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发性肾出血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自发性肾出血(SRH)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4例自发性肾出血的诊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肾细胞癌出血5例,肾错构瘤出血5例,肾多发性囊肿出血2例;肾损伤保守治疗一年后又出血1例;特发性肾出血1例。12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2例保守治疗分别随访6个月和3年,均病情稳定。结论:自发性肾出血易误诊,应尽早诊治,B超、CT、MRI和DSA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诱发肾周出血的认识及诊治。方珐对5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肾周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43岁。术前诊断均为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伴中重度肾积水,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确诊肾周出血时间2~36h。结果4例出现休克表现,均经超声及血常规检查诊断肾周出血。1例行超声引导下血肿穿刺确诊肾周出血。1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2例保守治疗过程中输血,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肾及输尿管周围广泛纤维化粘连。站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诱发的肾周出血是输尿管镜治疗过程中严重的肾脏并发症,应提高认识,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报告肾周围感染41例,除20例经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愈外,余21例主要经手术引流治愈,其中9例切开引流,6例经皮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6例经皮肾镜置管引流冲洗。对肾周围感染的病因、诊断、治疗,尤其是手术引流方式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肾外因素致肾周围感染不容忽视,强调B尤其是CT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我院 1 990~ 2 0 0 1年共收治双肾错构瘤并发一侧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 7例 ,均行一侧肾切除术 ,对侧肾择期行保肾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7例 ,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2 1~ 62岁 ,平均 44岁。均以突发性腰腹部胀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急诊入院 ,5例有休克早期表现。均经B超、CT及IVU检查 ,诊断为双肾错构瘤并发一侧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破裂出血侧肾错构瘤大小( 6.3cm× 5 .4cm)~ ( 1 1 .5cm× 8.7cm) ,未破裂侧错构瘤大小 ( 4 .5cm× 3.9cm)~ ( 6.2cm× 5 .6cm) ,未破裂侧…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肾周出血临床少见,1856年由Wunderlich最先报道,故又称Wunderlich综合征,指非创伤性肾本身或肾外原因引起的肾周、肾包膜下及腹膜后出血。1995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自发性肾周出血患者7例。为加深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10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0例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的患者。均行B超检查,9例行CT或MRI检查。结果:8例术前CT或MRI提示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1例MRI诊断为肾肿瘤破裂出血,1例B超诊断为肾占位病变并肾周血肿。所有患者肿瘤直径均大于6cm,9例行患侧肾切除术。结论:CT和MRI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较好方法,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以及确定出血的范围。对于肿瘤直径大于4cm,且靠近肾包膜生长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治疗,手术治疗时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7.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30例肾错构瘤患者,其中29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结果:30例患者共切除瘤体31个.直径2~23cm,术后无一例发生出血、尿瘘.术后肾功能相对稳定。随访1~142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瘤成功率高.有效地控制出血和保护肾脏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急诊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RAML)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AML破裂出血的急诊处理过程。结果:11例患者均经病理明确诊断,4例行患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肿瘤切除术。11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B超和CT检查为术前确诊主要依据;对RAML破裂出血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态度;手术治疗仍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细胞癌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5例在我院进行肾肿瘤剜除术的肾细胞癌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肾肿瘤均成功剜除,平均热缺血时间为15min,术中肿瘤剜除面平均出血25ml,术后无继发出血,无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依据2003AJCC肾癌分期方法,所有肾癌患者均为Tla期,组织学形态为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按Fuhrman标准为G1。结论肾肿瘤剜除术对有假性包膜的Tla肾细胞癌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有效和安全的,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肾肿瘤治疗目前主要依靠手术切除,但对于体积较大血管丰富且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的肾肿瘤,手术切除难度较大,而且既使手术除,预后往往不理想。近几年来我院对45例肾肿瘤患进行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肾动脉栓塞可以阻断肾动脉,使肿瘤周围组织水肿,病变界限清楚,易于游离,减少了手术时出血,并可减少术中肿瘤栓子转移,为肾肿瘤切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手术效果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联合钬激光肾盏憩室颈切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B超引导下穿刺结石所在的肾盏憩室,碎石取石后并以钬激光切开憩室颈口,术后留置肾造屡管及双J管。结果21例患者均采用一期单通道碎石,并切开肾盏颈口。手术时间为35~112(50.0±16.3)min;术中出血30~250(52.0±2.3)mL。无大出血或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结石清除率为90.5%(19/21),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憩室消失或变小。结论经皮肾镜取石联合肾盏颈切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1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诊治自发性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患者10例,其中腺癌4例,肾结石、SLE肾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结核、门脉高压症及不明原因各1例。3例肾腺癌行根治性肾切除,4例行血肿引流加肾活检术,病理报告与术前诊断基本相符。保守治疗3例,其中1例初诊时病因未确定者18个月后CT提示肾恶性肿瘤。认为CT是确定出血范围和检出病因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补充CT的不足,对病因未明者,宜做密切的薄层CT随访性检查,根治性肾切除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闭合性肾裂伤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闭合性肾裂伤可分为部分肾裂伤和完全肾裂伤.前者主要为肾包膜、肾实质、肾盂或肾盏有破裂,但未完全断离,这类损伤常有肾周围血肿、大量肉眼血尿及腰背部疼痛;后者主要表现为肾包膜、肾盂、肾实质完全破裂,可为肾的一极或整个肾脏粉碎性破裂,可能造成肾周围大量出血和血尿(若为肾盂断离则可能不出现血尿),伤员常常出现出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14.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急诊保肾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错构瘤是种较为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常为双侧性肿瘤,体积较大时易发生破裂出血,破裂时病情危急,手术几乎均做患肾切除术。笔者对本院1998年至2006年5例肾错构瘤破裂患者作了保肾手术,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肾周血肿是指由于外伤或医源性损伤所致肾皮质出血聚积于肾周围的病变,多数表现为腰腹部疼痛,少数表现为肉眼血尿,11%的患者因严重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表现[1]。目前文献报告肾周血肿多数报告为手术方法治疗,而对于肾周血肿是否需要清除,经皮肾周穿刺引流术后是否应用尿激酶及时机争议较大。本院采用经肾周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腔镜取石并发肾周血肿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双肾肾肿瘤或孤立肾肾肿瘤患者在切除肿瘤时最大限度地保存其肾功能,自行设计了常温无断血法肾部分切除术。即在肾窦内分离出肾动脉的所有分枝,找出阻断血运后能使肿瘤处于缺血区域的分枝并结扎之。手术出血少,正常肾组织大部分血运不受影响。应用4例,术后都达到了预期效果,手术前后肾功能无明显改变,随访最长者已两年余,肿瘤无复发。此方法尤其适用于肿瘤位于肾脏上下极,且直径不超过3cm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严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53例微创经皮肾取石术严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原因为:穿刺不当出血6例,通道扩张出血15例,穿刺过深11例,碎石过程中集合系统裂伤出血15例,感染或败血症3例,肋间血管损伤1例,。肾造瘘管脱出2例。51例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2例行超选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无再次继发性出血,无死亡或者行肾切除病例。结论认识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出血的各种原因,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仔细观察、准确判断出血原因及积极治疗,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严重出血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共施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3(21~58)岁。肿瘤均为单发,左侧12例,右侧9例,其中含孤立肾2例。肿瘤平均直径2.5(1.8~4.0)cm。7例良性肿瘤行剜除术,14例恶性肿瘤行楔形切除术。结果 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5~185min,中位数115min;肾脏热缺血时间17~29min,中位数25min。术中失血约55~450ml,中位数105ml。术中腹膜破裂2例,肾蒂周围小血管损伤出血3例,肾静脉破裂1例,术中即时缝合。术后病理示所有切缘均阴性。术后平均随访10(2~23)个月,全部无瘤生存,无1例局部复发或穿刺通道处发生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直径≤4.0cm的肾脏单发肿瘤。  相似文献   

19.
PCNL术肾出血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一种手段,肾出血是PCNL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效控制肾出血对顺利开展PCNL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文献,从肾出血的特点、原因及风险因素分析,讨论如何预防和处理PCNL引起的肾出血。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合并肾周围脓肿6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肾周围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990-1999年外科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周围脓肿6例,并文献复习。结果:5例痊愈,1例因多器官脓肿、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糖尿病合并肾周围脓肿是一种严惩的感染,易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