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晋皇甫谧类编<内经>以来,分类研究<内经>的有10多家.故对<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类经>、<内经知要>等古医籍,从内容归类、编撰体例、结构安排、校勘注释等方面分析研究,对比、归纳其分类特点,探讨其继承与发展、成就与不足,说明其对学习<内经>、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等中医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遵照教学规律,认真组织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为了加强中医药成人教育的质量管理,做好质量保证和监控工作,我们在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组织修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以下简称<成人教育教材>)的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制开发了中医多学科标准化考试题库教学软件,编写出版了<中医学主干课程教学指南>辅导教材,完善了教材、教学软件、辅导教材的合理配套.该教学软件在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推广应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优化与教学实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基础课程是中医学临床课程的基础,也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石,在中医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从现代教育理念与适应现代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医学科的分化与构建、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将这些内容与关系搞清楚,才能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视角、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认识和发展中医学,才能为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内容的优化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留传至今,对后世医学发展有决定性重大影响力的医书,首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阴阳互根、对立统一、辨症施治的指导观,奠定了<内经>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是历代中医医生的必读书.<内经>八十一篇,虽然每篇独立成章,但各篇之间的内容又多有依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中医院校<内经>教学所存在的严重脱离<内经>原著,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的缺陷及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启发引导不足等问题,提出<内经>教学应重视原著、教师应加强教学法研究、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授课时间应适当调整延长.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务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传统中医药产业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有机结合,将会为中医药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无限生机.高等中医药院校管理专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可使学生了解新技术改革给传统中医药带来的深刻影响,对培养既懂传统中医药知识、又懂现代管理理论的多学科复合型管理人才起着促进作用.而模拟实验教学作为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否用来在教学实践中建设突出中医药行业特点的电子商务课程,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系统探讨[1].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高等中医药院校医药电子商务课程模拟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内经》中的传统医学道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传统医学道德思想自<内经>始,经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内经>自古即肩负着传播医学知识、培育中医药人才的双重使命,其所蕴涵的医学道德思想,成为凡业医者的行为准则.文章从医者自身、对待病人及在诊治过程中应具备的医德几方面,对<内经>传统医德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使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传统医德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辨别病位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帝内经>许多篇章都谈及了辨别病位这一问题,其定位方法涉及到症状学、病因学、藏象学、经络学、五行学说等诸方面学说,并对后世中医诊断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黄帝内经>诸篇病位辨证的条文进行研究,就<内经>病位辨证原则和定位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内经》论证思维的层次性及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其内容甚广,除医学以外,尚涉及哲学、天文、历法、数学、地理、气象、心理等学科领域.可以说,<内经>是先秦时期一部以医学为主的百科经典全书.其医理深奥广博,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和研究. 笔者通过对<内经>有关人体生理、病因、病传、诊断及防治等内容的分析,发觉<内经>论证思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这种思维的层次性对后世医学影响颇大.现就浅见述诸于后,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等中医药教育设置《生命科学基础》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设置<生命科学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目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没有<生命科学基础>这一课程,尽管在西医基础课程中开设了<生物化学>,其内容也只是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中的一部分,不能满足高等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和现代医学的需要.为了实现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现代高级中医人才,使中医高等教育适应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人民防病治病的需要,我们提出在高等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须设置<生命科学基础>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11.
张庆祥 《中医药学刊》2004,22(6):1021-1022
中医学基础课程是中医学临床课程的基础,也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石,在中医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从现代教育理念与适应现代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医学科的分化与构建、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将这些内容与关系搞清楚,才能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视角、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认识和发展中医学,才能为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内容的优化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六版<内经>教材在我校了使用1年,下学年将在全国范围的中医药院校广泛使用.由于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概论部分内容的增加与变动,二是各论部分编排方式的变更,因此,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亦当有相应的改变,在此,本人愿就使用新教材后的感受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偏重于理论建设,对病证论述相对较少,<圣济总录>对<内经>所涉病证进行了大量的补充,补充内容涉及病证的病因病理以及症状、治法.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第一经典,不仅为中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会在新的健康医学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但黄帝内经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表现为人才队伍萎缩、学科发展迟缓、教育教学压缩等。为更客观全面了解《黄帝内经》面临的问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就全国2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内经学科状况进行了调研,从5个方面分析指出发展存在困境的原因,并从6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包括重视文化价值、学科发展、人才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内经>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在内容上应明确课程定位,突出教学特色,重视<内经>哲学文化基础以及思维方法,同时应密切结合临床,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结合<内经>课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与疑问,引导学生体悟<内经>博大精深的美感;教育学生肩负起继承与发展中医的重大使命,激发学生主动肩负起发展中医的重任;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注重教学规律研究,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7.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中医药现代化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的独秀,是科学的并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易经>、<内经>与中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阐述了自然辩证法与朴素唯物论与中医学的关系,并着重介绍<内经>的主要内容,即整体观、人体外部与内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阴阳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分析了疾病矛盾的特性和疾病不同矛盾的本质.根据唯物辨证的原则,疾病分外因与内因说.提出了"阴阳与脏腑相关学说"和基本治疗原则.另外,还强调了中药现代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及中药方剂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静  韩荣 《光明中医》2009,24(10):2030-2031
1 学习<内经>的意义 <黄帝内经>之所以成为中医学经典之首,被奉为"医家之宗",是因为它集先秦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从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入,逐步剖析推演形与神的关系、人的生命历程,明确指出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从而对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全息性描述,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的人学体系.它所研究的人,不仅仅是生理、病理意义上的人,也是哲学、自然、社会学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中热病用穴的规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帝内经>中热病用穴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解读了<内经>热穴的组成规律、分布特点、及在发热性疾病中的特殊治疗作用,揭示出古典针灸理论中热病针刺的基本原理和热穴的相对特异性,对针刺治疗热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的根.研习<内经>,发皇古义,攻读<伤寒>,崇尚经方,是为中医学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中医学术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认真研读,潜心体会,方能明其要妙,契其真谛.方法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四句话和"读、习、写、用"四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