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囊性肾癌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CR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RC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结果:18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CRCC,66.7%(12例)的病例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33.3%(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最大直径为2.3~9.7 cm,平均4.2 cm。TNM分期为T1N0M0期12例,T2N0M0期6例。其中多房囊性肾癌7例,单房囊性肾癌4例,肾癌囊性坏死5例,单纯囊肿恶性变2例。随访12~84个月,平均40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CRCC恶性度低,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如术前诊断不明,术中须做冰冻病理来决定手术方式,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治疗的最佳选择,囊性肾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小肾癌切除术,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岁。肿瘤直径0.8~3.0cm,平均2.3cm。透明细胞癌38例,嫌色细胞癌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囊性肾癌1例。术后定期行腹部CT、超声、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结果47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45例,失访2例,平均随访17个月,45例肿瘤均无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袁帅  牛越 《新疆医学》2013,43(7):52-54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RC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常规病检回报:17例均为囊性肾癌,TNM分期13例为T1N0M0期,4例为T2N0M0期。其中多房囊性肾癌7例,单房囊性肾癌4例,肾细胞癌伴广泛坏死3例,单纯囊恶性变3例。17例获随访,随访4~64个月,均未见明显复发或转移情况。结论:囊性肾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单房囊肿性肾癌易误诊为肾囊肿,囊性肾癌总体预后较好,最佳治疗方案仍存在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56例考虑恶性病变,13例考虑单纯性肾囊肿,6例考虑为多房性肾囊肿。4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7例;保留肾单位手术14例,其中开放手术9例,腹腔镜手术5例;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3例 ,其中2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9例术后2~3周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密切随访;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病变,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75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囊性肾癌,其中肾细胞癌囊性变38例,多房囊性肾癌16例,单房囊性肾癌(囊腺癌)8例,肾囊肿恶变13例。随访25~147个月,平均6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需根据不同的亚型分析,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作为囊性肾癌的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室囊性肾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多室囊性肾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影像学改变、手术及预后。结果 多室囊性肾癌占肾细胞癌的 2 5 % ;B超是有用的筛选手段 ;CT发现病变为多室分隔状 ,囊壁上见结节并有增强 ;肿瘤 4 6~ 2 3cm ,平均 10 3cm ;均行肾癌根治术 ,术中未见淋巴及周围浸润 ,并发感染时可有粘连 ;病理报告均为透明细胞癌 ,实性肿瘤成分为 6 %~ 2 5 % ,平均 13 5 % ,未见周围淋巴转移 ;随访 3~ 5 6个月 ,11例存活 ,2例因肺转移死亡。结论 多室囊性肾癌为透明细胞癌的一种类型 ,CT检查有较典型的特征 ,手术根治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肾细胞癌手术时同时切除同侧肾上腺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247例肾细胞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202例患者行保留肾上腺的肾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45例肾切除及同侧肾上腺切除。分析肾癌手术治疗同时切除肾上腺对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纳入研究的247例肾癌患者中,202例T1N0M0患者保留同侧肾上腺,术后无一例出现术后肾上腺转移,随访中12例死亡,9例死于肿瘤进展,3例死因不明,5年生存率为94.1%。45例施行同时切除同侧肾上腺患者中,34例T1N0M0患者无一例死亡,5年存活率100%,其余11例T1N0M0患者中4例在随访的不同时间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肺转移死亡,5年存活率为63.6%。在T1N0M0患者中,同时切除肾上腺组与保留肾上腺组间的5年存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5例施行同时切除同侧肾上腺患者无一例出现对侧肾上腺转移。结论切除同侧肾上腺并不能预防术后肿瘤进展,影响患者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分期。除非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探查发现同侧肾上腺被侵犯或转移.术中应尽可能保留同侧肾上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28例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肾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T1a期,其中透明细胞癌22例,嫌色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癌2例,囊性肾癌1例。术后平均随访46.5个月,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为3.6%。随访期间未出现肾功能衰竭而需透析治疗者。结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有效,适合于对侧肾功能正常、一侧局限的偶发肾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我院1991~2001年经手术证实的13例囊性肾癌,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术中所见、术后病理.结果本组4例为多囊性肾癌,9例为单囊性肾癌.术前CT诊断8例,超声诊断肾癌7例.6例术前诊断不明确,行手术探查,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结论囊性肾癌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影像学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部分病人尚需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治疗早期肾癌的效果。【方法】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29例,其中双侧肾癌3例,孤立肾肾癌2例,单侧肾癌24例,其中对侧肾功能存在损害者14例,对侧肾功能正常者10例。【结果】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T1期,其中透明细胞癌21例,乳头状肾癌5例,囊性肾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术后平均随访49.8个月,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为6.9%。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93.1%(27例)、82.8%(24例)。随访期间未出现因肾功能衰竭而需透析治疗者。【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对早期肾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尽可能保留肾功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与根治性肾切除相似的疗效,是治疗肾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和效果。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2年12月~2010年4月期间诊断为肾细胞癌并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3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5.4岁(28岁~72岁),平均肿瘤直径2.75 cm(1.5 cm~5.0 cm),病理分期均为T1N0M0,评估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等情况。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肾癌根治手术进行比较。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8天出现肾创面出血,输尿管损伤术后狭窄肾积水l例,其余28例术后无尿瘘、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平均随访42个月,无肿瘤转移或复发,未发现肾功能不全。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组与开放根治性肾切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肾窝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早期局限性肾细胞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谢泽铨  崔旭  许庆均  叶烈夫 《中外医疗》2011,30(13):19+114-19,114
目的 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至2009 年16例肾嫌色细胞癌的病历资料.结果 1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TNM分期:T1aNOM05例,T1bNOM05例、T2NOM06例:13例获随访,随访6-84个月,平均46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于肾癌的患者.结论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4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8例,囊性坏死肾细胞癌25例,单房囊性肾细胞癌11例,单纯囊肿恶性变6例。5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6~100个月) ,1例尿毒症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于肾衰竭;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困难者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较好,治疗应争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3.
囊性肾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囊性肾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这一少见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5年间9例囊性肾细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性、免疫组织化学及手术进程等,随访其预后;并与同期207例其他肾细胞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分级及预后等进行比较。结果囊性肾细胞癌9例,占同期肾细胞癌的4.2%(9/216例),其中多房囊性肾癌7例、单房囊性肾癌2例。肿瘤核分级Ⅰ级6例(66.7%)、Ⅱ级3例(33.3%);肿瘤分期T1期8例(88.9%)、T2期1例(11.1%),均低于同期非囊性肾细胞癌(P=0.000 1和0.045)。临床偶然B超检查发现7例(77.8%),CT检查示多房性囊肿7例(77.8%)、包膜钙化2例(22.2%)、囊内不均匀强化或见囊实相间改变5例(55.6%),术前诊断率为66.7%(6/9例)。本组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肾切除术,平均随访28个月,疾病特异生存率为88.9%(8/9例),高于同期非囊性肾癌的71.0%(147/207例)。结论囊性肾细胞癌的分期、分级较传统肾癌更低,并有其特殊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对肾颗粒细胞癌的诊治经验,提高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对20例肾颗粒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男13例,女7例,其中合并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3例,合并肺转移1例,肝、骨转移2例,年龄20~74岁,平均(53.7±5.4)岁,1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系统性淋巴清扫术,1例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行根治性肾癌切除+腔静脉瘤栓取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3例远处转移者均为外院手术后患者,入院后给予行生物治疗。结果 2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颗粒细胞癌。病理分期:pT1aN0M0 2例,pT1bN0M0 4例,pT2N0M0 5例,pT3aN0M0 1例,pT3aN1M0 2例,pT3bN1M0 2例,pT3cN1M0 1例,pT4NxM1 3例,Fuhrman病理分级:G17,例,G2,10例;G3~4,3例。15例获随访,随访6~40月,平均24个月,1例术后7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4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10例无瘤生存超过3年。结论肾颗粒细胞癌临床表现与透明细胞相似,CT及MRI特殊表现可与透明细胞癌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阳性,CK8及CK18同时阳性,光镜表现为癌细胞胞浆含大量嗜酸性细颗粒,电镜下为丰富的线粒体;根治性肾切除术+腹膜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是治愈和延长生命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囊性肾癌(CRCC)的影像学表现及各种影像检查对CRC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分别进行了超声(US)、静脉尿路造影(IVU)、CT和MRI检查,对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IVU和US提供的诊断信息有限。CT和MRI检查见肿瘤的囊壁强化者13例,分隔强化者lO例,壁结节强化者9例。CT平扫见3例病变伴有钙化。结论 影像学上,CRCC主要表现为具有厚薄不均的囊壁及分隔,伴有囊壁结节及钙化的囊性病变。相对于其他检查,CT对CRCC的诊断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9例MC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MCN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男性5例,年龄12-85岁,平均53.3岁;女性4例,年龄32-71岁,平均56.4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1例,腹部包块2例,腹痛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例。所有肿块均为单发,大小2.5cm×3.0cm-12.0cm×6.5cm。所有病例均行B超、IVU和增强CT检查。结果 B超诊断MCN1例、囊性肾癌3例、肾囊肿5例;CT诊断MCN2例、囊性肾癌4例、未定性3例;IVU均未定性。行肾脏切除术2例,肾肿瘤剜除术5例,肾根治性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MCN。随访3-36个月均未见复发且患者患侧未见肾功能障碍。结论影像学检查是MCN的重要检查手段,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房囊性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囊性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皮髓交界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分析每一肿瘤的囊壁、囊内间隔、壁及隔结节的平扫,尤为动态增强CT表现。结果:8例囊性肾透明细胞癌中,多房囊性者6例,单房囊性者2例。CT平扫所有肿瘤均表现为肾实质内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囊性病变。部分病灶突向肾轮廓外:囊内密度不均7例;5例可见囊壁和/或内隔,其中囊壁不规则增厚和,或有结节者3例,3例伴有囊壁和,或内隔钙化。多期动态增强检查,与平扫相比囊壁、内隔、结节显示更为清楚;7例显示囊壁、内隔、壁结节发生不同形式的强化,其中,4例呈快进快退型强化,3例呈轻至高度进行性延迟强化;1例因囊壁钙化,有无强化分辨不清。结论:囊性肾细胞癌的CT动态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但表现不典型者,还需与其他肾脏良性囊性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MSCT增强征象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肾透明细胞癌MSCT增强征象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1)50例CRCC的MVD平均为(34±10.78)条/视野,VEGF阳性表达率94%(47/50)。MVD与VEGF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s=0.0502,P〉0.05)。(2)CT征像与MVD及VEGF的表达:肿瘤直径〉3.0cm组,肿瘤内有出血坏死组,有静脉癌栓组的VEGF阳性表达、MVD均高于相对应组,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无假包膜组的MVD均高于相对应组,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P期肿瘤强化CT值、强化程度、强化比值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7、0.812及0.457,P均〈0.05)。(3)本组CRCCⅠ期13例,Ⅱ期15例,Ⅲ期13例,Ⅳ期9例。MSCT对CRCC检出率、定性诊断正确率均为100%,分期正确率88%(44/50)。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MSCT增强影像特征可客观反映CRCC中MVD及VEGF的阳性表达,可无创地判断RCC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能为临床选择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2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7例获得随访,随访9~74个月,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B超、CT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典型的病理表现.其TNM分期均为早期,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