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细胞培养的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结膜成纤维细胞,观察氟尿嘧啶和地塞米松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情况及抑制后细胞再增殖情况。结果:氟尿嘧啶能有效地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药物抑制后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当浓度达到100mg/L时,抑制后细胞再增殖达到融合时间平均33d(P<0.01)。地塞米松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且具有双重性,药物抑制后细胞仍能迅速增生。提示:氟尿嘧啶能有效地应用于防治眼内增殖性病变;地塞米松抑制作用较弱,不宜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4种药物对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有效浓度。方法:对传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经一定浓度的柔红霉素、阿霉素、地塞米松、5-FU培养48h后,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分别求得对兔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D50)。结果:柔红霉素、阿霉素对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改变;地塞米松和5-FU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但地塞米松分别与其他3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合用后的效果,比单用上述4种药物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柔红霉素、阿霉素能有效抑制体外兔成纤维细胞,并提示与地塞米松合用可能成为有价值的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4种药物对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有效浓度。方法:对传统代增减的成纤维细胞经一定浓度的柔红霉素、阿霉素、地塞米松、5-FU培养48h后,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分别求得对兔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D50)。结果:柔红霉素、阿霉素对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改变;地寒米松和5-FU的抑制相对较弱,但地寒米松分别与其他3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合用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Bcl-2 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cl-2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cl-2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促进其增殖。结论:Bcl-2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周期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作用于培养的人肺成纤维细胞,采用直接计数法测定细胞的增殖,PI(propidium iodide)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用特异的抗磷酸化抗体、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c-Jun N-末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用特异的MAPK抗体分别检测相应的JNK、ERK和p38蛋白.结果1×10-7mol/L和1×10-6mol/L地塞米松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4 d时细胞增殖分别减少了34%和72%,呈剂量依赖关系;地塞米松阻断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率从(81.9±3.0)%增加到(90.1±1.4)%(P<0.05),但地塞米松不能诱导肺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地塞米松抑制ERK的磷酸化,但不影响肺成纤维细胞中JNK和p38的激活.结论地塞米松能够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ERK途径实现的,对JNK和p38途径影响较少;地塞米松不能直接诱导肺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地塞米松、氨甲喋呤对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氨甲喋呤对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HROFb),用MTT比色法测定HROFb增殖程度,并观察了不同浓度地塞米松、氨甲喋呤单独及联合使用对HROFb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和结论:MTT比色法能精确反映HROFb的增殖程度,所测定吸收值与细胞数目成正相关(r=0.996,P<0.001),地塞米松、氨甲喋呤均可抑制HROFb的增殖,且随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白忍煎剂( D B R D)对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成纤维细胞收缩功能的潜在作用.方法:将人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于含不同稀释度 D B R D 的培养基中,以噻唑蓝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率.采用体外胶原立体培养模型观察 D B R D 作用后成纤维细胞收缩功能的变化. 结果:1∶107 稀释的 D B R D对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均具有促增殖作用,而1∶10 稀释的 D B R D 仅促进角朊细胞的增殖. D B R D 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含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块的收缩率,且该抑制作用可被仅含100 m L/ L胎牛血清的培养基逆转. 结论: D B R D可促进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可逆性地抑制胶原立体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扩增和抑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建立有效的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体系,用于分离和克隆胚胎干细胞研究。方法 取胎鼠组织制备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分离和培养条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丝裂霉素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增殖的数量用MTT法测定。结果 分离小鼠胚胎原代成纤维细胞的最适胎龄是12.5—14.5d;20℃-25℃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组织的最佳时间为3min;可在培养3—6d后进行传代。细胞冻存于-80℃3-4个月,复苏后能正常传代。丝裂霉素C抑制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合适浓度为每毫升20μg/10^5细胞,作用2-4h,可维持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9d内不增殖也不死亡。结论 在合适条件下,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能顺利分离和培养,并能多次传代和冻存;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增殖受抑制,可作为饲养层细胞用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以期为姜黄素用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SFBs)作为工具细胞,分别通过MTT细胞毒性试验、细胞生长曲线和蛋白印记法分析姜黄素对细胞的增殖影响。结果:姜黄素能够抑制HSFBs细胞的增殖而姜黄素对NSFBs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在姜黄素处理后NSFBs细胞p-JNK蛋白表达上调,使用JNK抑制剂后,能阻断JNK蛋白的磷酸化,并且降低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结论:姜黄素能够选择性的抑制HSFBs细胞的增殖,或可成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rhGM-CSF对小鼠口腔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hGM-CSF促进口腔腔溃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胎儿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用rhGM-CSF刺激成纤维细胞后第2、4、6天用细胞计数及^3H-胸腺嘧啶掺入法(^3H-TdR)测定其增殖情况,结果rhGM-CSF对胎儿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DNA合成有刺激作用,在80-100ng/ml时,细胞生长达到最佳状态,过高浓度rhGM-CSF的刺激作用反而下降。结论:rhGM-CSF可以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及DNA合成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亚砷酸对成纤维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运用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Annexin V的表达.结果 在4.0 mg/L的亚砷酸作用下,成纤维细胞不呈现典型的梭形贴壁细胞形态,增殖受抑制,并明显诱导细胞Annexin V的表达.亚砷酸低于2.0 mg/L时,对成纤维细胞无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而且细胞抑制不明显.结论 高剂量的亚砷酸能改变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形态,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体外单独及联合阿糖胞苷(Ara-c)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不同浓度Res、Ara-c作用48小时后分别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根据以上抑制结果,选择对HL-60细胞抑制率15%~30%的Ara-c药物浓度,再与不同浓度的Res联合用药。在联合药物处理HL-60细胞48小时后,同样用MTT法检测联合用药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Res、Ara-c体外单独用药均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增殖,Res联合Ara-c(2.5μg/m1)后,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提高,与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es体外能显著抑制人HL-60细胞的增殖,Res联合Ara-c能显著提高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行瘀清热胶囊对大鼠前列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SD大鼠前列腺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并传代增殖,选用第3~6代细胞,制备行瘀清热胶囊含药血清,于酶标仪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值,计算药物对成纤维细胞的相对抑制率,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行瘀清热胶囊对前列腺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结果行瘀清热胶囊能抑制前列腺成纤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行瘀清热胶囊含药血清使成纤维细胞凋亡率增高较为明显。结论行瘀清热法防治慢性前列腺炎的机制与抑制前列腺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荣翱  李锦文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70-871
成纤维细胞增生是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主要原因。柔红霉素、阿霉素能有效抑制细胞增殖,而5氟脲嘧啶(5Fu)具有抗代谢活性,地塞米松对细胞也有抑制作用[1,2]。因此,我们观察它们对体外成纤维细胞的抑制,旨在筛选出抗PVR药效强而毒性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mycin)对培养的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用含不同雷帕霉素浓度的培养液培养24h后, 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用含10、20、40、80和160ng/ml雷帕霉素的培养液培养细胞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32%,22.55%,41.42%,42.25%,43.57%。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雷帕霉素(40ng/ml)作用后,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增多(41.76% vs 44.19%,P<0.05),S期细胞较对照组减少(45.42% vs 40.18%,P<0.05)。结论:雷帕霉素具有抑制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效果,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并将细胞抑制在G1期的限制点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花果叶水提物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无花果叶水提物处理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后,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测,细胞增殖试验(MTT法)、氯胺T法检测无花果叶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抑制。结果无花果叶提取物处理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同时,胶原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结论无花果叶提取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并抑制其合成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原代培养的人外阴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观察中药对人外阴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及培养人外阴皮肤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状态;HE染色观察细胞爬片下的形态及着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中间丝波形蛋白;测定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测定莪术、黄芪、丹参、川穹及当归5种中药作用后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传6代内以及传6代内复苏人外阴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均很强.MTT检测结果显示:5种药物在特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抑制人外阴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别作用于人外阴皮肤成纤维细胞72 h后,莪术5、10、100 mg/L浓度组,黄芪500、1 000 mg/L浓度组,丹参1 000 mg/L浓度组,川穹500、1 000 mg/L浓度组,当归100、500、1 000 mg/L浓度组均显示抑制增殖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莪术和川穹的抑制强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体外人外阴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方法;特定浓度范围内的莪术、黄芪、丹参、川穹和当归能够抑制人外阴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作为切入点,观察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性产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细胞增殖情况的改变,探讨他汀类药物抑制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分离培养博莱霉素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的肺成纤维细胞,分别分为空白对照亚组、TGF-β1诱导亚组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阻断亚组。用倒置纤维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MTT计数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半定量观察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对TGF-β1诱导α-SMA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大鼠肺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主要表现在细胞形态、细胞增殖情况及α-SMA等指标的改变上。  相似文献   

19.
HGF对高糖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高糖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中,其中25mmol/L葡萄糖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HGF,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高糖作用早期细胞增殖旺盛,随着高糖的持续刺激,细胞增殖发生停滞,同时细胞出现肥大外源性加入HGF后,对高糖造成的细胞损伤具有修复作用。结论 高糖作用下的肾间质成纤维细咆早期出现自限性增殖后细胞增殖停滞,出现肥大HGF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由于高糖诱导的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异常瘢痕(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完全接触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特性。方法 对6例瘢痕疙瘩、6例增生性瘢痕及6例皮肤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及凝胶电泳方法通过检测PCNA、P16、Bax、Bcl-2蛋白及特异性DNA梯状条带,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完全接触后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细胞间完全接触后仍有较强的增殖活性且细胞交叉重叠,细胞未见凋亡;②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完全接触后,细胞增殖活性被抑制,同时有凋亡发生;③增生性瘢痕不同个体细胞的特性不同;④Bax/Bcl-2在三者细胞中的比值未明显改变。结论 不同成纤维细胞接触性抑制和密度抑制特性的改变可能是异常瘢痕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