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溶液配伍前后的颜色、pH值、不溶性微粒等变化情况,并用UV和HPLC分别考察配伍前后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和利巴韦林的含量变化。结果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6 h内溶液颜色基本无变化、pH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配伍后的理化性质稳定,在6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奥硝唑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25℃,37℃下8 h内奥硝唑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奥硝唑与利巴韦林在8 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25℃,37℃下8 h内,配伍液的含量、pH值无明显变化;配伍液的外观无变化.结论:在25℃,37℃8 h内,奥硝唑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其他4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室温8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4种不同药物(穿琥宁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拉定、鱼腥草注射液、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5%葡萄糖溶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褶合光谱法,结合外观和pH检查法,并以差谱值的形式予以定量表达。结果:在5%葡萄糖溶液中利巴韦林注射液与4种药物配伍,8h内外观均无变化,pH值基本不变,差谱值均小于10%。结论:室温8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4药物在5%的葡萄糖中配伍均稳定。  相似文献   

4.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3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室温6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50g·L-1葡萄糖注射液、9g·L-1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6h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利巴韦林与输液配伍6h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与50g·L-1葡萄糖注射液、9g·L-1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培氟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0.9%氯化钠溶液中配伍后的稳定性。结果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25℃±1℃配伍稳定,24h内含量降低2%,p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在0.9%氯化钠液中两药可以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6.
头孢拉啶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头孢拉定(含精氨酸)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0.9%氯化钠溶液中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头孢拉定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25℃±1℃配伍稳定,12h后含量略有降低。p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在0.9%氯化钠液中两药可以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7.
木糖醇注射液与46种注射液配伍的外观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淑贤  杜光  郑恒  刘东  汪震 《医药导报》2003,22(12):892-893
目的:考察木糖醇注射液与46种常用注射液配伍的外观变化.方法:模拟临床浓度和配制方法,对46种常用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24 h内观察,未见混合物颜色、pH值、澄明度明显变化.结论:木糖醇注射液是一种安全、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输液制剂,可作为多种注射液的输液载体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温坚  夏敬民 《医药导报》2005,24(8):739-739
目的考察利巴韦林注射液与盐酸雷尼替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将利巴韦林注射液与盐酸雷尼替丁注射液按1∶1(V/V)的比例配伍,考察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旋光法分别测定配伍液中盐酸雷尼替丁与利巴韦林的含量。结果 室温下,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利巴韦林注射液与盐酸雷尼替丁注射液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王凤  张碧玫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391-1392
目的:在25℃和37℃条件下6h内观察头孢替唑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液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替唑钠及利巴韦林在6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配伍液在25℃和37℃条件下0~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上述条件下,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可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巴韦林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在25℃,37℃下8 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8 h内不同时间利巴韦林与加替沙星的含量,同时考察两药配伍后pH值、外观及吸收曲线的变化情况.结果:在25℃,37℃下8 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上述条件下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后的含量,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及pH值。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以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2.
奥美拉唑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配伍前后奥美拉唑钠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4 h内含量、pH及溶液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4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利巴韦林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其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市售利巴韦林口服液为对照 ,测定了利巴韦林脂质体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清中的药物浓度 ,按非隔室模型计算利巴韦林脂质体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AUC值为1 1 1 2 6μg·h/mL,MRT值为 2 1 6h ,K值为 0 0 61 /h ,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 2 1 3 %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头孢唑啉钠与氨茶碱、三氮唑核苷在5 % 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变化,供临床应用参考。方法:配伍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H P L C色谱法进行。结果:头孢唑啉钠与氨茶碱配伍溶液色泽加深,含量略有下降,其余各组色泽未变,含量略有下降。结论:头孢唑啉钠与氨茶碱不能联合应用;头孢唑啉钠与三氨唑核苷可联合应用,但最好在6h 用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魏酸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光度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结果:注射用阿魏酸钠与木糖醇注射液在室温条件下配伍6h内,其外观、pH值、含量和紫外吸收峰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阿魏酸钠与木糖醇注射液室温下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6.
李红月  罗朝利  宋畅 《中国药业》2010,19(14):37-38
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25℃和37℃温度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利巴韦林及盐酸洛美沙星在6 h内的含量及pH变化,同时观察其外观变化。结果配伍液在25℃下0~6 h内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上述条件下,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与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30℃下,将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6h内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结果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在6h内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在30℃,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杨继章  杨树民  刘瑞琴 《中国药房》2004,15(12):753-754
目的 :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25℃条件下 ,观察配伍液在8h内的外观、pH值变化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其含量变化。结果 :两药在0 9 %氯化钠注射液、5 %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8h内以上各项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以0 9 %氯化钠或5 %葡萄糖作溶媒在室温下8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