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帅垒  孙永强 《中国骨伤》2015,28(10):924-927
目的:观察自体股骨头植骨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疗效,评价髋臼骨缺损进行自体骨重建的优越性。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髋关节中心性脱位16例(16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1~72岁,平均56.3岁;病程3.6~37.2年;交通事故伤12例,坠落伤4例。所有患者进行系统跟踪随访,评定术后1个月髋关节疼痛指标、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变化。结果:16例(16髋)均获随访,时间11~78个月,平均27.3个月。16例(16髋)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56.2±23.4)°,VAS评分86.3±7.2,Harris评分32.6±12.6;术后1个月髋关节总活动度(181.8±17.6)°,VAS评分11.1±2.6,Harris评分86.3±7.2,均较术前改善,术后解决了疼痛和髋关节功能受限,假体位置均完好。结论:自体股骨头植骨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髋臼的初始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均较好,自体骨植骨避免了异体骨的并发症,骨源合理利用,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个性化数字模拟辅助髋臼假体精准植入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应用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9 年7月收治的11例(12髋)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4例(5髋),女7例(7髋),年龄27~61 (46.64±12.93)岁;Crowe分型Ⅰ型8髋,Ⅱ型4髋。将术前CT薄层扫描导入Mimics 10.01软件,通过术前模拟选择合适髋臼假体尺寸及安放角度,并了解髋臼骨量缺损情况,决定术中是否需要结构植骨,测量患者术前后的双下肢长度、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髋臼旋转中心高度、髋关节中心水平距离,观察术后脱位、植骨愈合情况及臼杯松动情况,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30(23.45±3.70)个月,术后未发生假体脱位、松动、植骨均愈合。1例因术中坐骨神经牵拉出现支配区域麻木,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于术后1个月恢复。双下肢长度差由术前(31.73±5.98) mm下降至术后3个月的(4.73±1.90) mm(t=15.268,P<0.01)。术后臼杯髋臼前倾角(17.45±3.62)°、外展角(40.10±2.30)°。所有病例外展角及前倾角均位于Lewinnek安全范围内,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20.64±2.58) mm,术后髋关节水平内移距离(33.46±3.61) mm。Harris评分由术前(45.36±2.34)分提高至术后3个月(91.27±2.37)分 (P<0.05)。结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通过术前个性化数字模拟重建髋臼,可以更好的了解髋臼缺损情况,有助于评估髋臼假体的大小、安放角度及是否需要结构植骨,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自体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髋臼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66髋)CroweⅡ~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骨缺损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自体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术后6个月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48.76±7.79)分提高至(92.09±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优56髋,良8髋,可2髋,优良率为96.97%。结论自体骨颗粒、骨泥混合植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髋臼骨缺损,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植骨均可愈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髋臼重建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1例(24髋),男3例,女18例;年龄28~71岁,平均(54±10)岁。采用髋臼重建,股骨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股骨近端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成形后联合自体结构性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生物型假体或钛网骨水泥重建髋臼。陶瓷-聚乙烯股骨头臼界面17例(20髋),金属-聚乙烯4例(4髋)。股骨截骨端自体骨移植18例(21髋),异体骨移植原位钢丝捆扎3例(3髋)。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3例失访。随访18例(21髋),随访时间0.5~9年,平均3.5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47.9±9.1)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88.4±3.5)分。术后髋关节疼痛明显改善,肢体活动度增加,步态接近正常。1例术后并发坐骨神经麻痹,无伤口感染病例。术后6个月X线片均显示髋臼假体骨性覆盖、假体及植骨床压配较好,无髋臼假体松动及植骨块明显吸收,截骨端骨愈合良好。结论 髋臼重建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尤其是高龄髋关节高脱位患者。操作相对简单,能够改善肢体不等长,可避免一次性过度肢体延长导致的坐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行髋臼原位重建及高髋关节中心技术治疗Crowe 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行THA治疗Crowe Ⅱ、Ⅲ型DDH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Tonnis Ⅲ期)的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髋臼重建方式分组:其中髋臼原位重建组17例,高髋关节中心重建组20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Harris评分、影像学假体松动率。结果 37例病人平均随访41个月(25~63个月)。髋臼原位重建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19±16) min、(413±36) ml,高髋关节中心重建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分别为(92±21) min、(389±44) 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561,P=0.021;t=0.682,P=0.231)。两组术后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但两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髋臼原位重建组中有2例少量植骨吸收,两组随访未见影像学假体松动。结论 高髋关节中心技术的手术时间较髋臼原位重建更短,两种技术治疗Crowe Ⅱ、Ⅲ型DDH的中期临床疗效较好,均可显著恢复病人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骨保留型股骨柄假体在年轻患者Dorr C型股骨髓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Tri-lock生物短柄假体在年轻患者Dorr C型髓腔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Tri-Lock BPS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烟囱状股骨髓腔年轻患者35例(37髋),男18例(20髋),女17例(17髋);年龄21.2~38.5(32.2±3.0)岁。类风湿髋关节炎16例17髋,类风湿关节炎8例9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1例11髋。所有病例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按Singh指数分级:Ⅲ级26例,Ⅱ级9例。髋臼全部采用生物型假体,均采用陶瓷内衬,股骨头采用全陶瓷头。正位X线片上股骨近段髓腔形态均为Dorr C型,置换术后行X线检查评估假体柄位置,Engh标准评价骨-假体界面稳定性,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并统计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5个月,平均33.8个月。35例(37髋) 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51.2~73.5(61.8±3.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2.5~98.8(93.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45,P<0.01)。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0~55(46.5±8.0)°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5~130(101.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091,P<0.01)。术后即刻X线片均显示股骨短柄假体与髓腔紧密压配,末次随访时37髋均有明显股骨骨皮质增厚;22髋有不同程度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性骨吸收,其中Ⅰ度(股骨距密度低,且变圆钝)12髋,Ⅱ度(累及小转子)10髋。15髋有明显股骨骨皮质增厚,无大腿痛发生。结论:锥形柄短柄化的Tri-Lock生物短柄可良好充填Dorr C型烟囱状髓腔并有效保留良好的股骨近端骨量,表面钛微孔涂层可有效增加假体摩擦力,短小的柄端在髓腔内的指向作用可有效避免髋内外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 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 Crowe I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确定髋臼大小、骨缺损程度, 并在此基础上辅助手术设 计、假体选择及骨缺损修复。 方法2011 年3 月至10 月, 共10 例(13 髋)Crowe IV型高位脱位髋关节发 育不良患者接受THA 治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74 岁, 平均42 岁。所有患者术前行髋关节三维CT 扫描, 然后将扫描数据输入SuperImage 软件重建骨盆及髋臼。重建后在不同角度精确评估真臼位置, 测 量真臼大小及前后柱厚度, 评估骨缺损程度;将髋臼试模、骨缺损修复材料(钽金属垫块)按1颐1 大小扫 描输入计算机系统, 进行术前模拟安放, 确定髋臼假体大小、安放位置;髋臼假体安放后评估遗留的骨缺 损, 确定骨缺损修复材料, 进行骨缺损修复模拟测试。 结果 9 例(12 髋)术中实际安放髋臼假体型号与 术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一致, 1 例(1髋)假体型号较术前设计大一号。所有患者髋臼安放位置与术前计划 一致, 均安放于真臼。髋臼骨缺损修复按术前设计:4 髋因髋臼顶部骨缺损明显(臼顶部骨性覆盖 < 70%), 采用钽金属垫块修复骨缺损, 以增强髋臼的稳定性;7 髋采用Harris 法自体股骨头植骨修复骨缺 损;2 髋髋臼杯植入后臼顶覆盖可, 术中未植骨。 结论 对Crowe I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者行计算机辅助 下THA术前设计, 有助于术前精确评估真臼发育情况、大小及髋臼骨缺损, 提高手术治疗精确性。  相似文献   

8.
陈恺哲  冯建民  何川  刘志宏  王毅  杨庆铭 《骨科》2018,9(5):354-358
目的 评估自体股骨头旋转植骨填充技术重建髋臼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16例(16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合并自体股骨头旋转植骨技术治疗的DDH病人,女13例,男3例;手术时病人年龄为37~72岁,平均51.0岁;Crowe Ⅲ型DDH 14例,Ⅳ型2例;均为单侧手术,其中左侧10例,右侧6例。所有髋关节置换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收集记录其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及各种并发症;通过双侧髋关节正位(或骨盆正位)、患侧髋关节侧位X线片,以判断人工假体位置及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16例病人的随访时间为18.0~74.4个月,平均40.8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28~58分,平均为41.8分;所有病人末次随访时均无需辅助行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为84~96分,平均为89.6分。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均显示植骨块愈合迹象,假体位置良好,无移位或周围透亮线出现,也无螺钉断裂情况出现。1例病人外伤后同侧耻骨支、坐骨支骨折,予以保守治疗后痊愈,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自体股骨头旋转植骨填充技术对DDH病人行髋臼侧重建,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能为将来可能的髋关节翻修提供更多的骨量储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确定髋臼大小、骨缺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辅助手术设计、假体选择及骨缺损修复.方法 2011年3月至10月,共10例(13髋)CroweⅣ型高位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接受THA治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74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术前行髋关节三维CT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输入Superlmage软件重建骨盆及髋臼.重建后在不同角度精确评估真臼位置,测量真臼大小及前后柱厚度,评估骨缺损程度;将髋臼试模、骨缺损修复材料(钽金属垫块)按1:1大小扫描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术前模拟安放,确定髋臼假体大小、安放位置;髋臼假体安放后评估遗留的骨缺损,确定骨缺损修复材料,进行骨缺损修复模拟测试.结果 9例(12髋)术中实际安放髋臼假体型号与术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一致,1例(1髋)假体型号较术前设计大一号.所有患者髋臼安放位置与术前计划一致,均安放于真臼.髋臼骨缺损修复按术前设计:4髋因髋臼顶部骨缺损明显(臼顶部骨性覆盖<70%),采用钽金属垫块修复骨缺损,以增强髋臼的稳定性;7髋采用Harris法自体股骨头植骨修复骨缺损;2髋髋臼杯植入后臼顶覆盖可,术中未植骨.结论 对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者行计算机辅助下THA术前设计,有助于术前精确评估真臼发育情况、大小及髋臼骨缺损,提高手术治疗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68~82(78.89±3.32)岁;初次置换术后至翻修时间9~22(16.33±2.93)年。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截骨块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纳入研究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38(25.78±6.65)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长度16~21(18.89±1.32) cm。手术时间105~128(115.44±6.59) min;出血量240~285(267.44±13.77) ml。截骨块愈合时间12~18(15.61±1.75)周;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4~22(17.78±2.53)周。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47.11±5.04)分,完全负重活动时髋关节Harris评分(76.39±3.85)分,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2.22±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患肢短缩、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假体松动及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时,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术者对翻修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等各个时期做好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研究Crowe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 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髋臼解剖重建与非解剖重建髋关节的生物力学为临床THA髋臼解剖重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例因左侧Crowe Ⅲ型DDH伴终末期髋骨关节炎于2020年4月就诊并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女,57岁。术前、术后分别行骨盆CT平扫三维重建。在Mimics和3-Matic软件里建立14组髋臼杯不同前倾角、外展角、旋转中心高度模型并进行材料赋值,在Abaqus软件里设置边界和负载条件,计算并观察髋关节应力峰值和分布。结果:对于Crowe Ⅲ型DDH全髋关节置换术,当旋转中心解剖重建,髋臼杯外展角设置为40°时,髋臼杯前倾角5°~25°变化时,髋臼杯、聚乙烯内衬最低Von Mises值出现在前倾角20°;当旋转中心解剖重建,髋臼杯前倾角设置为15°时,髋臼杯外展角30°~55°变化时,髋臼杯、聚乙烯内衬最低Von Mises值出现在外展角35°;当髋臼杯前倾角设置为15°、外展角设置为40°时,旋转中心上移0~20 mm变化时,髋臼杯、聚乙烯内衬最低Von Mises值出现在旋转中心上移10 mm。在所有14组髋臼杯参数模型中,旋转中心解剖重建,髋臼杯前倾角15°、外展角35°时,髋臼、髋臼杯、聚乙烯内衬Von Mises值最低。结论:在Crowe Ⅲ型DDH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建议解剖重建旋转中心,髋臼杯前倾角15°、外展角35°,同时进行髋臼外上方植骨并增加螺钉以进一步减少髋关节应力峰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采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例(12髋)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10例;年龄37~75岁,平均54.3岁。主要临床症状为髋关节疼痛伴不同程度活动受限。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41.08±7.90)分。双下肢不等长0.53~4.28 cm,平均2.47 cm。THA术中采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松质骨螺钉固定重建髋臼,其中4例同时行转子下短缩截骨矫形。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10个月~5年,平均3.0年。X线片复查示,自体股骨头与髋臼骨床均于术后6个月~1年达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髋臼假体位置良好,假体周围未见透亮线,植骨块未发生骨吸收及塌陷。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步态正常。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9.50±2.7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43,P=0.003)。双下肢不等长0~1.81 cm,平均0.76 cm。结论对于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臼顶存在骨缺损患者,THA术中通过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能最大程度恢复骨量,获得良好髋臼假体稳定及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髋关节前侧S-P入路联合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植骨及后侧K-L入路联合带股方肌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46 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20例采用前侧S-P入路联合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植骨(S-P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2.1±7.3)岁,骨折GardenⅢ型12例,Ⅳ型8例;26例采用髋关节后侧K-L入路联合应用带股方肌骨瓣植骨(K-L组),男20例,女6例,年龄(37.8±6.9)岁,GardenⅢ型16例,Ⅳ型1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观察指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质量指标(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置入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46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28~41个月,平均32个月.患者术中出血量:S-P组为(92.3±10.4) ml,K-L组为(132.4±11.2)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S-P组为(81.4±9.2) min,K-L组为(67.1±4.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P组有1例患者出现内科并发症,而K-L组有9例;在骨折愈合时间上,S-P组(83.5±7.3) d,K-L组(103.2±12.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个月两组Harri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前侧S-P入路治疗青壮年Ⅲ/Ⅳ股骨颈骨折,具有解剖清晰、操作便利的特点,与后侧K-L入路相比较,该入路能较好的保留股骨颈残留血供,联合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植骨能较好重建股骨颈血供,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骨和异体冷冻干燥骨混合植骨方法在治疗髋臼严重骨缺损中恢复髋臼骨量的作用,评价混合植骨技术结合髋臼加强杯或钛网杯重建髋臼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4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自体骨和异体冷冻干燥骨混合打压植骨结合髋臼加强杯或钛网杯对髋臼严重骨缺损18例19髋进行重建。男8例,女10例;年龄33~76岁,平均64.7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周围骨溶解导致髋臼假体松动而行翻修术17例,髋臼发育不良行髋臼截骨术后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1例。Paprosky ⅡB型骨缺损5髋,Paprosky ⅡC型2髋,Paprosky ⅢA型6髋,Paprosky ⅢB型6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6~12.3年,平均6.5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38.7±9.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87.6±7.8)分。术后3~6个月X线检查可见髋臼植骨区骨长入,1年后植骨区骨整合良好。随访期间未发现髋臼再松动病例。1例出现髋臼聚乙烯明显磨损,髋关节旋转中心上移。结论 自体骨和异体冷冻干燥骨混合打压植骨可有效恢复髋臼骨量,植骨中加入的自体骨可促进植骨区骨长入,混合植骨方法结合髋臼加强杯或钛网杯固定治疗髋臼严重骨缺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严亮  王彭  周海斌 《中国骨伤》2020,33(11):1001-1005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5例,男4例,女21例;年龄40~75岁;CroweⅡ型5例,Crowe Ⅲ型14例,Crowe Ⅳ型6例。应用3D打印术中导板组12例,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两组均为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患侧和健侧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旋转中心至坐骨结节连线垂直距离。结果: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3D打印导板组相对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量少、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P<0.05)。3D打印导板组臼杯位置(旋转中心距坐骨结节连线距离、前倾角、外展角)与健侧髋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患侧旋转中心距坐骨结节连线距离、前倾角与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展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7),两组均无术后感染和假体松动。。结论:3D打印术中导板技术对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个体化、精准化,有应用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唐中尧  李鹏  茶晓锋 《中国骨伤》2015,28(12):1137-1140
目的:探讨钽金属垫块联合多孔钽杯翻修髋臼负重环骨缺损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分析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钽金属垫块联合多孔钽杯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12例(12髋)患者,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5~78岁,平均64岁;病程3~32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Paprosky分类标准,均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所有患者翻修术中均采用钽金属垫块进行骨缺损的修复,并结合使用大直径的生物型髋臼杯进行翻修。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1例(11髋)获得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25个月,1例患者因车祸死亡而失访。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手术时间2~6 h,平均3 h,术中出血量300~1 600 ml,平均900 ml.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周围骨折、假体周围感染、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Harris评分由术前(46.25±8.99)分提高至术后的(83.75±6.7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0<0.05).本组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钽金属垫块适合于修复髋臼PaproskyⅢ型骨缺损,可修复各种类型的髋臼环缺损,结合颗粒性植骨填补内壁包容性缺损、嵌压于垫块与金属臼杯之间诱导骨长入,为治疗髋臼PaproskyⅢ型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非截骨和转子下截骨两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HA治疗35例单侧CroweⅣ型DDH患者,其中15例术中采用非截骨,20例采用股骨转子下截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双下肢长度差、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3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随访期间无髋关节感染、假体松动发生。非截骨组术后1例出现坐骨神经牵拉损伤、1例股神经皮神经分支损伤,3个月后均自行恢复。转子下截骨组术后1例出现髋关节脱位,给予闭合复位后无再次脱位发生,3例股骨近端劈裂骨折,给予钢丝固定治疗。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长度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截骨THA治疗单侧CroweⅣ型DDH手术效果满意,该方法相对于股骨转子下截骨更简单。对于髋部软组织条件良好、患肢短缩>4 cm的CroweⅣ型DDH患者,可考虑采用非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8.
杨洋  许长鹏  陈涯  欧栓机  齐勇 《中国骨伤》2021,34(6):534-538
目的: 探讨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22例23髋,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Ⅱ期组13髋,年龄20~48(32.5±8.5)岁;Ⅲ期组10髋,年龄18~45(32.7±8.6)岁。应用经大粗隆的单一入路行双通道下的减压植骨及异体腓骨支撑术。植入前、后均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评估;植入后3、6、12、18个月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股骨头修复以及坏死进展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14.6±2.1)个月。Ⅱ期组和Ⅲ期组的Harris评分分别由术前73.2±5.5和66.5±3.4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7.6±8.7(P<0.001)和77.2±14.0(P<0.05)。随访患者12个月时的X线片提示:Ⅱ期组术后改善12髋,Ⅲ期组术后改善7髋。结论: 经大粗隆双通道减压植骨加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中青年ARCOⅡ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髋臼重建治疗Crowe Ⅲ型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43例(54髋)Crowe Ⅲ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9分.髋臼重建方法包括单纯加深或穿透髋臼(A组)27例(34髋)、髋臼内壁截骨(B组)12例(15髋)、髋臼自体股骨头植骨(C组)4例(5髋).分别记录每种重建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随访进行放射学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40例(50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9个月.在术后3~5个月随访时截骨和植骨已愈合.摄x线片测量A、B、C组重建方式的髋臼外倾角分别为(41.0±7.5)°,(46.0 ±7.7)°,(39.0±11.0)°;前倾角分别为(10.0±2.8)°,(9.0±2.5)°,(4.0±1.9)°;旋转中心上移分别为(8.4±3.6)mm,(7.3 ±2.6)mm,(1.2±0.5)mm;旋转中心内移分别为(7.0±1.5)mm,(9.9 ±1.7)mm,(-2.7 ±1.2)mm.A、B、C组末次随访平均Harris评分分别为B9、91、86分.随访患者中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可疑肺栓塞,4例坐骨神经麻痹.结论 单纯加深或穿透髋臼、髋臼内壁截骨、自体股骨头植骨是Crowe Ⅲ 型髋臼发育不良髋臼重建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术前评估、术中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及股骨转子下截骨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CroweⅣ型DDH的48例(48髋)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均使用非骨水泥组配式S?ROM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均行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并用2~3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股骨均行小转子下截骨。记录术中截骨长度,术中出血量及输血例数,术中股骨远端骨折例数,术后股神经损伤及静脉血栓发生例数,术后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及感染例数。比较病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Harris评分及双下肢长度差异。结果2例术中出现股骨远端骨折,予以钢丝捆扎术后3个月复查提示骨折端骨性愈合。3例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个月复查时症状均消失。术前患肢较健肢平均短缩(6.3±0.9)cm,患髋的Harris评分为(38.6±5.3)分;术后随访2年时的患肢较健肢平均短缩(1.9±0.7)cm,Harris评分为(89.2±1.4)分;手术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感染,无假体周围骨折。结论联合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及股骨转子下截骨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CroweⅣ型DDH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