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常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采取保守治疗往往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疗效欠佳。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通过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4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在临床上常见,为防止遗留腕关节功能障碍,大部分需手术治疗。本院自2000年6月至2004年1月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7例,采用潍坊生产的掌骨固定架固定。  相似文献   

3.
刘志刚 《当代医学》2016,(33):33-34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方法 应用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7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35例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B组40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T型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85.71%,B组优良率85.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6,P>0.05).A组手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B组手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05、0.0855、0.1419,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手术与切开复位T型钛板内固定手术应用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中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局部皮肤条件、手术耐受程度以及患者对腕关节功能恢复期望值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差异,患者分别通过简单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方式、钛板螺钉内固定方式以及单纯外固定接固定治疗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其中有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满意度为96%,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0%.结论: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患者来说,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桡骨和尺骨关节的节面,在患者手术之后进行适当的功能康复训练即可,从而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常累及关节面 ,单纯用手法整复后固定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院从 1 995~2 0 0 0年采用斜 T形钢板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2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 1 5例 ,女 1 0例 ,年龄 1 9~ 71岁。右侧 1 6例 ,左侧 9例。摔伤 1 6例 ,坠落伤 6例 ,机器伤 3例。损伤按 AO分类原则 [1] ,均属 C型 ,其中C11 4例 ,C2 7例 ,C3 4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法 采用桡骨背侧切口约 5 cm,在桡侧腕长短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进入 ,切开伸肌支持带 ,暴露桡骨远段及腕桡关节面 ,根据不同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关节活动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26-452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和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组)两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内固定组Dienst功能评分优良者34例,总优良率为89.5%(34/38);外固定组评分优良者23例,总优良率为67.6%(23/34),2组Dienst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手术满意率大体相当(p〉0.05)。结论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各有利弊,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要求,以达到治疗疾病和患者满意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3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石膏固定,切开复位螺钉或T形钢板固定及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4~10个月,优50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3.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应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记录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后优良率86.36%,对照组手术后优良率为61.3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可靠,患者可以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自199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9例.结果 29例有2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6%.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5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回顾。结果:按Dinest标准评估优良率为92.3%。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鲜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80例新鲜桡骨远端骨折中获随访的68例患者,按照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分为A、B、C三型。采用手术治疗19例,非手术治疗49例。患者均在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练。结果:68例患者获6~18个月随访,按照ARO等关于Colles骨折复位后功能评价:手术组功能恢复满意16例,一般2例,不满意1例。非手术组功能恢复满意35例,一般10例,不满意4例。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稳定固定的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根据需要可有不同的手术方法。骨折复位不良及长时间固定是影响愈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冯子平  朱菊清 《吉林医学》2014,(18):3909-3910
目的:对比观察使用非桥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实施非桥式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夹板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后临床效果。结果:通过Dienst功能评估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试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非桥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更为理想的预后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分型与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腕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对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对尺骨茎突骨折行内固定处理,而B组对尺骨茎突骨折无内固定操作。分析尺骨茎突骨折分型对腕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A组Ⅱ型与B组Ⅱ型相比,各指标恢复效果更佳(P0.05),而两组中Ⅰ型患者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B组Ⅰ型与Ⅱ型之间、A组Ⅱ型与B组Ⅱ型之间,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Ⅱ型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各指标及握力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Ⅰ型及A组Ⅱ型(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Ⅰ型尺骨茎突骨折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可选择不进行内固定;而当合并Ⅱ型尺骨茎突骨折,对腕关节功能及预后有显著影响,应进行内固定治疗以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和外固定支架固定(对照组)两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14例,良19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89.2%;对照组优7例,良14例,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6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骨折处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固定牢固,关节面恢复平整,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6年-2008年共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5例。按AO分类标准:B1型2例,B2型3例,聩型5例,C1型11例,C2型7例,C3型7例。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27例,单纯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2例,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加简单内固定6例。结果35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15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2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91.4%。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使内固定稳妥可靠,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27例,首先手术麻醉,在患处作一纵行切口,充分暴露术野,对骨折部位实施复位,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观察其疗效、不同分型X线测量结果等。结果治疗组总疗效98.28%明显高于对照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分型X线测量结果和随访腕关节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螺丝内固定治疗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维持关节面的复位疗效甚佳;但与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分型X线测量、腕关节功能回复等无影响,需在以后临床中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桥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开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705-1707,171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单侧桥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7月~2010年6月应用单侧桥式外固定支架治疗4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单纯手法牵引复位后行外固定支架固定,14例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骨折愈合时间6~9周,平均7.8周。5例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经抗炎治疗及局部换药后好转。随访12~48个月(平均19个月),影像学评估(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优32例,良10例。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与Werley功能评分标准:优29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90%。结论:闭合复位、单侧桥式外固定支架牵引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早期功能调整和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成年人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应用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成年人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26例,术后随访6~9月,依据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15例,良8例,88.5%(23/26)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无并发症。结论: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可以选择性地用于治疗成年人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老年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富  蒋明华 《海南医学》2012,23(10):15-17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老年C3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选自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入的46例桡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C3型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钢板内固定组(23例)及外固定支架组(23例),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其中腕关节恢复情况采用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后行X线片观察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台阶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进行10~18个月随访,平均12.4个月。其中内固定组1例术后内固定松动,外固定组1例关节僵硬。两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台阶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对比显示,内固定组优良率(86.9%)显著高于外固定组的优良率(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架均可以用于C3型骨折的治疗中,T形钢板内固定相对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