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洛赛克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血管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 30例应用洛赛克 ;对照组 30例应用甲氰咪呱 ,观察 7d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6 .7% ,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30 % ,P <0 .0 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洛赛克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优于甲氰咪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凝血酶和甲氰咪胍联合鼻饲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32例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治疗上用凝血酶和甲氰咪胍联合鼻饲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凝血酶和甲氰咪胍联合鼻饲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甲氰咪胍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是否有效问题尚有分歧,而丙谷胺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报道较少,有关甲氰咪胍和丙谷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疗效比较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我院内科近3年内收住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43例,按药物治疗情况分为甲氰咪胍组、丙谷胺组和对照组,对其疗效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素治疗脑卒中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亚红 《中原医刊》2006,33(8):49-49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脑卒中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氰咪胍及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结果治疗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脑卒中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1月~1981年6月,我们用甲氰咪胍(重庆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38例(消化性溃疡35例,急性胃粘膜病变3例),获取了较好止血效果,报道如下.甲氰咪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一、病例选择 均为呕血与/或黑粪的住院病例,有明确的消化性溃疡病史,经X线钡餐检查与/或纤维胃镜确诊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70例,其中甲氰咪胍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的基础资料见表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对照组加用甲氰咪胍,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 (P <0.01),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1).结论 奥美拉唑对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总结云南白芍加吉胃乐口服42例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并设对照40例以甲氰咪胍静滴。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1%)较对照组(57.5%)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云南白芍加吉胃乐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明显优于单用甲氰咪胍,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甲氰咪胍是一种组织胺H_2受体拮抗剂,近年来国内外作者应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已有多年,评价不一。我院于1982~1986年应用甲氰咪胍加氢氧化铝胶阿托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0例,止血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奥美拉唑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辉 《重庆医学》2007,36(13):1266-1267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216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奥美拉唑预防组、甲氰咪胍预防组,于患者住院期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好转例数及发生例数.结果 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好转13例(好转率为61.90%);另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奥美拉唑预防组2.54% 、甲氰咪胍预防组18.18%,奥美拉唑预防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氰咪胍预防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脑出血后预防性使用奥美拉唑,也能有效地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凝血酶、甲氰咪胍对危重儿应激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有应激性出血的 6 8例危重儿洗胃后经胃管注入凝血酶及静滴甲氰咪胍观察出血停止时间。结果 1天内止血 5 5 .9% ,2天内止血 2 3.5 % ,3天内止血 11.8% ,总有效率 91.2 %。结论 联合应用凝血酶甲氰咪胍对治疗应激性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凝血酶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Ⅰ组(27例)为甲氰咪胍治疗组,Ⅱ组(45例)为凝血酶治疗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使用同一疗效判断标准,经统计学处理比较(牙检验),IⅠ组与Ⅱ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凝血酶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快、疗效好、方便、无害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洛赛克与甲氰咪胍对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60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洛赛克治疗组与甲氰咪胍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和5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洛赛克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甲氰咪胍,且副作用少,是防治应激性溃疡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治疗肝硬变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38例病人随机分二组,治疗Ⅰ组为甲氰咪呱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Ⅱ组为洛赛克联用垂体后叶素,随机以既往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者20例为对照组.结果平均止血时间治疗Ⅰ组2.7d,治疗Ⅱ组1.6d.近期再出血率治疗Ⅰ组35.0%,治疗Ⅱ组7.1%.结论洛赛克联用垂体后叶素在治疗肝硬变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甲氰咪呱联用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0例,A组58例给予常规治疗,未针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预防性治疗。B组51例常规治疗加静脉滴注甲氰咪胍。C组61例常规治疗加早期胃管内注入甲氰咪胍。结果:早期胃管内给予甲氰咪胍能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与静脉滴注甲氰咪胍及未预防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相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甲氰咪胍合用垂体后叶素、甲氰咪胍、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甲氰咪胍合用垂体后叶素组(54例)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单用甲氰咪胍组(62例,71.0%,P<0.05),与奥美拉唑组(104例,94.2%)比较无差别(P>0.05),提示甲氰咪胍合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效果好,而且药品价廉,对无垂体后叶素禁忌症的中青年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57-158
目的 探讨甲氰咪胍预防妇科大手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7年10月因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外阴癌在我院住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单纯外阴癌切除术加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术后8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观察组加用甲氰咪胍0.4g/次,1次/d,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静滴.结果 观察组40例中仅3例发生出血,发生率为7.5%,对照组有1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甲氰咪胍早期应用能有效预防妇科大手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治疗有效率为92.5%.  相似文献   

17.
甲氰咪胍(Cimetidine)系组胺H_2受体拮抗药,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促使溃疡愈合,控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观察甲氰咪胍止血的效能,我科于1982年1月至11月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该药与其他止血剂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志清  邓长生 《医学新知杂志》1996,6(4):153-154,156
比较了甲氰咪胍合用垂体后叶素,甲氰咪胍,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大出血的疗效。甲氰咪胍合用垂体后叶素组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单用甲氰咪胍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地差别,提示甲氰咪胍合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效果好,而且药品价廉,对无垂体后叶素禁忌症的中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科2002年3月~2008年3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54例,按用药方案抽取甲氰咪胍27例,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27例。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效果。结果甲氰咪胍与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74.1%(40/54)、81.5%(44/54),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组明显高于甲氰咪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唐爱群 《中原医刊》2011,(23):122-123
目的观察纳洛酮预防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应急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35例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6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纳洛酮0.03mg/(kg·h)。甲氰咪胍10mg/(kg·h)于晚10:00至次日晨8:00微量泵静脉滴泵入,连用5d;对照组仅用甲氰咪胍预防,剂量、用法同上。观察两组应激性渍疡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出血2例,占2.9%,对照组出血9例,占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纳洛酮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