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革热研究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杰生 《新医学》2002,33(3):133-134,148
1引言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20世纪后半叶,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每次发病人数均高达数百万,对亚洲包括太平洋岛屿及中、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黄俊琪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464-3465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可引起登革热(denguefever,DF)、重症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每年世界上有1亿人受到DENV感染,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全球温暖化,DF疫情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DF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相关假说有:病毒亲嗜性、病毒毒力学说、宿主的易  相似文献   

3.
登革热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疾病监测》2009,(7):552-552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  相似文献   

4.
登革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基因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登革病毒是登革热的病原体 ,在分类上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根据抗原性的不同 ,登革病毒分为 1,2 ,3 ,44个血清型。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在临床登革热可分为普通型登革热 (denguefever,DF)和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 /登革休克综合征 (dengueshocksyndrome,DSS) 2个类型。前者病情较轻 ,后者病势较重 ,致死率高[1]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登革热的发病率比较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国际旅游频繁和对蚊虫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 ,登革热感染有扩大之势 ,发病率不断升高[2 ,3] 。因此了解登革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相似文献   

5.
李觅  缪明慧 《当代护士》2017,(12):161-162
正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经蚊媒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及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减少等[1];其发病多、危害大,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泛,发病人数居虫媒传染病之首[2]。随着经济和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该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6年5  相似文献   

6.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以高热、剧烈头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具有大规模流行的特性。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旅游事业发展,流行范围逐渐扩大,流行频率不断上升。登革热已成为世界上分布较广、发患者数最多、危害较大的虫媒病毒病。  相似文献   

7.
张复春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459-346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DENV属于黄病毒属,有4种血清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等,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据WHO估计,全球约25亿人有DENV感染的危险,每年有1亿新感染病例,其中50万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近年来,登革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张复春  相似文献   

8.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患者人数最多的虫媒传染病.我院曾收治DF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有发热表现.针对登革热患者发热的特点,实施了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蚊媒性传染病登革热在全球呈现快速蔓延和上升流行趋势,但目前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有效疫苗应用于临床.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治疗性抗体的研发面临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等方面的阻滞.本文就目前DENV治疗性抗体主要靶向表位及ADE等基础研究进行综述,为治疗性抗体和疫苗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登革病毒(DV)属于黄病毒属,分为4个血清型,是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DV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该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DV感染机理尚不十分清楚,靶细胞上DV特异性受体的研究是近几年关注的热点,目前认为DV受体包括糖胺聚糖(GAGs)、硫酸乙酰肝素(HS)、与脂多糖连接的CD14相关分子等。现就DV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向浩 《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156-157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所致的一组虫媒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感染DV后可发生登革热(Dengue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fever,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 e,DSS)。DV有4种血清型,即DVⅠ、Ⅱ、Ⅲ、Ⅳ型。DV引起的感染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中南美洲、非洲,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是最为严重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1]。全球有100多个国家有该病发生,每年约5 000万人感染,50万人需入院治疗,病死率高达5%[2]。DV感染机体后可呈现两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登革病毒是属于黄病毒科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感染可以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目前在我国尚未纳入输血前常规病原体检测,因此存在通过输血传播的风险。本文就登革病毒的生物特征、流行病学、其感染后的临床特征、致病机理和治疗策略作简要概述,主要介绍登革病毒感染与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首次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登革热(DF,Dengue,fever)是一种全球性急性虫媒传染病,由登革热病毒(DV,Dengue,virus)引起。登革热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60个国家及地区,以东南亚国家最为严重。我国自1978年广东省佛山登革热暴发以来,共发生13次流行。浙江省以前尚未证实有登革热病例。2003年,我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登革热抗体(以下简称IFAT),发现了2例输入性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及单克隆抗体进行登革病毒分型鉴定证实,广州市1985年登革热流行系由Ⅰ型登革病毒引起,而1986和1987年发生的登革热流行均由Ⅱ型登革病毒所致;本院分离登革热病毒阳性检出率为63/162(38.9%)。我们曾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登革热IgG抗体,结果表明双份血清有4倍或4  相似文献   

16.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也常见蠕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蛲虫、钩虫、蛔虫)感染流行。有观点认为蠕虫和登革病毒的双重感染可增加重症登革热的发生率。本研究拟综述登革病毒和常见蠕虫感染与免疫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登革病毒和蠕虫感染与免疫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供相关领域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世界上蔓延速度最快的虫媒病毒感染疾病,WHO根据临床表现把登革热分为典型登革热(Dengue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三型。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严重威胁全球25亿人口的健康,每年有超过5000万人感染登革热。今年6月份以来,我国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呈暴发式增长,截至2014年10月10日零时,广东省卫计委最新通报显示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27593例,较去年同期上升2610.51%,引起国人广泛关注。本文就该病毒的结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等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78年以来,我国南部发生多次登革热(dengue fever,DF)流行,其中以1980年海南岛发生的流行波及范围最广,发病人数43万余人。DF的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颜面湖红,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部分有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出现各种出血表现、休克和昏迷。先后已从病人血中和疫区伊蚊中分离出登革Ⅳ、Ⅰ、Ⅲ和  相似文献   

19.
免疫斑点法检测登革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免疫斑点法检测登革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周坚(番禺市何贤纪念医院,广东番禹511400)关键词登革病毒抗体免疫斑点法实验诊断登革热的常规方法是登革病毒(DV)分离和血清学试验,如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但由于操作烦琐、敏感性低等因素而影响结果。笔者采用...  相似文献   

20.
登革热(dengun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n hemorrhagic fever,DHF)是由登革病毒(dengunvirus,DV)引起的一种古老而有广泛分布的急性虫媒传染病,近年来在热带、亚热带国家及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地区时有暴发流行。由DV导致的隐性感染、DF、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n shock syndrome,DSS)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98个国家和地区流行DF和DHF。现仅就DF和DHF的研究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