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医疗法对高血压前期应用的理论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防治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高血压前期是新近提出的一个概念,是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根据高血压前期的发病特点及未病的状态,通过辨证调理体质既治未病的方法,如食疗、体育锻炼、针灸、中药干预等方法,减少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发展为高血压病患者,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认识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巍  熊兴江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416-2420
防治战略前移是当前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关注高血压前期的预防与治疗是关键。高血压前期是指处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血压值,易进展为高血压病以及出现相关并发症。近年来,高血压前期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防治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病具有独特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病因病机认识已经不能完全契合现代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前期的发病规律。因此,深入探讨高血压前期的病因病机对于指导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高血压前期的病因多与饮食不节、久坐少动、情志失和等有关,"六郁"( 气、食、湿、痰、血、火)是高血压前期的重要病机。基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综合运用辨证论治及方证相应等辨证方法治疗高血压前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在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约占87.33%[1].因此,研究该证型对于高血压、中风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高血压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失眠、眩晕、心悸等症状.笔者应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前期的人群,是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根据高血压前期的发病特点及未病的状态,通过辨证调理体质即治未病的方法,来表达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为重点,来改善高血压前期状态,避免高血压病的发生。它将为进一步探讨中医防治高血压前期提供依据和有意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早期辨识可能发展为高血压病的高血压前期人群,有针对性地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病患病率,是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战略需求。目前高血压前期人群发生高血压病的预测研究有一定局限性。提出通过收集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危险因素及四诊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高血压前期发展为高血压病的高危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要素,采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多重方法建立模型,通过对模型验证、评价,构建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相结合的风险预测模型,为早期筛查可能发展为高血压病的高血压前期人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因素疾病,其发展极易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损害,在我国的患病率为7.73%.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中的常见证型,也是中医肝病的临床常见证型之一;是某些疾病发展到定阶段所出现的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1].据统计,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约占87.33%.因此,该证型的研究对于高血压、中风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现将有关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65-1367
目的:研究痰瘀互结证对高血压前期患者hs-CRP、TNF-α、IL-4、IL-6、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初诊为高血压前期患者133例,按照中医证型分为痰瘀互结证69例,非痰瘀互结证64例,同时纳入30例理想血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hs-CRP、TNF-α、IL-4、IL-6、ICAM-1水平,观察高血压前期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痰瘀互结证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①高血压前期组与对照组相比,hs-CRP、TNF-α、IL-4、IL-6、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痰瘀互结组与非痰瘀互结组相比,hs-CRP、TNF-α、IL-4、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①作为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高血压前期就已经发生了炎症损伤,进而表明,炎症损伤贯穿了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②痰瘀互结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痰瘀互结组,说明痰瘀互结组较非痰瘀互结组发生更明显的炎症损伤,为高血压前期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并为中医药干预高血压前期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临床问卷调查方法,研究200例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型、症状情况,初步探讨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结果: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乏力、失眠、头胀、急躁易怒、耳鸣、心悸、胸闷等。中医证型频次及构成比中,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型比例最高,其次为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及其他型等比例较少。结论:社区高血压病初诊患者症状以眩晕、头痛为主,中医证型分布符合高血压病中医发病规律。为研究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及社区中西医结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前期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的高血压病倾向人群,对于此类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灰色状态人群,中医学倡导的“未病先防”、三因制宜调控生活方式的理念对于防治高血压前期、阻止其向高血压病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理论出发,从营养与食疗学角度探讨了高血压前期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建议高血压前期人群从控制饮食和热量、控制膳食钠盐量、增加钾的摄入量、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戒烟和戒酒、适量的运动和保持心情愉悦等多途径努力改变生活方式,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前期是在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一个中间区域,在高血压防治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高血压前期防治工作发挥着独特优势。干预高血压前期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文章通过文献整理,总结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如针刺艾灸、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足浴等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干预,具有显著疗效,能改善中医症状,纠正中医体质偏颇。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我国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其中痰湿中阻型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重要的证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是由于脾虚水饮运化失常,湿聚成痰阻于中焦,阻滞气机而使气血运行不畅,脉道不利致使血压升高。采用针灸的治疗方法对于人体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抑制炎症通路的激活,这就是中医学中的健脾法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体现。所以在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病上应从"脾"的方面采用健脾利湿化痰的治则来治疗。肠道菌群属于中医学的"脾胃"的范畴。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与肠道菌群的平衡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为当下的热门研究话题,其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也成为高血压病领域的新兴热点。肠道菌群既能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又可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免疫炎性反应直接或间接影响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而针灸对于高血压病、肠道菌群及免疫炎性反应都有一定的正向调节。因此,围绕三者展开相关谈论,针灸从"脾"治疗高血压病的科学性,通过"肠道菌群-免疫反应"来探究针灸健脾法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推测针灸健脾法治疗高血压病,是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微生态,降低免疫引发的炎症反应,进而防治高血压及靶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全面的综述。以"病证结合"为切入点,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教材标准及个人经验分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结合现代检验手段、统计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高血压病的传统中医分型,为高血压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以中医对难治性高血压病的认识与辨证论治为出发点,寻求适用于中医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达到降低血压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长期患有高血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并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建立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的辨证标准,可以更有效地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通过对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相关因子之间相关性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我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使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降低。在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传统中医辨证降压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探索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治愈靶点,将久病则淤热入络思维运用到治疗高血压这一慢性疾病上,产生了新的热毒理论。我们通过研究文献以及临床观察发现在热毒与高血压病的病程发展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其相关研究能在目前临床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更多方法,为研究高血压病拓宽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赵晓红 《河北中医》2010,32(11):1663-1665,1673
目的观察加味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2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66例单纯西药常规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症状、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脑血流变化以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降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加味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经典名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作为中医学术与临证精华的经典名方治疗高血压病备受关注。经典名方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六味地黄丸等在高血压病“三大病机”(即火证、饮证、虚证)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是中医临床用药特点所在,各种炮制方法均有一定的炮制目的,均以适应临床需求,提高临床疗效为前提。净制为通过净选加工,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泥沙、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切制系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块、段等的炮制工艺,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提高煎药质量,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储存,便于鉴别,利于制剂。加热或加辅料炮制可增强疗效、缓和或改变药性、降低毒性或减少刺激作用、矫臭矫味、利于储存和制剂。  相似文献   

20.
更年期高血压是国内外近几年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病不仅表现在生殖生理变化伴血压升高,而且伴发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如月经紊乱、阵发性潮热、心烦汗出、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妇女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药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以及参考国内最近有关的文献和观点,按照中医理论,从平肝潜阳法、滋肾养肝法、补肾扶阳法、调养心脾法为治疗该病的辨证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而表明在治疗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病方面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