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1月~1995年7月,作者对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先行ERCP检查。证实胆总管有结石,即行 EST,用 Dormia 网篮套取结石,于 EST 1周后再行 LC。获得满意效果。该方法损伤小,恢复快,可解除LC无法解决的炎性乳头狭窄,也可对LC后发生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作妥善的补救处理,克服了单独使用LC和EST治疗胆石症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Oddi’s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已证实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46例病人,经内镜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除5例内镜取石失败外,其余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Oddi’s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研究119例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研究119例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研究119例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丽华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93-1594
目的为了提高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三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及腹腔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同时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常规和并发症护理。结果本组13例病人住院5~12 d痊愈出院,无胆漏、残留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提示三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效果好,而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前,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式有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治疗单纯性胆总管结石相对开腹手术具有诸多优点,如:保持了胆道系统的完整性、对机体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朱颖  金爱民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F0003-F0003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35例,配合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ERCP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58例ERCP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进行完善的准备和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后在饮食与活动、留置鼻胆管及用药、一般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观察等方面加强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病人尽快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与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及T管引流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患者85例,其中ERCP+LC组40例,开腹组共45例。术前诊断依据B超、ERCP或MRCP检查,术中诊断依据术中胆道镜检查和胆道造影,全部病例均诊断为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ERCP+LC组先行ERCP+经内镜乳头切开术/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取石,再行常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不放置T管。开腹组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及T管引流。结果 85例胆石症患者手术均成功,ERCP+LC组较之开腹组CRP水平低,切口长度小,平均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P0.05)。开腹组术后发生2例漏胆,而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2者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扩大了LC的指征,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F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与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及T管引流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患者85例,其中ERCP+LC组40例,开腹组共45例。术前诊断依据B超、ERCP或MRCP检查,术中诊断依据术中胆道镜检查和胆道造影,全部病例均诊断为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ERCP+LC组先行ERCP+经内镜乳头切开术/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取石,再行常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不放置T管。开腹组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及T管引流。结果85例胆石症患者手术均成功,ERCP+LC组较之开腹组CRP水平低,切口长度小,平均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P〈0.05)。开腹组术后发生2例漏胆,而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2者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扩大了LC的指征,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胆囊胆总管结石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行Oddi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和气囊排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结果:本组成功率81.8%(20/22),结石取净率1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5-19d。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正>内镜下微创治疗胆道疾病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是目前临床上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1-2]。行EST治疗能很好的保证胆道系统的完整性,有创伤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  相似文献   

14.
徐仙女 《护理与康复》2006,5(2):110-111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6例,全部病例均获治愈,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及合作程度,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提高手术疗效,避免再次胆道手术.  相似文献   

15.
内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 :调查内镜保胆取石术 (EndoscopicMinimallyInvasiveCholecystolithotomy ,EMIC)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 ,比较内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 :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 (GastrointestinalQualityofLifeIndex ,GLQI)前瞻性测定 2 3例内镜保胆取石术与 2 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入院时、术前、术后 2 ,4,8周的生存质量值。结果 :EMIC组和LC组病人入院时平均GLQI指数分别为 1 1 5 .1分和 1 1 4 .3分 (P >0 .0 5) ;术前平均GLQI指数分别为 1 1 4 .2分和 1 1 0 .6分。术后 2周EMIC组GLQI指数为 1 1 1 .8分 ,与入院时比较下降不明显 (P >0 .0 5) ;术后 4周GLQI指数1 1 7.5分 ,超过入院时水平 ;术后 8周GLQI指数 1 2 3 .6分恢复至正常人水平。术后 2周LC组GLQI指数为1 0 7.1分 ,与入院时比降幅明显 (P <0 .0 5) ;术后 4周GLQI指数 1 1 1 .2分 ,超过术前水平 ;术后 8周GLQI指数 1 2 1 .3分 ,超过入院时水平 (P <0 .0 5)。EMIC组GLQI指数高于LC组 ,且上升快。结论 :内镜保胆取石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快、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16.
17.
胆囊胆总管结石治疗中腹腔镜与内镜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胰胆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石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联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 除术和胰胆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82例中76例经EST取净结石,成功率92.7%,6例EST取石失败,改开腹治疗。结论:LC与EST的联合应用是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胆囊壁结石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为其施行保胆取石手术(EGPCL)的价值.方法 ①复习观察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912例,找到胆囊壁结石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显微镜下病理特征及分布.②回顾分析保胆取石病例108例,重点分析胆囊内镜下发现胆囊壁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胆囊壁结石与胆囊收缩功能的关系以及保胆手术效果.结果 切除胆囊的病理切片中发现胆囊壁结石32例(3.51%),共71颗.其中黏膜层结石5颗(7%),肌层结石16颗(23%),浆膜层结石50颗(70%).扩张的罗一阿氏窦包裹胆囊壁结石而形似憩室,窦上皮为排列整齐、基本完整的粘膜上皮细胞.在108例保胆取石手术中发现胆囊壁黏膜层以及"黏膜下"结石10例(9.26%),其中术前检查收缩功能良好者8例(80%),功能欠佳2例;8例患者均有轻重不等的临床症状,包括功能欠佳者2例和功能良好者6例.取石术后全部胆囊壁间结石患者症状都得到改善,但2例术前功能欠佳者,术后B超检查分剐提示胆囊壁针尖样胆固醇沉积以及胆囊腔内淤滞物.结论 胆囊壁结石与胆囊腔内压力增高以及罗一阿氏窦形成密切相关;大部分胆囊壁结石位于浆肌层,保胆手术中难以全部观察到.胆囊内镜仅能取黏膜层结石以及部分浆肌层结石.胆囊壁结石大多数有临床症状.对那些壁间结石少、胆囊壁薄(<4mm)、胆囊功能好者,可取净结石,保留胆囊.而对那些有明显临床症状、胆囊壁结石多和壁厚≥4mm的患者,即使胆囊收缩功能好,笔者也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术 (EPT术 )并行胆总管结石取石术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具有患者痛苦轻、创伤小、并发症少 ,操作简便 ,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1994年至 2 0 0 2年我们成功地运用十二指肠镜诊断、治疗胆胰疾病380 0例 ,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LCBDE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例因粘连严重或结石嵌顿于壶腹部无法取出,术中转开腹手术,其余均获手术成功,其中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251例,留置T管引流76例.术后住院时间3~16 d,平均(3.8±1.5)d.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围术期严密周到的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