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证候是中医独有的概念,证候实质的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理论揭示中医证候理论中蕴藏的科学内涵,阐明证候及其相关疾病的微观机制。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引入有望给证候学研究带来契机。从证候实质研究现状、证候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和复杂系统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等方面,探讨了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候实质可能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中医证候实质的认识,应当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中,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候或同一证候不同疾病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着重阐述中医证候的分子基础。这对了解中医证的实质及临床辨证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风证候的规范化对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均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中风"证"实质研究一直都没有得到突破.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中医认识疾病的整体性有一定的趋同性.利用蛋白质组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中风证候的蛋白质组基础以及从蛋白质组学水平探索药物治疗改变证候的机理,将有可能使证候研究在蛋白水平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讨论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中医证候的研究状况以及蛋白质组学应用于中医证候的实质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在中医证的本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目前还没有揭示证的本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证候有其理论和实践基础。结论:蛋白质组学的广泛应用将对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带来契机,从而揭示疾病和生命活动的最终机制。  相似文献   

5.
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证候实质是脏象理论的关键,证候科学内涵的阐释是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脾虚证是中医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证候之一。蛋白质组学可以从整体水平上反映特定状态下蛋白质表达的动态演变过程。本课题小组通过对以往脾虚证本质的实验研究,认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脾虚证候动物模型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和功能机型进行研究,可为解释脾虚证的现代科学意义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从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的方法与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观不谋而合,能够为中医的研究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应用蛋白质组学来研究中医肾病证候的实质,可能发掘出对于中医肾病证候有诊断价值的标志物,为中医肾病证候研究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证候和蛋白质组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了蛋白质组学引入"证"实质研究的优势与可行性,认为蛋白质组的整体性、动态性、时空性、复杂性与同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时相性、复杂性等特点的中医"证"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因此,与"证"实质研究中一般的微观指标相比,蛋白质组学有着特殊的优势,也更加符合"证"自身的特点。文章将近几年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从技术条件、思路方法以及具体证型与蛋白质组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展示了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生物系统论指导下的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及其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采用生物系统论的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进行了总结,通过目前中医证侯学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的情况,提出了中医证候学研究需要重视证候的功能性和证候的整体性特征。1生物系统论与中医证候实质研究的对接证候实质研究一直无法获得突破性进展,且曾一度陷入困惑的境地。由于中医的整体观和生物系统论强调的整体有着相似性,近几年来生物系统论的诞生似乎又给中医证候的研究带来了新曙光。学者们采用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证候实质研究,提出了证候实质研究的假说和研究思路。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特定时刻一个基因组、一组细胞或者组织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这一阶段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证候的内在发病机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1]。从代谢组学的观点而言,证很可能是人体代谢网络功能发生变化后的一种特异生理病理状态,或者两者有某种对应关系。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由于代谢网络发生特异性“扰动”所产生的代谢物的相应波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能够反映该“证候”的特征性代谢模式,这也许有可能成为中医“证”型研究的一个突破口[2]。呈现某证患者的机体内必然有引发该证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物质基础,且分布于机体各组织脏器中;正是由于存在于机体各组织脏器中的这些物质基础的某种改变引发了中医的各种证候。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系统生物学思想的融入,研究人员对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找到了新的方向。除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外,从干细胞层面进行证候实质的研究是一条新的思路。以2型糖尿病为例,不同中医证型与胰岛相关干细胞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相关性,如能进一步对干细胞及其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之间进行关联性研究,将促进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分子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蛋白质组学角度,分析、探讨了中医证候现代研究的新方向。通过分析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相关特征,比较了两者的相通之处: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都注重从整体、动态角度观察生命。文章从传统中医证候的概念出发,结合近年来证候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实验成果,充分论证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证候本质研究中的优势。从蛋白质生物大分子层次分析证候,有助于其标准化研究和医学界的认同。蛋白质组学必将为证候本质和客观化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最重要研究课题,能够深化对生命现象本质的了解。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蛋白质组学作为高通量平行筛选技术在理论体系上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契合,能够深化证候的内在本质研究及中药复方的组成与作用机理研究,并能有力促进中药新药开发。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其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帮助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外感咳嗽的中医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选取中医诊治的夏季和秋冬季外感咳嗽病例各200例作为两个观察组;观察项目包括:不同季节病例首次中医就诊时应用的中药方剂及各方剂的应用频率;不同季节病例服用中药的剂数;不同季节病例中医治疗后的转归。结果:两组不同季节外感咳嗽病例中医治疗应用常用方剂的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病例平均服药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中医治疗后的好转率分别为89.5%、86.5%,两组病例转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夏季发病的外感咳嗽多见湿热证,热象偏重,治疗应注重清热祛湿,化痰止咳;冬季发病者多见燥咳或痰湿阻肺,治疗宜润肺化痰或宣肺理气化痰。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组学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兴起的一门组学分支,以生命活动链条下游的代谢物集合"代谢物组"作为研究对象。代谢组学是生物体代谢网络、代谢产物整体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研究手段,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相似,为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在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机制、证候研究、安全性评价及疗效一致性评价等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研发既有中医理论指导,又有长期临床应用经验为依据,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同时,中药复方中与临床疗效相关的物质基础复杂多样、作用环节繁多等是中药的特点。现代中药新药发现需要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注重整体作用特点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密切结合。中药新药研发和评价的关键问题是,用符合中医药临床特点的实验方法学体系来揭示方剂功能主治和证的现代科学内涵。在研发过程中,从立项依据到药效毒理研究均应考虑中药的特点。而且,药效研究应注意加强证候特点的体现,其中证候模型和病症结合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与中药功效相对应地生物学指标的确认等均至关重要。我们要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中药优势领域药物研发,以大力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5.
雷英  刘丽莎 《西部中医药》2011,24(12):89-91
从蛋白质组学和中医证候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进行理论分析并探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中的应用,这为研究中医证候的物质和功能基础提供了新思路,对揭示中医证候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问题已成为制约针灸临床发展的关键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针灸临床上辨证论治体系僵化地套用了中医内科辨证论治体系,以脏腑辨证代替经络辨证,难以体现针灸学科的特色与优势.虽然针灸与中药的治疗目标相同,但是治疗方法与治疗途径不同,故辨证论治体系不同.针灸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不同于中医内科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挖掘分析朱良春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朱良春教授医案57则,共计115首处方,将所得资料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方药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对其处方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115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个。[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深入挖掘朱良春教授治疗胸痹的用药经验,以期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王学东  吴海艳 《中医药导报》2007,13(12):79-80,89
阐述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总结了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包括辨证论治、自拟方、单味中草药制剂、中西医结合疗法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并指出了一些临床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