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斌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4):55-55
目的:缺氧可引起肺动脉压(PAP)增高,依据这一机理,研制这款低氧动物饲养舱.方法:采用隔离密封的结构和单片机技术,建立起氧浓度达到10%±0.2%的常压动物饲养舱.结果:通过单片机控制饲养舱内的氧浓度,使舱内的动物产生明显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2.
全自动低氧高二氧化碳饲养舱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全自动缺氧和高二氧化碳饲料舱。该舱可模拟常压下的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自动测控舱内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与湿度,为临床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机理提供设备支持。临床应用表明其测控准确、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常压缺氧舱的设计,该设计应用单片机实现了对常压缺氧舱内氧分压的自动控制,满足了建立慢性常压缺氧动物模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一种常压低氧舱,用于低氧试验及入驻高原前的低氧预习服训练.方法:以制氮机为氮源,采用高浓度氮气稀释舱(室)内空气的办法,使舱内空气中的氧浓度从原来的20.9%左右稀释到所需的低氧浓度,创新性地变舱体漏气缺点为优点,建立舱体气体交换模型控制舱内的CO2浓度和维持舱内的O2浓度.结果:设计了大小为5 m×3 m×2.3 m的舱体,模拟海拔高度范围可达0~8 000 m,误差为±25 m.该舱体可满足10人同时进行低氧试验,也可满足4人在低氧状况下进行睡眠试验.舱内CO2体积分数可控制在3000×10-6以内.结论:该舱体设计安全、方便,有望在以后的高原低氧试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模拟高原低氧条件动物微循环观察舱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供高原低氧及冻伤动物微循环研究使用的微循环观察舱。以氮稀释法使舱内含氧量维持在模拟高度;控温仪连接电热吹风机维持舱内恒温;使用恒温水浴和恒流泵保持舱内显微镜下微循环观察区的恒温恒速生理盐水灌流;通过摄像机、录像机和彩色监视器即时观察和摄录微循环动态变化。与常压低氧实验舱联合使用,舱内实验高度恒定于6000±200m,舱温35±1℃,灌流液温度37±1℃,流速30gt/min。该舱在常压实验室中便可模拟高原条件进行动物微循环观察,免除了用人体减压舱缺氧对工作人员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医用纯氧舱采用舱内前顶部进氧加压,后方排气的结构形式,会使舱内氧浓度较为容易达到90%以上,满足了医疗需要。 相似文献
8.
9.
高原低氧对人体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原低氧对人体心功能的影响,选择青海省从内地去高原工作在海拔2800~3400m的石油工人205人,按高原工龄分为4组:A组<10年(50人);B组10年~(50人);C组20年~(54人);D组>30年(51人)。结果:(1)与生活在海平面的正常人相比,各组心功能均有改变。(2)心功能指标中PEP,PEP/LVET、PCWP、LVEDP和A/E-O在A和B组中增加,可能为对慢性高原低氧的适应。(3)SV、CO、SVI、TPR和HI指标在A、B组与C、D组间有显著差异、HI指标在C、D组中低于正常人水平。据此认为:高原低氧对人体心功能有影响,且从其生理效应到病理改变的分界年限约为20年 相似文献
10.
11.
12.
低压舱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低气压缺氧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阐述了低压舱技术及其原理,回顾了国内外低压舱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低压舱在飞行员、航天员的缺氧耐力及高空耐力检查,高空生理训练,健康检查鉴定,基础研究和医学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低压舱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一种低压低氧动物模型舱的压力容器舱,以满足高原缺氧动物实验对压力水平维持的要求。方法:该压力容器舱由金属封头、可视观察管体、密封门、嵌套式密封圈、自封闭式内法兰和递进式传感器密封装置等组成。其中可视观察管体和管体两端的金属封头通过自封闭式内法兰进行密闭连接,密封门与舱门外壳通过嵌套式密封圈密封,递进式传感器密封装置可实现双层密封的效果。通过压力容器舱真空度验证和低压低氧动物实验分别验证压力容器舱的密闭性能和用于动物实验的效果。结果:该压力容器舱可以稳定维持11.5 kPa真空度,能够模拟15 000 m极限海拔,而且能稳定运行30 d;低压低氧动物实验结束后实验动物有明显的肺损伤。结论:该压力容器舱可以长时间稳定模拟高海拔环境,能够用于高原缺氧动物模型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15.
王金玲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11):684-685
加强高压氧舱的规范化管理王金玲随着高压氧医学的不断发展,高压氧做为综合治疗手段,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我国1964年在福州建立第一台医用高压氧舱,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500余台,分布在900所医疗单位,已形成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高压氧治疗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在高压氧舱内急救雾化,湿化吸排氧装置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本装置的研制成功,克服了以往舱内吸排氧装置存在的缺点及危害。该装置工作可靠、操作简便,改善了氧舱内的抢救治疗手段,扩大了舱内的适应症及抢救能力,大大提高了氧舱内供氧的卫生学标准及综合治疗效果,杜绝了事故隐患 。 相似文献
17.
杨金秀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6):309-309
高压氧舱是特殊的载人压力容器,高压舱的正常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文章通过分析高压氧舱原设备的情况,深入地探析了高压氧舱的排氧设备的多项技术措施该改进升级。 相似文献
18.
从国内几起氧舱起火爆燃事故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1)氧舱内氧浓度异常升高;(2)氧舱内有起火爆燃物.特别是在夏冬两季使用空调时,舱内空调电机运作进程中温度异常升高,严重时冒烟.如遇舱内氧浓度高时,就会可发生氧舱爆燃事故.因此,有效地、万无一失地控制舱内氧浓度在25%以下,就成为高压氧医务工作人员操舱时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