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盆底康复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夜尿、便秘、尿失禁发生率及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盆底康复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效果显著,可以促进盆底功能康复,对于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改变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产后42 d检查的足月分娩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及阴道压力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和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和收缩个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阴道静息压、盆底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自觉症状改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改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盆底肌张力,加快盆底肌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以及盆底肌力、肌纤维肌电压和肌纤维疲劳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盆底I类、II类肌纤维的肌电压、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盆底I类、II类肌纤维的疲劳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可降低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提升盆底肌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盆底康复训练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为产后4周产妇,对照组为产后6周产妇,两组均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等级高于对照组,尿失禁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阴道收缩压(VSP)、阴道收缩持续时间(T)以及阴道静息压(V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时间选择方面,产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改善患者尿失禁情况,具有更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龙川县妇幼保健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43例,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盆底康复治疗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及盆底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满意度及盆底肌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子宫脱垂占比较对照组低,性生活满意度及盆底肌力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中,实施盆底功能训练+盆底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盆底肌力水平,同时可提升患者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22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对比其产后1个月和产后10个月的POP分度情况,产后1、4个月以及10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情况。结果产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POP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0个月,两组患者的POP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在产后1个月为12.7%、产后4个月为2.7%、产后10个月为4.5%,对照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在产后1个月为15.5%、产后4个月为12.7%、产后10个月为15.5%,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功能采用盆底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提高产妇盆底肌功能,减少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促进产后产妇身体的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方法从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治疗的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并平均分作甲乙两组,每组50例。甲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乙组则在产后第四周开展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乙组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甲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的尿道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乙组患者的尿道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甲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阴道自然分娩后尿失禁患者积极实施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其盆底肌收缩功能,改善尿道功能各项指标水平,促进患者盆底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中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妇产科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00例,其中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的10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而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的10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盆底肌肉张力以及尿失禁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联合应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盆底肌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盆底功能恢复,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指数,不会给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肌力和阴道紧缩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180例产妇,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的盆底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有效率、阴道紧缩度有效率、阴道肌电电压以及夜尿次数。结果治疗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的阴道紧缩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的夜尿次数明显低于参照组,阴道肌电电压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后采用盆底康复治疗有效改善盆底肌肌力和阴道紧缩度,促进产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及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与补中益气汤,比较2组盆底肌电指标、尿失禁改善、性生活质量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前静息电位平均波幅、后静息电位平均波幅均低于对照组,60 s耐久收缩平均波幅、快肌肌力及慢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每周性生活频率及获得高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性唤起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摄泪明目汤联合睛明穴按摩治疗老年功能性泪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门诊就诊的老年功能性泪溢的患者88例(137眼)。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与中药联合睛明穴按摩组,治疗20天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流泪症改善总有效率75.76%;中药联合睛明穴按摩组流泪症改善总有效率89.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流泪症状改善外,部分患者视力也有所提高,但两组视力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摄泪明目汤能有效改善老年功能性泪溢症状:联合睛明穴按摩。泪溢症状可以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眼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对视疲劳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3例视疲劳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18例,予眼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125例,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2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症状积分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1.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治疗前,治疗组18.23±3.88,对照组18.86±3.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7.11±2.35,对照组11.81±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视疲劳在疗效上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对于视疲劳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48例给予抗骨松胶囊,钙剂组32例给予钙尔奇D,治疗6月。治疗前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腰椎L2-4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观察骨痛改善程度。结果:中药组及钙剂组经治疗6月后,L2-4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钙剂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骨钙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钙剂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痛疗效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9.58%,钙剂组为59.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缓解平均时间中药组10~14天,钙剂组30天左右。结论: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清络饮治疗系膜增生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系膜增生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采用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清络饮口服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氯苯吡胺和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能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清络饮治疗可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王丽珍  王江  张鹏  胡利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80-2283
目的:观察固泉贴穴位贴敷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和空白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口服α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观察组固泉贴穴位贴敷,空白组仅进行盆底肌锻炼,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尿失禁量、尿动力学和血清雌二醇的含量在干预后较对照组、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固泉贴穴位贴敷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失禁量。  相似文献   

16.
王海川  韩清燕  林雪琴 《河北中医》2014,(12):1785-1787
目的观察中医干预治疗腰硬联合麻醉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医干预,包括针刺、灸法、中药3种方法阶梯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7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第3 d的残余尿量与第1 d比较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2组间第1、3 d的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干预治疗术后尿潴留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我保健按摩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我保健按摩,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血压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2组血压总有效率、中医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中仅生活能力、情绪状态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1)。结论自我保健按摩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综合模式(针药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内13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康复指导组(A)和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B)。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康复指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的干预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现代康复治疗和中药、针灸治疗,并对患者家属进行中医养生指导。入选病例分别在入选时、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运用改良巴氏指数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康复指导组与针药结合康复组的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结合康复组ADL评分优于康复指导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综合模式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并维持已获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宝利  赵静  杨宝友  蔡朕  张胜容 《河北中医》2012,(10):1516-1519
目的观察穴位温灸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控制饮食及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2例予穴位温灸加中药灌肠,每日1次;对照组36例予我科协定处方济生橘皮竹茹汤加减,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gb)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明显上升(P〈0.05),Ccr明显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gb明显上升(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余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温灸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晨  杨宝元  鲁培培 《河北中医》2011,33(11):1624-1626
目的 观察祛痰化瘀胶囊对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法 将12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祛痰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58例予辛伐他汀胶囊或非诺贝特胶囊治疗.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