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施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干预前(74例)及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干预后(72例)的出院病历,进行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前后对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1.08%下降到19.44%(P〈0.01),合理使用率由25.00%上升到92.86%(P〈0.01),人均药费由666.42元下降为541.70元(P〈0.0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18.94元下降为5.21元(P〈0.05),人均住院天数由6.15d下降为4.03d(P〈0.05),而人均住院费用有所升高。结论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艳  潘文  雷宇  黄天文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537-3539
目的:了解某肿瘤医院2011-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探索干预管理措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成效。方法选取肿瘤外科Ⅰ类切口病例,以2011年6月为未干预组,2011-2013年实施3个阶段连续性综合干预,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通过干预管理措施,抗菌药物应用率由干预前61.73%分别下降为干预后3个阶段的47.03%、26.78%、24.85%;平均用药时间由干预前81 h,分别下降为干预后3个阶段的53 h、33 h、21 h;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明显提高,干预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经过干预管理措施,可提高肿瘤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达到卫生部门要求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调查我院2011年1—2月(干预前组,281例)和2013年1—2月(干预后组,294例)出院的,在我院实施过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2.99%下降至33.67%,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从24.29%下降至0,抗菌药物选择的合理率从33.33%上升至58.59%。结论临床药师干预促进了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前后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1年7-12月(干预前)的110份病历设为对照组,2012年1-6月(干预后)的110份病历设为干预组,对2组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不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5.45%下降至干预后的5.45%,预防性给药时间不合理率从干预前的39.09%下降至干预后的11.82%,预防性用药时间合理率(≤24h)从干预前的13.64%上升至干预后的21.82%。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1年~2013年期间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变化情况。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12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由2011年的14.57%下降至2013年的8.65%;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6.56%下降至8.5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1月的61.65%下降到2013年12月的39.6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9下降到32;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比例由2011年6月的85%下降到2013年12月的15.9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61.2%上升至100%,至2013年12月稍降至95%;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给药时间≤24h由2011年6月的52.45%上升至2013年12月的92.5%;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给药时间正确率一直保持在90.00%以上。结论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规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有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小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随机抽取2010年(干预前)和2012年(干预后)出院患者病历各630份、门急诊处方各810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前后比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7.93%下降至52.0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87.5DDD下降至39DDD,微生物送检率由27.06%上升至86.03%,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由89.55%下降至28.03%,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比例由53%下降至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宣传培训、量化指标、行政干预、监控管理等综合干预,可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对预防医院感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普外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普外科2011年1月至6月和2013年1月至6月所有出院患者病历,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率、送检率和使用强度。结果2013年1月至6月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较2011年1月至6月明显降低,从2011年的100%降至68.75%,降低了31.25%。I类切口使用率降低最为明显,从100%应用降低至5%应用;2013年份抗菌药物使用标本送检率较2011年份明显升高,从2010年的13.50%上升至59.25%,升高了45.75%;2011和2013年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63.2和39.8,相比明显下降。2011年份三代头孢头孢甲肟使用强度排名第1,其次是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第3名为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2013年份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头孢西丁排名第1,其次是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第3名为抗厌氧菌药物替硝唑。结论我院普外科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家和医院的标准,但使用过程中仍有不合理现象发生,以后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点评干预前后我院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份病历以及2012年11月份、12月份三次点评干预后3种一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点评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对比研究。结果点评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大幅下降,由干预前的50.92%下降为干预后的9.46%;合理使用率大幅提高,由干预前的21.42%上升到干预后12月份的66.67%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明显改善;平均抗菌莉物费用由461.26元降为106.74元。结论点评干预措施有效、得力、可行,可以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费用,为进一步加强对其他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了有效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干预措施对外科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龙敏 《中国药业》2013,(20):76-77
目的为规范医院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探索合理干预措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9月前和10月后医院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的病历,各200份,分别作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通过各项指标分析干预前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情况。结果干预后术前2h以上抗菌药物用药率从33.50%下降到1.20%,平均用药时间从2.48d下降到1.37d,平均药费从1662.29元降低到1563.80元,抗菌药费从660.46元降低到590.45元(P均〈0.05)。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明显提高。结论医院系列干预措施对产科围术期预防用药有效,为医院今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治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范秀荣  吕志辉 《中国医药》2013,(11):1651-1653
目的评价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治理效果。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2011年与2012年抗菌药物品种、金额、用药频度、使用率、使用强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与2011年相比,2012年门诊及出院总人次增加45.74%(548125人次到798814人次),抗菌药物品种下降21.95%(41种到32种),使用强度下降18.84%(56.63%到5.96%),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10.28%(59.91%到49.63%),用药频度下降0.15%(397871.19到397288.16),使用金额上升9.30%(1141.17万元到1247.32万元)。结论通过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医院采取管控措施的成效,为进一步制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自2011年开始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专项整治采取的措施,通过完善监管组织体系,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分析其成效。结果:抗茼药物监控指标趋于合理,强化了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使抗菌药物的采购、使用、监管更加合理规范。结论:抗菌药物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综合运用多种临床干预措施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为规范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探索合理干预措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调取2010及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消耗数据,分别作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利用ABC分析法分析干预前后使用抗菌药物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总体下降明显,下降了76.46%(393.10万元/1485.47万元),其中A类药品下降最显著,占总体下降金额的73.03%(287.07万/393.10万元);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有所下降,由27.15%(1485.47万元/5471.27万元)降至19.32%(1092.37万元/5655.12万元);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显著降低,由706.10元降至5130.26元;用药频度(DDDs)较高的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C)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有效可行的临床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儿科抗组胺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干预作用,以促进抗组胺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整理2011年第三季度(临床药师干预前)和2012年第三季度(临床药师干预后)我院儿科所有住院患儿病历,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其中抗组胺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儿科抗组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与肝药酶抑制剂联用不当、选药不当、用药剂量不当、用药频次不当、与抗组胺药物联用不当;经临床药师的合理干预,其不合理使用率从干预前的31.48%下降到干预后的5.76%(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儿科抗组胺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干预,可促进儿科抗组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刘美岑  林文宏 《海峡药学》2013,(11):162-164
目的对2011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我院抗茼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以B-内酰胺类药物为主,其中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和DDDs均居于首位。DDDs排前十的注射用抗菌药物以头霉素争广谱青霉素加酶抑削剂为主,口服抗菌药DDDs排前十以头孢类、广谱青霉素加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为主;大部分抗茼药物DUI大于1,DUI为1的较少。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盲目性和不舍理性,需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张桂玲  李文慧  柴爱军  郝栋梁  白莉 《河北医药》2012,34(18):2849-2850
我院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进行了系列干预对照研究[1,2],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笔者曾于2007年、2010年分别对我院住院及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进行调查分析[3],利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现对2010至2011年呼吸内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评价管理措施对门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2010年第1季度为干预前基础数据,以2011年第1季度和2012年第1季度为干预后数据,从各时间段中随机选取甲状腺、乳腺、腹外疝手术病例各100份,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综合干预成效。结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后持续下降,由2010年的89.3%下降到2011年的55.0%和2012年的20.0%(P〈0.01),抗菌药费用明显减少(P〈0.01),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我院为规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潼南县人民医院抗茵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不同时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总结用药经验,促进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4~10月(整治前期)、2012年4~10月(整治中期)、2013年4~10月(整治后期)三个阶段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I类切13'手术预防性抗茵药物使用率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期较整治前期和整治中期患者抗茵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下降58.66%和31.45%,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下降48.61%和32.38%,特殊使用级抗茵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下降77.96%和39.71%,上述指标后期与前、中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整治后期抗茵药物使用率较整治中期下降12.24%,两阶段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该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整治活动结束时达到了预期目标.促进了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6月(干预前)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113例作为对照组,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干预后)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120例作为干预组,对干预前后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98.2%下降至67.5%;给药时机正确率由0上升至59.2%;预防用药时间从5.1d缩短至2.6 d;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6.4 d下降至4.9d.结论 对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有效干预,可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实施的可行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综合干预性研究和回顾性调查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1年1—3月(干预前)和2011年7—9月(干预后)各100例甲状腺、乳腺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后药物选择合理率从干预前的0升至90.74%,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00%下降至54.00%,首次给药时间合理率从干预前的54.00%上升至72.22%,24 h内停药病例所占比例也从干预前的24.00%上升至64.82%,患者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从干预前的671.54元下降至44.97元。结论: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综合干预,特别是主动干预和被动干预相结合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本院2007年第四季度的门诊处方随机抽样分析,以考察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抽查使用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48%,以大环内酯类、β-酰胺类和喹诺酮类为主,个别处方存在用药不妥现象。结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定期组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以逐步提高本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