医学信息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中美医学信息学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阐述了中美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发展概况,通过对中美医学信息学教育的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改革教学体制,改进教学模式,拓宽学科知识范畴,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高层次医学信息专业人才等发展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玉宁  詹引  金新政 《医学信息》2009,22(4):447-449
本文从理论信息学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即从该问题特有的目标和应答域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理论信息学研究中的瓶颈问题和理论信息学研究的两种特殊方法,即跨学科和跨层次的研究方法,并对两种特殊方法的由来和发展给予理论上的说明.最后列出有待进一步讨论的若干课题.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与生命伦理这个命题很大,也很前沿,是当前生命科学发展阶段备受关注和不可回避的问题。要阐述得比较清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横跨了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不同门类。所以要找准两者相关切入点是本命题的关键。那么,什么是生物技术?什么是生命科学?什么是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及其在生物技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本命题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我们送走了一位95岁的老人,他发明了测定蛋白质和DNA顺序的方法,打开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大门,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两度诺贝尔奖获得者Frederick Sanger。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生物技术界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团队利用4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为未来细胞治疗甚至器官移植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而刚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国1949-2009年精神卫生服务提供模式和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为我国精神卫生改革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电子期刊数据库和我国卫生部官方网站等数据库并配合相应的手工检索,纳入收集整理与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精神卫生服务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精神卫生政策和规划高度相关的资料。访谈国内外从事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多名知名专家和主管领导,对其访谈内容记录、录音,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216篇文献,213人参与访谈。研究显示,60年来中国精神卫生资源和服务模式的演变经历了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和改革等三个阶段;中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在60年间发生了巨变化,但仍存在资源短缺、精神病治疗率较低、普通人群和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匮乏、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偏见严重等现状;60年间,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政策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正向着建立以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为主的综合服务网络方向前进。结论:我国应继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