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大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如何加速蛛网膜下腔血液的廓清,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多年来一直是神经外科学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脑脊液置换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多种多样,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收集我科2003—2007年期间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SAH79例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2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的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1例发生颅内再出血、脑积水和张力性颅内积气;仅发生颅内感染2例,感染率为2.8%。结论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后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脑水肿、脑血管痉挛、颅内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楠  崔群建  刘建生 《医学信息》2008,21(6):948-949
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或慢性脑积水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动脉瘤患者的预后.这种类型的脑积水主要是由于SAH后脑脊液(CSF)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而导致CSF循环受阻,是脑动脉瘤破裂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虽然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蛛网膜下腔积血对CSF循环的影响足脑积水形成的主要因素,由于其发生发展与SAH密切相关.我院从2004年-2007年对23例动脉瘤并发脑积水的患者予以综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谢江淼  杨晓梅 《解剖学报》2020,51(4):618-62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脑卒中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之一。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血液瘀滞在脑蛛网膜下腔,引起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脑积水、细胞凋亡、血脑屏障功能障碍、血管痉挛、微血栓形成和皮层扩散性抑制,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并贯穿于整个脑损伤过程。近年来,临床试验逐渐关注aSAH发生后的两个阶段:早期脑损伤(EBI)和延迟性脑缺血(DCI)。这两个时期是导致神经元损伤的主要阶段,并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我们就近年来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机制作一简要总结,主要讨论EBI和DCI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是脑卒中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之一。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血液瘀滞在脑蛛网膜下腔,引起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脑积水、细胞凋亡、血脑屏障功能障碍、血管痉挛、微血栓形成和皮层扩散性抑制,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并贯穿于整个脑损伤过程。近年来,临床试验逐渐关注a SAH发生后的两个阶段:早期脑损伤(EBI)和延迟性脑缺血(DCI)。这两个时期是导致神经元损伤的主要阶段,并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我们就近年来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机制作一简要总结,主要讨论EBI和DCI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汉光 《医学信息》2009,22(2):256-256
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或慢性脑积水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动脉瘤患者的预后.这种类型的脑积水主要是由于SAH后脑脊液(CSF)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而导致CSF循环受阻,是脑动脉瘤破裂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大脑纵裂的大脑镰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脑正中部、小脑幕呈线形高密度影的脑出血病人100例。结果所有病例均有纵裂或大脑镰高密度影,占100%。小脑幕呈线形高密度影为95例,占95%。蛛网膜下腔出血77例,占77%,其中漏诊22例,均为破入脑室的脑内血肿。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内血肿65例,占65%。偏密征15例,占15%。外侧裂呈高密度影为22例,占22%。脑沟呈高密度影为32例,占32%。脑池呈高密度影为14例,占14%。脑室呈高密度影为36例,占36%。硬膜下血肿8例,占8%。硬膜外血肿11例,占11%。合并硬膜下积水6例,占6%。脑积水1例,占1%。脑梗塞1例,占1%。外伤原因24例,占24%。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CT表现为基底池、外侧裂池、脑沟较为广泛的高密度影。偏密征是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少量积血的一个可靠的CT征象。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同样也会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积血)。对于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建议一周后复查CT。大脑镰为正中部线形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8.
我院1982.8~1990.8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82例(全部病例均经脑脊液检查证实,但不包括脑实质出血所继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75例有完整心电图记录。现将其临床与心电图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脑动脉瘤,脑部血管畸形等,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溃疡性结肠炎是多发生在结、直肠粘膜层的一种弥漫性炎性病变,表现为粘膜的大片水肿、充血、糜烂形成,临床上以血性腹泻早期最常见。我院于2007年3月28日收入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溃疡性结肠炎的老年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玉秋 《医学信息》2009,22(8):1649-165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除头部外伤和高血压病以外原因所引起的自发性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到蛛网膜下腔,并经腰椎穿刺或影像学所证实[1],系临床常见病,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约占80%)[2],并发症多而且死亡率及致残率高.2005-2008年我科收治63例SAH,其中再次出血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富慧 《医学信息》2007,20(3):467-468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最佳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例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每次放脑脊液10ml,再注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反复进行3~5次,一次置换脑脊液30~50ml,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次置换内头痛完全消失22例(88%),2例死于再出血,1例死于脑血管痉挛,但其头痛程度均有明显的减轻。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一种相对安全且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能够很好且及时地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如脑血管痉挛、再出血,也可以有效防止阻塞性脑积水、化学性脑膜炎、下丘脑功能紊乱等病理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睿  崔群建 《医学信息》2010,23(4):1045-1045
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我院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积水者42例,经及时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4例,19例行腰大池引流设为引流组,25例未行脑脊液引流或仅行单独的脑室外引流设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新发脑梗塞的发生率及引流组的并发症.结果 CT影像比较表明,引流组新发脑梗塞的发生率(5%)少于对照组(3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积水的发生率2组无区别,腰大池引流组并发症很少且可进行良好的控制.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正确操作,腰大池引流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和良好的安全性,可有效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及其相关梗塞.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系实质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并症[1],以先天性颅内动脉瘤为最多见,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也可以引起管壁病变和破裂出血,出血后脑组织通过交感神经作用,引起广泛性脑动脉痉挛而至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现将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崔群建  付浩  曹创 《医学信息》2008,21(6):947-948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主要原因为①再出血,②脑血管痉挛,③急慢性脑积水.本文回顾了80例颅内动脉瘤行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病人,15例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兰生 《医学信息》2007,20(1):152-152
对我院近4年来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25例与1997~2000年的23例该病作对比,总结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内科病区住院患者,经头颅CT或腰椎穿刺证实诊断。治疗组25例,男10例,女15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血液进入颅内或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综合征,国内资料统计占脑血管病总发病率的9%~22.4%[1].  相似文献   

18.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蛛网下腔,即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ehnoid hemorrhage;SAH)外伤引起的称为外伤性SAH。而本文系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病患者常因严重大出血、再出血或并发脑血管痉挛引起死亡。因此在急性期做好护理工作使病人安全度过该期就显得特别重要。护理体会如下: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除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外,应特别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头痛、呕吐及抽搐等情况的变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发病后1周内如不合并其它感染,可有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5℃,系吸收热。一般3~7天逐渐下降,不需药物治疗。如超过38.5℃则应注意是否有继发感  相似文献   

19.
田旭兰 《医学信息》2010,23(3):774-774
目的观察2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心电图ST-T改变情况,总结其原因。方法对2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住院期间急性期心电图观察统计ST-T改变例数,对比是否有冠心痛影响因素。结果住院1—7d发生ST—T改变率28.14%(64/236),8-14d发生sT—T改变率6.78%(16/236)。发生率与冠心病史无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易引起ST—T改变,尤其是1—7d。显示监测心电图的主要性,以防严重心脏缺血性坏死等病发症。  相似文献   

20.
014阿斯匹林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英]/JuveldS//JNeurosurg.-1995,82(6).-945~952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原因是SAH后的血管痉孪,而SAI后脑血管痉挛及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