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胃癌组织c—erbB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1年手术切除的97例胃癌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c-erbB2蛋白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c-erbB2染色阳性者30例(30.9%),c-erbB2蛋白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较高(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c-erbB2蛋白表达者预后较差(P<0.05)。因此,检测c-erbB2蛋白的表达将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有可能提高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 1,UHRF1)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2-02-01-2004-05-31手术切除106例胃癌组织和7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UHRF1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UHRF1阳性表达率为84.0%(89/106),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阳性率为48.6%(3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20,P<0.001。UHRF1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P<0.05)、TNM分期(P<0.01)、是否淋巴结转移(P<0.05)和是否远处转移(P<0.05)密切相关,而与年龄(P=0.351)、性别(P=0.427)无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UHRF1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患者,P<0.001。结论 UHRF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强度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胃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97例胃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为66.0%(64/97).VEGF-C阳性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静脉侵犯及远处转移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C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浆膜面受累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随访48~60个月,VEGF-C阳性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61%、36.12%、31.60%,明显低于VEGF-C表达阴性患者的87.50%、66.99%、58.61%(P均<0.05).[结论]VEGF-C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陈农 《中国肿瘤》2002,11(8):479-480
[目的]探讨Sia T1 酶依赖性α 2,6唾液酸化糖蛋白CDw7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0例胃癌组织的CDw75抗原表达进行检测 ,分析CDw75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关系。[结果]110例胃癌组织中 ,CDw75表达阳性率为50.9%(56/110)。CDw75表达阳性者多见于肿瘤直径≥5.5cm(P<0.001)、呈浸润型生长(P<0.001)及伴淋巴结转移(P<0.001)和浆膜浸润(P<0.001)的TNMⅢ、Ⅳ期胃癌(P<0.001)。CDw75表达阳性者的复发率高于阴性者 ,阳性者的预后明显较阴性者差。多因素分析表明 ,CDw75表达是胃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结论]CDw75表达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指标 ,并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5.
MIC-1、uPA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MIC-1和u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探讨两指标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正常胃黏膜30例,胃炎组织12例,胃癌组织76例,石蜡标本中MIC-1和uP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IC-1及uP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和胃炎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正常胃黏膜组和胃炎组间其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这P〉0.05)。胃癌组织中,MIC-1及uPA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病理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76例胃癌组织标本中MIC-1、uPA表达共阳性者43例,共阴性者16例,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MIC-1和uPA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胃癌组织中MIC-1与uP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RID1A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5例肠上皮化生和133例胃癌组织中ARID1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RID1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缺失率(42.1%)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2.0%)和肠上皮化生组织(24.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D1A蛋白的缺失表达与胃癌原发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且ARID1 A蛋白的缺失表达率与胃癌的TNM分期期别成正相关(-=0.201,P<0.05),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和Lauren分型无关(P>0.05).ARID1A蛋白表达缺失组的胃癌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阳性组,预后差(x2=10.169,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ID1A蛋白表达缺失、肿瘤原发灶大小和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R-ID1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缺失和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其可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对抑制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J-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140例胃癌组织、54例癌旁组织以及64例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组织中DJ-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DJ-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9...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S100A11蛋白表达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钙囊素(S100A1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03-01-2009-10-3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胃癌手术患者52例,收集同院同期在门诊行胃镜检查的胃不典型增生患者20例,胃炎患者33例。利用Elivison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组织标本中S100A11表达水平,比较其在胃癌、胃不典型增生和胃炎组织中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S100A1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0.4%,胃不典型增生组织为4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47,P〈0.001;S100A11在胃炎组织中阳性率为57.6%,与胃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31,P〈0.001。S100A11表达阳性率在肿瘤直径〉4cm为100%,肿瘤直径≤4cm为85.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24,P=0.0065;在印戒细胞癌中为100%,黏液腺癌100%,管状乳头状癌84.8%,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913,P=0.000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为92.1%,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为85.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1,P=0.0054;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为100%,中、低分化胃癌组织为88.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8,P=0.0446。S100A1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浸润深度、生长类型、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S100A1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胃不典型增生和胃炎组织,提示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S100A1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提示可能与胃癌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TESTIN基因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uang W  Weng DS  Pan ZZ  Pan K  Ding PR  Zhou J  Wang H  Zhang HK  Li JJ  Xia JC 《癌症》2008,27(9):984-988
背景与目的:我们既往研究发现胃癌在染色体7q31区域D7S486位点存在高频杂合性缺失.人类TESTIN(TES)基因是一个定位在染色体7q31的候选抑癌基因.本研究旨在检测胃癌组织中TES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0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TES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TES蛋白的表达.同时分析TES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140例标本中,68.6%(96/140)的胃癌组织TES mRNA表达量比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ES在22.9%(32/140)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有85.7%(120/140)阳性.在50例标本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72.0%(36/50)的胃癌组织TES蛋白表达量比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下降.统计分析结果发现,TES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r=0.178,P=0.035),TES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结论:TES在胃癌中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且与分化程度和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Notch1和Jagged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9-01-01-2012-12-12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60例胃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otch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25/60),癌旁组织为81.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1,P<0.001;Jagge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癌旁组织为96.7%(5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P<0.001。Notch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6)、淋巴结有无转移(P=0.005)和浸润深度(P=0.009)有关,Jagged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4)、浸润深度(P=0.009)和淋巴结有无转移(P=0.006)有关。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腺癌组织中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0,P<0.001。结论:胃腺癌组织中Notch1和Jagged1蛋白表达下调,且两者呈正相关,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等多个环节有关;检测Notch1和Jagged1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FASCIN-1和MMP-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ascin-1和MMP-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0.5cm、1.0cm、2.0cm组织中Fascin-1和MMP-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Fascin-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癌旁0.5cm、1.0cm及2.0cm的黏膜中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0.0%、27.5%、22.5%、4.0%,除了癌旁0.5组与癌旁1.0组,癌旁1.0组与癌旁2.0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08),其余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MMP-1在喉癌癌旁0.5cm、1.0cm及2.0cm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5.0%、35.0%、17.5%、5.0%,除了癌旁0.5组与癌旁1.0组,癌旁1.0与癌旁2.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08),其余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喉鳞癌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与癌的外科切缘,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MMP-1蛋白表达同样与癌的外科切缘,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Fascin-1和MMP-1在喉鳞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喉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并为以Fascin-1和MMP-1为靶点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对胃癌的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76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中MIC-1和uP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中46例患者的预后意义。结果:MIC-1及uPA蛋白在76例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8.42%(52/76)和67.11%(51/76),其中侵及浆膜的分别为93%、83%,有淋巴结转移的分别为86%、90%,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分别为85%、83%,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组(25%,χ2=38.685,P=0.000;39%,χ2=15.543,P=0.000)、无淋巴结转移组(45%,χ2=14.238,P=0.000;36%,χ2=24.971,P=0.000)及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41%,χ2=15.871,P=0.000;41%,χ2=14.060,P=0.000)。而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病理分化程度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C-1及uPA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MIC-1和uPA共表达比检测其中单一指标更具预后判断价值。结论:MIC-1和uP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王瑞  王斌全  高伟  张春明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0):1958-1961
目的:探讨Fascin-1和MMP-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0.5cm、1.0cm、2.0cm组织中Fascin-1和MMP-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Fascin-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癌旁0.5cm、1.0cm及2.0cm的黏膜中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0.0%、27.5%、22.5%、4.0%,除了癌旁0.5组与癌旁1.0组,癌旁1.0组与癌旁2.0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08),其余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MMP-1在喉癌癌旁0.5cm、1.0cm及2.0cm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5.0%、35.0%、17.5%、5.0%,除了癌旁0.5组与癌旁1.0组,癌旁1.0与癌旁2.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08),其余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喉鳞癌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与癌的外科切缘,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MMP-1蛋白表达同样与癌的外科切缘,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Fascin-1和MMP-1在喉鳞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喉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并为以Fascin-1和MMP-1为靶点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李志彬  柯彬  孙琳  刘宁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9):953-957
  目的  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35例胃MAN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EnVision法检测嗜铬蛋白A(synaptophysin,Syn)、突触素(chromogranin A,CgA)、CEA、CK8/18和Ki-67的表达情况。  结果  本研究35例胃MANEC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61.6±7.5)岁。肿瘤位于贲门17例、胃体9例、胃窦8例、残胃1例。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易被误诊为腺癌,诊断主要依赖病理。肿瘤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成分构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腺癌成分中CEA(+)32例,CK8/18(+)33例;神经内分泌癌成分中Syn(+)33例,CgA(+)27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3年内17例患者死亡,且均为Ⅲ期或Ⅳ期。  结论  胃MANEC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低,发病时多为中晚期。在结构形态上由两种肿瘤成分构成,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CD14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CD14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147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3例胃癌组织中CD147的表达.结果:CD147在黏液腺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2.5%、81.48%、81.48%、86.21%和95.83%,印戒细胞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黏液腺癌,P=0.011.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Ⅲ~Ⅳ期阳性表达率(94.44%)明显高于Ⅰ~Ⅱ期阳性表达率(51.52%),P=0.000;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89.69%)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147高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期<3年相关,P=0.036.结论:CD147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D147的检测可作为评价胃癌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MGMT与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修复基因蛋白产物MGMT、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检测96例胃癌切除标本中MGMT和hMLH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GMT和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71/96)和65.6%(63/96).MGMT and hMLH1的表达在胃癌组织学分类、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术后有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等临床指标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显示,MGMT与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0,P<0.000 5.胃癌组织MGMT高表达或hMLH1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要好于MGMT低表达或hMLH1低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GMT或hMLH1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均具有抑制胃癌发生及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Gastric cancer (GC)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with a high incidence in China. The use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umor immunotherapy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rogrammed death ligant-1 (PD-L1) expression in GC.MethodsWe searched the PubMed, ScienceNet, EMbase, CNKI, and Wanfang databases fo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on the clinicopathology and prognosis of PD-L1 expression in GC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April 2020. The literature was first selected to extract data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then a meta-analysis performed using Stata15.0 software. Publication bia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included studies.ResultsA total of 3,218 patients in 15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D-L1 was related to a decrease in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HR =1.32, 95% CI: 1.02–1.49, P=0.028) and 5-year survival rate (HR =1.39, 95% CI: 1.14–1.69, P=0.001). The difference in PD-L1 expression was related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OR =1.73, 95% CI: 1.18–2.54, P<0.001), but not to tumor stage (OR =1.28, 95% CI: 0.81–2.02, P=0.292).Conclus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PD-L1 is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GC. Its high expression decreases the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and promotes lymph node metastasis, but does not reflect tumor stage. The results ma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hoice of clinical immunotherapy in GC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