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诊断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经络诊断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从理论渊源、经络与舌诊脉诊、经络诊断的分类等方面对经络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3.
4.
朱丹溪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溪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 ,倡导“阳有余 ,阴不足论”“相火论”,主张保存阴精 ,勿动相火 ,善用滋阴降火 ,为滋阴学派的创始人。丹溪对经络学说亦颇有研究 ,在《丹溪心法》中 ,他对经络的病候和诊断 ,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学的经络学说 ,兹就此作一初步探讨。1 提出经络见证 充实经络病候《灵枢·经脉篇》阐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病候 ,奠定了经络学说的基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卷首》中提出“十二经见证”,即在《内经》经络病候的基础上 ,根据前人理论及其临床作了大量的增补。手太阴肺经见证增加“善嚏”“皮肤…  相似文献   

5.
《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论著,其整体观、矛盾观、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机学说、养生学说、辨证论治等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笔者的学习体会,就《内经》中有关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诊断作用,管见如下。1经络之望色诊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在从事糖尿病经络穴位反应体征观察中,发现了经络体征这一可以辅助血糖尿糖化验诊断的客观体征。发现体表有部分隐藏的反应穴位经治疗后才会被凸现出来。寒热虚实不同的反应体征在不同的反应时期对血糖的调节具有两重性。在病变的旱期,内服药配合穴位平衡调节,凸现的穴位消失后血糖会逐渐趋于正常。在病变的中后期,邪毒内陷,受穴位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内服药配合穴位平衡调节后隐藏的反应穴位还会更加凸现出来,血糖也会一天天攀升。内服药配合穴位平衡调节后如果反应穴位再回到病变旱期的穴位反应时期,凸现的穴位消失后血糖才会逐渐趋于正常。如果将这些反应穴位查找出来,通过内外治结合调整,糖尿病患者多能获得最安全最有效最快捷的根本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穴位诊断肿瘤按照经络线路上的相应穴位的病理改变来诊断疾病,于50年代已经开始。早期穴位诊断的研究工作,主要利用手法检查为主,根据相应穴位出现的压痛反应来诊断疾病,进一步在穴位局部发现有结节状及条索状反应物的出现,依此作为诊断疾病的根据。盖国才指出:体表压痛及反应物,是一种疾病状态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功能障碍,说明经络是脏腑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手诊是通过望、触诊及现代仪器,对手的气色形态的征象及其他变化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的一种特殊诊断方法。经络是人体各部之间的联系通路。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由于经络系统的联系而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手诊是通过望、触诊及现代仪器,对手的气色形态的征象及其他变化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的一种特殊诊断方法.经络是人体各部之间的联系通路.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由于经络系统的联系而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杨玥 《西部中医药》2010,23(10):10-12
通过分析文献,从经典经络诊断方法(病候诊断法,经穴按诊法)、现代经络诊断方法(经穴皮肤电阻测量,经穴光、热失衡现象的研究,经穴力学失衡现象的研究)2个方面对经络诊断方法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经络穴位反应体征的观察,发现其可以辅助血糖尿糖化验诊断,总结了糖尿病经络穴位体征进行诊断的基本规律,认为穴位反应的寒热虚实能反应疾病性质。糖尿病穴位反应体征具有隐匿性变化,对反应穴位的调整在不同时期对血糖调节有双重性作用。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经络穴位反应体征对研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降糖、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及治疗等问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200例舌下脉看其对瘀血症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光  张海峰 《中医研究》1994,7(1):23-24
从200例舌下脉看其对瘀血症的诊断意义湖北430061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季光江苏靖江市中医院张海峰主题词血瘀/诊断,舌象近年来,瘀血致病已得到普遍重视,活血化瘀的研究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有关瘀血症的诊断方法也更多样化、完善化。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从信息的角度开展经络病候诊断客观化的研究,能与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对中医适用诊断技术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经络实质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把握人体"气血"的时间、空间异常信息,是从信息角度开展经络病候诊断客观化的思路,包括理论、技术、实验三方面的研究与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1 传统概念只是一种推理工具 经络学说的重点内容是“经络”概念的形成和作用的表达。围绕经络的形成似已达成共识,即经络的形成是古人通过独特的医疗实践、结合部分解剖知识等创建的,但这不等于说经络就是一个实体。经络应当是客观加主观的产物,所谓客观就是古人模糊的解剖学知识,而所谓主观就是古人对人体内在相互关系的认识,二者结合才形成了古人的经络观。具体地说,经络应当是在实体(血管、神经、肌腱等)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仿血管、神经、肌腱等功能的一种功能通道,同中医学的“脏腑”概念一样,既类似现代解剖器官和组织,又不完全等…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与针灸结合的经络生物电诊断治疗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友恩  方虹 《中国针灸》1996,16(11):28-29
计算机与针灸结合的经络生物电诊断治疗新技术王友恩,方虹(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门诊部,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题词经络穴位诊断/方法,诊断.计算机辅助,电生理学针刺法是中医传统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法对于各种功能性疾病、疼痛...  相似文献   

16.
从经络学说的起源考证经络之实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瑞  谷世哲 《中国针灸》1998,18(10):619-621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作为中医学术的核心理论,数千年来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辨证论治。然而有关经络实质的讨论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对中医卓越临床疗效的认同,以及西方医学的东方回归,促成了国内及国际上学习中医和针灸的热潮。研究经络的实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为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进行重点研究。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撰文阐述对经络实质的认识,目前对经络实质及起源的认识主要有血管论和感…  相似文献   

17.
中医瘿病经络诊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军  王居易  杨会道 《中国针灸》2000,20(10):607-610
以体表经络穴位病理反应、导电量值作为观察指标。对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从中探讨中医瘿病的经络变化规律。结果:瘿病者主要以心、肝二经变动异常最多见,其次也常表现为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大肠经、胃经的异常。说明瘿病患者进行体表经络穴位病理反应诊察、原穴导电量检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内经》经络诊断法探析712083陕西中医学院郑少祥经络学说是针灸医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依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规律而进行“循经取穴”是针灸治疗的主要取穴方法,所以察视经络的变化,辨经施治对于针灸治疗尤为重要,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云:“用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人体经络原穴的电阻抗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采用多元图来表示经络诊断的多维数据,实现了人体整体功能的状态可视,为经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四通八达,联系内外,沟通表里,将人体的脏器、器官及皮肉筋骨等连接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都是通过经络来反映的。研究表明导电量是能说明经络客观存在的生物物理指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