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贲门失弛缓症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沈阳市于洪区医院内科(110141)姜若兰孙鲁梅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指下食管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松弛失调,导致食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出现吞咽困难、返食、胸...  相似文献   

2.
贲门失弛缓症的药物治疗方向明湖北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430060)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呈失弛缓状态,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于食管内,从而逐渐引起食管的肥厚、扩张、扭曲等改变。临床上以吞咽...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者Richter比较了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三种疗法的疗效和费用 ,并推荐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济实用的方案 (Gas trointestEndoscClinNorthAm 2 0 0 1,11:35 9)。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下食管括约肌 (LES)松弛障碍和食管体部无蠕动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该病最常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反流、体重减轻、胸痛和烧心等。治疗主要是减轻由于LES不完全松弛导致的远端食管梗阻 ,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和恢复食管排空以及防止巨食管形成的目的。目前 ,该病有三种可接受的长效治…  相似文献   

4.
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治疗(26例报告)康明强周仑林培裘林若柏陈椿郑炜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外科,手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福州350001)自1981年3月~1997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26例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因术式而异,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5.
贲门失弛缓症为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因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所致,症状顽固,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近年来,我科采用内镜下自制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4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我们对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食管下括约肌(LES)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T,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060801)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和方法24例患者(住院患者22例,门诊患者2例)中,男12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甲英 《中外医疗》2011,30(8):187-187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是一种以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Low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不能正常松弛为特征,并伴有食管失蠕动和LES静息压增高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在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由于内镜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少等特点,已成为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笔者综述国内外文献报道,介绍了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进展,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温东东 《广州医药》1998,29(3):12-13
经腹食管肌层切开胃底前壁覆盖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2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510180)温东东贲门失弛缓症是指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弛缓不良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10万[1],男女比例相等,多见于20~50岁的青、中年人[2]。手...  相似文献   

9.
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治疗开始于19世纪末,食管贲门黏膜外肌层切开术目前仍是贲门失弛缓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8月应用电视胸腔镜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冯琳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4):109-110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和食管体部无蠕动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以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增高、松弛障碍,食管体部失蠕动为主要特征.临床上通常指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病因仍未明了,可能与食管壁内神经系统不可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宁慧娟  钟雪梅 《中国医刊》2023,(10):1121-1126
目的 探讨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儿中,呕吐12例、吞咽困难9例、体重减轻9例、咳嗽6例、胸痛4例。15例患儿均进行消化道造影,均可见食管下端近贲门处典型的“鸟嘴”样改变;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提示贲门张力高通过困难,食管炎8例。12例接受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其中3例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Ⅰ型,9例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Ⅱ型。9例经24h食管pH抗阻监测结果显示,8例正常,1例评分偏高。5例进行胸部CT检查,均可见食管扩张、积液,1例可见肺炎及食管受压表现。15例患儿中5例接受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7例接受腹腔镜下Heller手术(laparoscopic Heller myotomy,LHM),2例给予药物治疗,1例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结论 儿童贲门失弛缓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呕吐和吞咽困难,结合临床表现,电子胃镜、消化道造影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可诊断儿童贲门失弛缓症。POEM和LHM可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经腹食管贲门肌层切开加食管胃底固定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周柏发,孟强北京天坛医院(100050)改良Heller手术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率达90%以上,为预防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而附加抗反流性手术,对此目前尚有争议。自1983年以来,我们采用经腹食...  相似文献   

13.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壁神经丝缺如、发育不良、炎症或退化性改变,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贲门失弛(不开放、不松弛)的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可有吞口咽困难、胸痛及异物吸入等症状,导致食管内存留食物不能排空,使食管极度扩张指征增大,压迫气管产生胸痛、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使气道受阻导致通气障碍。为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前肺功能改变,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严格的检测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很大作用,使病人更快地康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致使吞咽动作的反应减弱。一般保守治疗难以奏效。我院自2000年4月~2004年2月对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内镜引导直视气囊扩张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气囊传感法观察了贲门失弛缓症及正常人各10例的食管上、下括约肌及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结果发现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明显升高,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明显降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时间明显缩短,食管体部出现病理性收缩波,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大致正常。提示贲门失弛缓症存在明显的食管运动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顽固性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往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全被膜抗返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梁波 《海南医学》2005,16(6):133-134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下食管括约肌(LES)张力增高,食管正常蠕动消失,LES和贲门对吞咽动作的松驰反应障碍为特征,病因目前仍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遗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及食管肌问神经丛有关。现有治疗手段尚未能完全恢复食管正常运动功能,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扩张及手术括约肌切除治疗来松弛LES,降低其周围压力,从而缓解症状。本文就近年来贲门失弛缓症基础研究及治疗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法对8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经胃镜引导插入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至狭窄部位,缓慢向气囊注气,压力达250~300kPa,气囊直径扩至3.2cm。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回顾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表现,研究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手术是目前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获得长期疗效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贲门失弛症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指吞咽部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部括约肌弛缓不良所致,多见于20~50岁的青中年人。从1983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85例贲门失弛症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