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 Brenner瘤(malignant Brenner tumor,MB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分析其临床特点,加强对卵巢恶性 Brenner瘤的认识。方法:对2017年9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卵巢恶性 Brenner瘤进行临床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目前国内外诊断及治疗的进展。结果:患者经手术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确诊,术前并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免疫组化显示锌脂结构转录因子(GATA3)阳性,细胞角蛋白7(CK7)阳性,特殊的是P53与 P63均表达阳性。结论:该类疾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物,需注意与移行细胞癌相鉴别,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标准化疗方案是卡铂加紫杉醇。 相似文献
2.
正卵巢透明细胞腺癌(ovaria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OCCA)较少见~([1]),占卵巢恶性肿瘤的3%~6%,研究表明其来源于苗勒管上皮,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相关,OCCA病因之一可能来源于EMs异位病灶恶变。而卵巢恶性Brenner瘤(malignant Brenner tumor,MBT)更为罕见~([2]),约占卵巢肿瘤的0.3%~0.7%,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将其归为卵巢上皮间质肿瘤。本文报道1例OCCA 相似文献
3.
卵巢交界性平滑肌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交界性平滑肌瘤1例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310006)林俊石一复陈晓端患者23岁,孕1产1。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伴肛门坠胀感,右下腹可扪及乒乓球大小肿物,质硬,有压痛,不活动,于1996年1月17日入院。既往无特殊记载,产后... 相似文献
4.
卵巢卵黄囊瘤45岁患者1例张长业颜景云于洪波(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患者45y,因下腹部包块伴下腹坠胀感20d,于1995年10月31日收住院。既往身体健康,月经规律,LMP1995年10月16日,G1P1。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正常。于下腹正中扪... 相似文献
5.
6.
7.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10)
正卵巢Brenner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上皮肿瘤,仅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大多为良性(95%~97%),交界性及恶性仅占3%~5%~([1])。卵巢恶性Brenner瘤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都极低,仅占恶性卵巢肿瘤的1%,单双侧均可发病~([2]),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复杂多变,影像学多无特异性,术前几乎不能确诊,与其他囊实性肿瘤鉴别相当困难,极易误诊~([3])。现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双侧卵巢恶性Brenner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卵巢Brenner瘤是卵巢肿瘤的罕见病理类型,可分为良性、交界性/非典型增殖性及恶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术前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学检查。近年研究发现卵巢恶性Brenner瘤(malignant Brenner tumor,MBT)由卵巢良性Brenner瘤逐渐进展而来,且发生过程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CCND1、鼠双微体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CDKN2A)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ɑ(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catalytic alpha polypeptide,PIK3CA)等基因变异有关。卵巢Brenner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中卵巢MBT术后可辅以铂类-紫杉醇方案化疗,并有望针对其致癌位点进行靶向治疗,而分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是一种具有潜在的或不典型增生能力的卵巢肿瘤 ,主要病理类型为粘液性和浆液性。我们对 87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术前辅助诊断及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在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和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在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患者 87例 ,13~ 76岁 ,平均 4 3.5岁 ,绝经者 2 1例 (2 4 .14 % )。以盆腔肿块为主要症状者 5 6例 (6 4 .32 % ) ,腹胀 16例(18.18% ) ,阴道出血 9例 (10 .35 … 相似文献
10.
198 7年Austin首次报道卵巢移行细胞癌 (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TCC) 2 9例[1] ,总结了卵巢TC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指出此肿瘤发生率极低 ,但恶性程度极高 ,早期即有卵巢外转移。本院近期收治了 2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 例 1,73岁 ,2 0 0 1年 6月 1日入院。主诉下腹胀痛 1月 ,绝经 2 5年 ,无不规则阴道出血。妇科检查见宫颈光滑 ,子宫略小 ,盆腔内可及巨大肿块 2 0cm× 2 5cm× 2 0cm ,上界平脐 ,表面有突起 ,活动可 ,偏实性 ,无压痛。术前B超示盆腔有以囊性为主的混合性肿块 ,囊… 相似文献
11.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肿瘤,约占卵巢肿瘤≤0.1%,根据其肿瘤组织的来源分为间质黄体瘤、Leydig细胞瘤、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3类。卵巢间质黄体瘤是临床少见疾病,其无特异性表现,彩色超声和影像学检查不易查出,容易造成术前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卵巢间质黄体瘤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卵巢间质黄体瘤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患者 17岁 ,住院号 135 777。未婚未孕 ,因停经 3个月 ,下腹痛 10天 ,B超发现腹部肿物 5天于 2 0 0 1年 4月 2 4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 2 0 0 1年 1月 8日 ,月经周期 6 0~ 70天 ,月经量中 ,无痛经史。 10天前出现下腹痛 ,3天前当地医院B超示下腹部肿物 ,1个月前出现体重明显减轻 ,易头晕、疲劳 ,3天前出现尿频、尿痛 ,大便尚正常。体检 :一般情况差 ,中度贫血貌 ,恶液质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腹部膨隆 ,下腹部可触及一实质性包块 ,如孕 5个月大小 ,质硬 ,活动差 ,移动性浊音 (- )。妇科检查 :外阴未婚未产式 ,肛诊可触及盆腹腔肿物如… 相似文献
13.
细胞之间的粘附是机体免疫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和维持的基础,细胞表面细胞粘附分子-1(ICAM1)表达上调可出现于自身免疫病、内分泌疾病和某些肿瘤等多种疾病[1,2]。ICAM1除可表达于细胞表面外,尚可因缺少穿膜片段和胞浆区域,从细胞膜上脱落,以循环形式存在于机体血清和其它体液中,即可溶性细胞粘着分子1(sICAM1),sICAM1与膜型ICAM1竞争性地结合白细胞整合素(LFA1)。因此,能封闭白细胞表面的LFA1,阻断白细胞对靶细胞的有效识别和杀伤。这种现象被认为是肿瘤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我们测定了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s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粘液性上皮内癌的诊断意义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以来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2例卵巢粘液性上皮内癌(组织学检查确诊)的病理及临床特点和预后,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中位年龄40.0岁。肿瘤均为单侧,肿瘤最大直径的中位数19.0cm(8.0~55.0cm)。ⅠA期8例,ⅠC期4例。1例行肿物剔除术,5例行附件切除术,3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3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平均随诊38.8个月,无1例复发或死亡。结论:卵巢粘液性上皮内癌属卵巢粘液性交界瘤范畴,可能是浸润癌的癌前病变。年轻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预后较好,与同期别的粘液性交界瘤相当。 相似文献
15.
张志芹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11(4):207-207
卵巢皮质囊性血管淋巴瘤1例天津市武清县第二人民医院(301700)张志芹患者21岁,住院号4321。患者因自幼无月经来潮伴腹胀3周于1993年11月2日人院。入院前曾因原发性闭经用黄体回无撤退性出血反应,肛查双侧附件肿物.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T3...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18岁 ,未婚 ,无性生活史 ;因“停经伴下腹部包块伴间歇性疼痛 3+ 月”于 2 0 0 1年月 4月 2 4日入院。入院查体 :T37.9℃ ,R 2 2次 /分 ,BP 13.5 / 9.0kPa ,P 140次 /分 ,WT 36kg。一般情况差 ,全身恶病质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下腹部膨隆 ,腹壁无静脉曲张 ,腹部包块底达脐上一指 ,表面高低不平 ,质硬 ,如孕 5个月大 ,活动度差 ,边界尚清 ,轻压痛。妇检 :处女膜完整。肛诊 :子宫扪诊不满意 ,可触及肿块的下极 ,质硬 ;二侧宫旁可触及增厚。辅助检查 :血常规 :Hb6 4g/L ,WBC14.4× 10 9/L ,RBC3.2 7× 10 12 … 相似文献
17.
637例直径≤5cm卵巢肿块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直径≤5cm卵巢肿块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剔除且经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直径≤5cm卵巢肿块的临床资料。结果:卵巢肿瘤323例(50.71%),其中,良性肿瘤297例(46.62%),恶性肿瘤23例(3.61%),交界性肿瘤3例(0.47%)。瘤样病变314例(49.29%)。结论:直径≤5cm卵巢肿块中卵巢肿瘤和卵巢瘤样病变占绝大多数,卵巢瘤样病变中黄体囊肿、黄素囊肿、滤泡囊肿、卵巢冠囊肿、卵泡囊肿和包涵囊肿等占44.27%,可不必处理,但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卵巢表皮样囊肿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表皮样囊肿10例报告范娣王展宏张慧英张祥盛何春年对于卵巢表皮样囊肿,迄至1980年英文文献仅有11例报道[1~4],我们在1990~1995年间的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1922例病理标本中发现10例,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与分析1.临床表现与特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